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
一、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近一個月的調查研究,我認為當前我縣柑桔產業的現狀可概括為三句話,即:“基礎較好,問題不少,機遇看好。”
所謂基礎較好,是指我縣柑桔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積累了較多的栽培經驗,目前已初具規模,初見效益。
一是有較大的栽培面積。經過上世紀80年代的大力發展,我縣柑桔面積現已達7.4萬畝,全縣100畝以上的成片桔園已有63個,許多農民的房前屋后、空坪隙地都栽種了柑桔。據縣農業部門統計,全縣有一半以上的農戶栽種柑桔,柑桔年產量達4萬噸。柑桔已成為我縣水果產業的“龍頭老大”。
二是掌握了比較過硬的栽培技術。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許多桔農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有的技術人員還走出會同到其他地方擔任技術顧問。特別是縣園藝場擁有一支在全省、全市有一定影響的技術隊伍,他們發明的“兩面三刀”嫁接法領先全國,蔣坤毅同志曾作為種植技術專家參加了湖南省臍橙栽培標準的制訂。縣科協甄繼海同志發明的“果園豎筒施肥法”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三是引進、選育出了一批適宜栽種的優良品種。紐荷爾、朋娜臍橙和特早熟蜜桔等優良品種在我縣廣為栽種,夏橙、雜柑、官溪蜜柚等引種成功,特別是懷化市農業局在我縣建立的柑桔采穗圃,從中國柑桔研究所引進了許多優良品種,如卡拉卡拉、富本紅等
四是培育了有一定影響的柑桔品牌。我縣屬無檢疫性病蟲害柑桔產區,加上生產中較少使用化肥和農藥,生產的柑桔屬綠色食品,營養豐富、口感較好。據中國柑桔研究所和華中農業大學評定,其含糖量、水份、維生素等均高于其他地方同類產品。在1997年以來的全省優質農產品博覽會上,我縣臍橙年年榮獲大獎,并在1998年榮獲農業部檢測中心優質證書,在全省第一個拿到了出國通行證。縣園藝場注冊的“會同神臍”在全國許多市場(主要是北京、香港、東北等地)小有名氣,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有時甚至有價無市。
所謂問題不少,是指當前影響我縣柑桔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十分突出,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產品多而不優、優而不多。全縣7.4萬畝柑桔中,橙類2.8萬畝、產量0.9萬噸,分別占柑桔總面積、總產量的37.8%和22.5%,其中優質臍橙面積僅5000余畝,進入盛果期的XX畝,僅占全縣柑桔總面積的2.7%;市場上滯銷的寬皮柑桔面積、產量分別占柑桔總面積和總產量的62%和77%,其中比較好銷的特早熟、早熟溫州蜜柑1.2萬畝,僅占16.2%;在市場上競爭力最差的中熟蜜柑3.4萬畝、產量1.9萬噸,分別占柑桔總面積和總產量的46%和47.5%;椪柑、血橙等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品種所占比重很小。
由此可見,我縣柑桔市場競爭力差、經濟效益低的品種占多數,加上早中晚熟品種比例失調,鮮果又集中在10-11月成熟,與市場需求周年均衡供應的矛盾比較突出。市場行情較好時,這些普通柑桔的價格可賣到0.8元左右/公斤,市場低迷時僅0.4元/公斤,有時甚至幾元錢一擔,效益十分低下。
二是技術力量不適應現代生產的需要。我縣廣大農技人員知識普遍老化,急需知識更新和技術更新;全縣農技推廣網絡不健全,特別是鄉鎮農技人員重農資經營、輕技術服務,為民服務難以落到實處,許多先進的技術難以變成現實的生產力。
三是產業化鏈條非常脆弱。全縣既沒有專業的水果批發市場,也沒有柑桔加工企業,大部分產品以鮮果形式銷售;柑桔產后處理、加工手段落后,“柑桔賣筐”的問題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四是棄園拋荒、毀園改種現象突出。近年來,由于出現柑桔“賣難”問題,昔日的“搖錢樹”變成“賠錢樹”、“傷心樹”,桔農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有的地方出現棄園拋荒、毀園改種現象,全縣桔園面積呈逐漸減少之勢。據縣農業部門估計,全縣有近萬畝桔園拋荒或改種,縣金實公司的600多畝桔園已全部改為種苗基地,巖頭鄉東風、墓腳、溪邊等村就拋荒桔園1000多畝。
所謂機遇看好,是指我縣柑桔產業雖然暫時步入低谷,但也面臨著十分難得的復蘇機遇。比如,農業特產稅取消后,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柑桔產業的復蘇。
