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調研報告
自家電下鄉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區高度重視、科學規化,精心組織、責任落實,服務到位,扎實有效地開展了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產品銷售網點68個,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221臺,其中冰箱1700臺,彩電2109臺,手機1412臺,銷售額6529708元,已兌現補貼資金781627元。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經筆者調查,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基本做法
1、加強領導,機構健全。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任組長的家電下鄉試點工作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在經商局,具體領導和督促協調全區家電下鄉試點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各鎮、街道也分別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組和辦公室,負責領導和協調相應轄區的家電下鄉工作開展。區鎮根據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2、提高認識,責任落實。為了把此項工作落到實處,納入了對鎮、街道的目標考核,分別召開了相關部門和各鎮、街道參加的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并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商務局負責綜合協調,政策宣傳,指導服務,做好中標企業、銷售網點的申報和備案工作,履行對中標企業銷售服務活動的監管職能,做好信息情況的匯總、交流、上報;區財政局負責對補貼資金的財務管理運行監督檢查,對違反財務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搞好補貼申報受理和審查確認,保證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工商、質監部門按照職能維護“家電下鄉”市場秩序,規范促銷活動,抓好產品質量和安全等工作;公安做好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戶籍界定,促銷活動安全保障、應急處置預案的制定和備案工作;國稅、地稅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和“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有關政策作好市場監管;農信社及時核對發放“家電下鄉”政策直補資金;鎮政府負責做好村和農戶“家電下鄉”政策的宣傳、補貼發放公示工作,維護好銷售網點的市場秩序和經營環境,及時反饋農戶對“家電下鄉”產品、政策的情況,做好補貼資金發放及穩定工作。
3、強化宣傳,搞好服務。培訓了購買產品的信息錄入及兌現補貼操作業務知識,并下發了《**區人民政府關于做好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文件和宣傳、公示資料。各鎮召開宣傳動員會、村民大會289次,將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有關精神及時傳達到了農村的家家戶戶,同時還通過廣播電視、**通訊報、標語、散發《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向農民發放家電下鄉“明白紙”等15萬份資料進行廣泛宣傳,讓全區農民全面掌握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有關知識。同時,我區還組織宣傳車和腰鼓隊組成宣傳隊,利用逢場天沿街進行宣傳,宣傳活動使農戶知曉了“家電下鄉”補貼政策的內容和補貼程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如上馬鎮將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有關知識編成文藝節目,到村社院壩中進行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率先超額完成了任務。
4、拓展思維,創新模式,簡化補貼程序。在家電下鄉補貼過程中,許多購買者反映:買一臺家電為了幾十元至200多元補貼,手續繁雜,還得往鎮財政所跑,而且補貼時間過長,要是住在山里,往返跑幾次耽誤了村民的許多時間,有少數農民還放棄了補貼資金。因此,我區針對“家電下鄉”農民反映的問題作了調查、總結,結合地區實際,有針對性地采取一系列補貼措施。同時與匯通營銷部聯合開展聲勢浩大的.大篷車“家電下鄉”活動,做到政策現場宣傳,現場銷售,鎮財政所現場辦公,農戶買了“家電下鄉”的產品后,現場就能辦理補貼備案手續。有效地推進家電下鄉工作的深入開展。
5、強化督查,監管有力。區經商局和區財政局抽調專人,深入全區各鄉鎮和銷售網點,督促督查各責任單位工作落實情況,對銷售網點進行檢查,取消了1家空白銷售網點;凡是大蓬車所到的鎮,要求鎮、村、社干部都要到場,以此取得農民群眾的信任;還實行了月通報制度,由區目督辦發文通報,對沒完成任務、排名在最后的實行扣分制。
二、存在的問題
1、部份網點經銷商積極性不高。由于國家對中標產品實行限價銷售,中標產品價格普遍較低,生產企業給經銷商的利差幅度較小,銷售利潤微薄,加之送貨到戶安裝的人工費用每件需15—30元,因此一些經銷商反映冷淡,積極性不高。
2、部分備案網點不規范。一些試點企業疏于培訓和管理,甚至不培訓、不管理,導致部份銷售網點不規范,不能及時上網登錄銷售信息,不按要求設置專區(專柜)、經營品種單一,形象宣傳和政策宣傳效果差等問題,影響了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開展。
3、產品調配不協調。部份中標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溝通銜接不夠,致使一些流通企業所屬銷售網點補貼類產品貨源短缺或品種單一,導致農民群眾在購買補貼類產品時選擇范圍較小,影響了家電下鄉工作的順利開展。
