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17-09-04 10:35:08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土地整治是盤活存量土地、強化節約集約用地等的重要手段。本文將介紹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7月中旬,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組,對近幾年來我區土地整治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先后深入到**、**、**、**等鎮和**街道,對農村土地整理、建設用地復墾、戶籍改革退出宅基地情況等進行了實地查看,聽取了相關情況匯報,并在國土房管局召開座談會,詳細了解我區土地整治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土地整治主要是通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方式,推動田、水、路、林、村等綜合整治。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土地整治工作,積極對上爭取項目和資金,不斷拓展土地整治外延與內涵,有效促進了耕地保護,優化了土地利用結構,提高了節約集約用地水平,為我區建設用地占補平衡提供了保障,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支撐,為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奠定了基礎,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一)積極爭取,土地整治成效凸顯。自2008年我區農村土整治工作全面推進以來,區政府及國土部門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整治項目呈現了全方位覆蓋和多樣化特點,取得了可喜成績。一是耕地面積不斷增加。2008年來,全區共規劃推進項目273個,完成投資7.19億元,整治土地54.26萬畝,新增耕地3.96萬畝(其中農村建設用地復墾新增0.41萬畝),被市國土房管局列為“**市國土整治重大工程示范縣”,獲得了“**市耕地保護目標任務突出貢獻獎”。二是耕地質量有效提升。通過土地整理,實施了土地平整、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保持工程等項目,大力完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建成一批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普遍大幅提高。建成了高標準農田26萬畝,被國土資源部確定為“全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范縣”。三是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通地土地整治,把分散零星、區塊差異較大的耕地,整治為連片優質農田,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為發展機械作業、推廣現代農業奠定了基礎,為土地流轉,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供了條件,產業化水平大幅提升。近年來,通過土地整治吸引了**翰林生態農業公司,**農龍、龍大等大型農業產業化企業,來我區發展綠色蔬菜種植,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40萬畝,年均增幅5萬畝,增速近50%。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土地整治,促進流轉土地10萬畝,整合社會資金近2億元,項目區內農戶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左右,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四是保障建設用地占補平衡。全區通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指標39603畝,新增耕地指標收入45397萬元,其中市級收購21906畝,本級占補平衡已使用15267畝,庫存2430畝,有效解決了城市發展與耕地保護的矛盾,為我區建設用地做出積極貢獻,有力地推動了我區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進程。

  (二)注重規劃,土地整治推進有序。在土地整治中,堅持科學規劃布局,突出建設重點,對新增耕地多,增產潛力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快,規模經營搞得好,區位優勢明顯,綜合治理示范強,群眾積極性高的區域,優先安排項目。一是科學編制項目規劃。先后編制了《**區土地整治規劃》和《**區高標準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總體規劃》,被國土資源部評為了“全國縣級土地整治規劃編制示范縣”。同時,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融合交通、水務、農綜等發展規劃,按照優先及重點建設原則,有序推進。如**鎮**村、**村在土地整治項目實施時,與農綜項目有機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二是因地制宜實施項目。按照“幫農民想,為發展建”的原則,針對不同的自然條件,不同的`土壤結構,不同的耕作習慣,因地制宜選擇整治區域、內容及標準,積極引導農民聯戶并地,連片整治,有效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經營。在整治過程中,始終堅持與農業產業化、新村建設、環境整治相結合,統籌安排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著力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優化人居生活環境。

  (三)嚴把關口,土地整治管理規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立完善了立項審批、資金分配管理、項目竣工驗收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嚴格制度規范和操作規程。一是嚴把立項標準關。嚴格執行項目的立項程序和標準,通過前期充分調研踏勘選址,深入項目區走訪群眾征求民意,編制規劃預算,組織專家評審程序,確保項目高標準。二是嚴把招投標關。嚴格按《招投標管理辦法》實行招投標制度,招標后嚴禁轉包、分包。三是嚴把資金管理關。建立健全了資金管理使用制度,設立專項資金賬戶,專款專用,專人負責,專戶管理,獨立核算,跟蹤審計,嚴格投資用途和標準,確保資金安全。四是嚴把工程監管關。建立了“嚴格甲方責任到位、乙方質量到位、監督監理職責到位、指導村社監管到位、協調部門聯管到位”的項目聯管機制,為保障土地整治質量奠定了基礎。五是嚴把竣工驗收關。嚴格執行“村民監管組首驗、區土地整治中心會同監理單位初驗、區相關部門綜合驗收、市級專家組核查驗收”四級驗收制度,確保了土地整治質量。

  二、存在的問題

  (一)耕地保護意識淡薄。一是土地撂荒現象突出。由于農民耕地保護意識薄弱,農產品種植收入低,大多農戶缺勞力,調研組在實地視察中發現,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土地撂荒現象。二是部分干部群眾對土地整治認識不到位,意愿訴求與整治要求不一致,項目施工有阻力。三是耕地亂占濫用時有發生,如農民建房隨意占用農田,新建住宅后,舊宅基地未拆除,有一戶多宅現象,造成土地極大浪費。

  (二)部門統籌協調不夠。一是部門間各專項規劃缺乏統籌。農村土地利用、新農村建設、水利建設、產業發展等,各部門對規劃實施、項目管理、資金安排各有規定,相互間銜接不夠,標準不一,導致工程建設時序紊亂,功能不匹配,重復投資,如水務、交通、農委等實施的項目。二是部門資金整合不力。我區土地整治項目資金均來自上級項目資金,地方無配套,投入標準低,每畝1000至1500元,農業、水利、林業、扶貧、農綜等涉農資金分散,未能形成合力,無疊加效應。