又如,隨著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形成了一個開放的統一市場,國外柑桔采后包裝及品牌創意、營銷宣傳等都會使我國業界大開眼界,取優汰劣,引進吸收,特別是一些國外大型果品加工企業必定會搶抓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利用我國豐富的柑桔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在我國投資辦廠,這對改變我國“柑桔罐頭王國”的局面,為我國果品加工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帶來許多良好機遇,促進我國果品加工業的飛速發展。
再如,我縣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勻,無霜期長,土壤富含磷、鉀成份,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我們生產優質柑桔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我縣出產的柑桔甜酸適中、口感較好,具有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據介紹,我縣栽種的紐荷爾臍橙,其口味甚至超過了原產地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種植的臍橙。
二、發展我縣柑桔產業的對策
1、正確認清形勢,形成發展柑桔產業的共識。當前柑桔市場低迷,既有柑桔總量相對過多的原因,更主要的還是結構雷同、產品沒有特色、加工嚴重滯后的問題。發展柑桔產業,除了要認識和抓住前面所講的難得機遇外,還必須正確看待這種暫時的“飽和”,切實統一思想認識,防止因噎廢食,形成發展柑桔產業的共識。
要看到當前普通柑桔市場飽和,但特色產品的市場潛力巨大。在我縣占絕大多數的中熟蜜桔尾張,一般售價每公斤0.3-0.7元,而特早熟蜜桔每公斤售價1.3-2.2元,優質臍橙的售價每公斤3-5元,連過來被我們作為劣質柑桔大量淘汰的南豐蜜桔也“咸魚翻身”,每公斤售價達2-2.6元,且供不應求。
這就充分說明,在柑桔市場普遍飽和的情況下,一些特色品種的市場潛力卻不斷上升,只要我們努力提高柑桔品質,柑桔產業仍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產業。要看到當前鮮果市場飽和,但加工潛力巨大。有關資料表明,我國柑桔總產量已達900-1000萬噸,基本與我國目前的gdp和消費水平下的柑桔產量平衡點持平。從鮮果市場來看,當前柑桔生產正處于量的“過剩”階段。但從加工來看,目前我國加工原料用果僅占總量的10%左右,而巴西(世界第一大柑桔產國)和美國(世界第二大柑桔產國)的加工用果比例高達65-70%。人口遠遠少于我國的美國,柑桔年產量達1500多萬噸,但每年還要進口冷凍濃縮橙汁(fcoj)110萬噸,相當于鮮果1650萬噸。
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如果把加工搞上去,我國柑桔市場仍有很大的空間。要看到柑桔產業暫時趨于滑坡,但恢復性增長的潛力巨大。當前因柑桔市場價格低迷,許多地方開始對柑桔進行砍伐或疏于管理,勢必會對柑桔產量帶來較大的影響。根據貨盈價跌、貨緊價揚的市場規則,如果我們巧抓“冷門”,加大柑桔管理和品改力度,就會在柑桔總量普遍減少的機遇中獲得走出低谷的生機,且有可能實現一個新的飛躍。
【柑桔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工業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2-24
生豬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4-05
紅棗產業化現狀調研報告01-30
中藥產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12-24
關于牛奶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11-29
中國藥妝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3-16
民宿產業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2-01
物聯網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2-15
關于肉羊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01-29
紡織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