4、產品不完全適銷對路。“家電下鄉”政策的出臺,是黨中央國務院經過調查研究,根據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抓住農民收入逐步提高,農村家電逐漸普及的有利時機,選擇了既有利于改善農民生活,又有利于促進生產發展的彩電、冰箱和手機三大類產品進行試點,受到了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但農民消費講究實用和實惠,在積極購買彩電、冰箱和手機的同時,許多農戶都盼望家里能擁有一臺針對農村穿衣習慣且價格便宜、經久耐用的洗衣機,這樣便能減少許多家庭的勞動強度,騰出更多人手從事農業生產。
5、配套設施滯后。由于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和推進,農民群眾購買試點家電產品積極性空前高漲,但隨著大量家電在農村普及,用電量將不斷增加,農村電網負荷壓力加大,部分地區線路老化,用電量突然增大與變壓器容量較小之間矛盾逐漸凸顯。此外,許多地方尚未聯通光纖電視網絡,自制接受信號不強,導致電視節目和觀賞效果不佳,新彩電收視效果大打折扣。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培訓。“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環節多,為此,要加強對中標企業、備案網點及相關業務員進行以落實政策、執行制度為重點內容的全面培訓,使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真正理解家電下鄉政策的深刻內涵,明白其具體操作流程,深刻領悟現代流通經營理念,促進中標企業從購銷到配送、維修、服務和信息工作等方面上來。建立健全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和售后服務水平,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真正建立起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家電流通體系。
2、創優服務。區經商局、區財政局、區國稅局等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幫助各試點企業和銷售網點解決具體困難,積極為試點企業和銷售網點提供方便,排憂解難,為實施家電下鄉試點工作創造公平和諧的環境。同時,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大力實施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及時調整農村偏遠地區變壓器容量,增加農村電網輸電量,切實保障農民群眾在購買到質優價廉的家電產品時,更享受到電器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3、加強協調。建立家電產品調供考核機制,加強對家電產品調供和銷售考核,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機制,協調生產企業加強與流通企業實現對接,搞好試點產品調度,確保試點產品充足、及時、順利進入流通網絡。督促流通企業積極采取措施強化網點銷售,對各試點家電產品和網點銷售情況實行動態考核,對連續15天無銷售記錄的網點,取消其銷售資格。要加強對銷售、維修網點的監督檢查,特別是加強對產品質量、價格、宣傳、銷售、服務及維修標準、退換貨處理、信息系統等情況檢查,對達不到要求或問題嚴重又拒不改正的,取消其銷售點資格。同時,按照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原則,繼續做好銷售網點備案工作,按照相關標準每月公布一次受理和確認情況。
4、用好政策。認真搞好“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積極爭取并用好“家電下鄉”專項扶持政策,加強對補貼兌付工作的監督檢查,規范補貼資金的管理、發放,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嚴格執行“不準借機向農民收取任何費用,不準用補貼資金抵扣各種收費和債務,不準截留、擠占和挪用補貼資金,不準拖延補貼兌付時間”的五不準規定,防止和杜絕遲兌、漏兌、錯兌現象和騙取補貼資金行為發生,保證補貼資金真正補貼到位、兌付到位,確保國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5、完善機制。建立完善監管網絡機制,暢通舉報投訴渠道,認真落實各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形成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及時受理投訴和舉報,做到有訴必查,有查必果。建立完善配合協作機制,加強商務、財政、工商、質監、國稅等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建立起規范化、制度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和監管網絡,強化對試點企業及銷售網點管理,切實保障家電下鄉試點工作規范運行。建立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加強對銷售網點的跟蹤檢查,健全銷售網點評價體系,落實激勵措施,對那些參與“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積極性高,業績突出的銷售網點給予適當獎勵,充分調動其參與積極性和銷售熱情,帶動更多網點參與到家電下鄉試點工作中來。建立健全信息互動機制,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廣泛收集農民群眾對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各項意見和建議,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對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研究,提出對策,不斷完善家電下鄉試點工作各項政策措施。
【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商務局對家電下鄉綜合狀況調研報告12-15
家電下鄉補貼工作報告04-07
工商資本下鄉調研報告05-12
縣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工作調研報告01-27
家電下鄉財政補貼資金專項檢查的自查報告09-17
大學生三下鄉調研報告06-12
大學生三下鄉調研報告04-29
大學生三下鄉調研報告7篇11-17
調研報告的格式04-18
調研報告的特點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