  (三)整治質量有待提高。由于資金短缺,整理標準低,建設水平不高。有的排水溝設計量偏小,有的屯水田深度不夠,有的配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如**鎮高坎村,項目建設后不久,暴雨導致有的溝渠已跨塌。

  (四)后期管護不到位,效益發揮不佳。一是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現象。土地整治項目完成后,雖然按照相關規定,都與項目所在鎮街、村社簽訂了工程后期管護合同,但所在鎮村無專人、無管護資金,缺乏長效管理機制,溝、渠、路等后期管護不到位。二是整治效益不明顯。土地整治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不夠,規模化經營差,經濟社會效益發揮不好。有的鎮土地整治后,流轉率低,處于閑置狀態,無人管護,大片田地荒蕪,雜草叢生,導致重新拋荒。有的雖然流轉,但承包人經營管理不到位,也處于撂荒狀態,導致土地整治投入與產出不匹配。據調研查看,項目所在地都不同程度存在。

  (五)整治項目分布不平衡,覆蓋率有待提高。由于土地整治項目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有效增加耕地指標來實現,區級財政無配套,投入不足,難以滿足廣大群眾需求,覆蓋率不高。據了解,我區土地整治項目多布局在南部片區,北部片區規劃項目少,南北差距大。在這次調研中了解到,**鎮已實施項目18個,**鎮僅3個,有的鎮更少。

  三、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耕地保護意識。積極開展耕地保護法律法規宣傳,宣傳引導干部群眾堅守耕地紅線,牢固樹立節約用地、依法用地、科學用地理念。加大對《土地法》、土地整治相關政策的宣傳,增強干部群眾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為土地整治工作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加大土地動態巡查力度,及時發現、制止、拆除破壞耕地,違法占地行為,扭轉企業隨意占地、圈地,村民建新房占舊宅的局面,加大對違法用地反面典型事例報道,加強撂荒地管理,提高全民耕地保護意識。

  (二)加強規劃統籌,有效整合涉農資金。一是加強部門協調,注重統籌規劃。區政府要在區級層面組織國土、農業、水務、農綜、交通、建委等相關部門,按照“統一規劃、集中成片、分塊實施”的原則,加快推進土地整治整體規劃,做好與農業發展、城鄉建設、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的協調銜接,統籌推進。因地制宜制定土地整治方案,充分考慮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使項目規劃設計整體做到科學合理,實際、實用、實效,并合理安排工程實施時間,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做到不誤農時。提高土地整治覆蓋率,有效解決整治項目規劃布局不均衡的問題,在加大土地整治項目爭取力度的基礎上,整治項目要向北部片區的鎮傾斜。二是加強涉農資金整合。以土地整治項目為平臺,加強各項涉農資金的整合,按照“渠道不變,管理不亂,集中投入,各計成效”的總體要求,整合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農村公路建設、扶貧開發、農村危房改造等相關涉農資金,集中投向項目區,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資金綜合效益和疊加效應。

  (三)完善管理機制,加大項目監管力度。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工作機制,規范土地整治立項、項目監督管理、工程驗收、工程管護、新增耕地流轉等問題,進一步明確監督、管理、服務、協調職責。完善招投標具體實施辦法,規范招標程序,堅持陽光招標,杜絕轉包現象。二是加強資金管理。嚴格資金管理使用制度,對項目資金實行專帳、專戶、專人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對項目資金使用全程跟蹤檢查,建立由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參與的風險防控共同責任機制,確保資金安全。三是加強工程監管。主管部門、相關鎮街、村社,都要各負其責,認真組織項目實施,對實施項目加強全過程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

  (四)重視后期管護,提高土地整治效益。一是加強土地整治后期管護。政府要高度重視土地整治后期管護,將管護工作納入耕地保護范疇,作為績效考核內容。加強管護制度建設,制定管護標準,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資金,建立管護隊伍,確保整治后期管護實施到位。二是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提高集約利用率。國土部門、各鎮街、村社要共同參與,積極探索促進土地集中流轉方式和辦法,實現土地整治與規模經營良性互動;要通過培育多元化土地規模經營主體,鼓勵和促進土地向種田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流轉;要制定有利于促進土地流轉相關政策,對實現整村、連片規模經營的,在土地整治項目安排和資金投放上予以傾斜;同時,要抓好典型帶動,創建適合當地特點的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模式,提高土地整治效益。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1.塘堰整治活動調研報告范文

2.旅游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3.2016環境整治調研報告

4.2016扶貧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5.社區少先隊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6.2017年整治四風問題調研報告

7.扶貧開發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8.關于社保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石泉县| 山丹县| 轮台县| 杭锦旗| 桐柏县| 民乐县| 神木县| 上虞市| 平利县| 郯城县| 迁安市| 内丘县| 北流市| 宁强县| 彩票| 剑河县| 福泉市| 许昌县| 延长县| 房产| 垫江县| 广灵县| 新和县| 偏关县| 乌审旗| 蓬溪县| 博野县| 凤冈县| 玉田县| 阜新市| 锦屏县| 孙吴县| 揭阳市| 法库县| 普兰店市| 百色市| 博白县| 新郑市| 岳西县|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