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鄉鎮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講求事實。它通過調查得來的事實材料說明問題,用事實材料闡明觀點,揭示出規律性的東西,引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以下是一份最新鄉鎮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僅供參考!
鄉鎮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
XX鎮地處山東省滕州市西南部,西臨微山湖,東靠京滬鐵路、京福高速、104國道。篤西路橫貫東西,地理位置優越,煤炭資源豐富。境內有四座大中型煤礦,年產原煤1000萬噸,是典型的內陸資源型鄉鎮。鎮域面積79.8平方公里,轄64個村,8個居委會,總人口1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萬人。2006年實現GDP21億元,實現鎮級財政收入64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40元。先后被國家命名為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創先單位,全國千強鎮、全國商業名鎮,被山東省命名為省級中心示范鎮、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躋身于山東棗莊市十強鄉鎮的領軍集團中。
一、XX鎮小城鎮建設總體情況
礦區眾多是XX的典型特點。近年來,XX鎮把小城鎮建設作為促進和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農村城市化的一項戰略措施,堅持“依托礦區、圍繞礦區、利用礦區、開發礦區”加快小城鎮建設,累計投資9.6億元,城區面積擴展到12.8平方公里,開發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城區內常住人口近6萬人,流動人口達3萬人。小城鎮建設呈現出框架規模大、建設速度快的良好態勢,一座小城市雛形已經顯現出來。
(一)著眼長遠,規劃先行,準確把握小城鎮發展定位
規劃是建設的龍頭。沒有高質量的城鎮規劃設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城鎮建設。1996年以前,XX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主要集中在篤西公路兩旁和柴里礦區附近,規模小,呈點狀線條化分布,布局不盡合理。XX鎮按照“規劃先行,適度超前,城鄉統籌、分步實施”的思路,立足于地處礦區優勢和交通方便、人口較多購買力較強的實際,對小城鎮發展目標定性為“魯南商貿中心鎮”,重點構筑魯南商貿城。投資10萬余元,聘請山東省城鎮規劃設計院、山東省城建學院、濟南規劃設計院、棗莊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的規劃設計專家現場勘察論證,先后編制了兩輪《XX鎮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規劃覆蓋柴里、郭莊、曹莊三大礦區,涉及18個村,規劃面積達15平方公里。規劃了“六縱八橫”的骨干道路框架及工業區、商貿區、居住區、文教區、娛樂區、觀光區、行政辦公區等功能分區,并按照功能分區,逐區落實控制性詳規。同時,該鎮還編制了消防設施、城鎮道路、園林綠化、城鎮管網、采煤塌陷地旅游開發小景點、批發市場等若干專業性規劃,諸規劃涵蓄了人居、經濟、工業、環境等各方面。在詳規中,他們重點傾向于城中礦區市場、商貿體系規劃,對柴里礦區煤城商業街、奧鑫服裝城、副食超市綜合市場進行了詳細規劃。
(二)強化載體,完善設施,加快膨脹小城鎮建設規模
XX鎮把小城鎮開發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堅持把小城鎮建設與發展第三產業結合起來,與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結合起來,以“三大體系”建設為抓手,千方百計膨脹城鎮規模,完善城鎮功能,加快小城鎮建設進度。
一是加快商貿體系建設。把商貿體系建設作為聚集資金、吸納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為促進二、三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累計吸納民資2.6億元,先后開發了府前東路、府前西路、振興東路,充實完善新港南路、煤城大街,建設上宅下店綜合商貿房1600余套,其中府前東路、振興東路形成了兩個別具特色,具有歐式風格的商貿長廊。
二是加快公共設施建設。采取多種開發模式,引資建設了建設了新華書店、金融大廈、電信大樓、郵政大樓、中心幼兒園、宏港武術學校、宏港賓館、富貴山莊等30多項具有大氣、洋氣、帥氣的建筑。融合原礦區停車場、出租車市場等資源,新建三處物流配送中心、兩個停車場。改建了全省鄉鎮最大的汽車站一處,開通了四條客運專線,日發車200余個班次,日接送旅客6000余人次,進一步擴大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借助新的行政服務中心啟用的契機,投資5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30余畝的文體廣場,同沿河公園、居民小康樓融為一體,成為全鎮最大的亮點和景觀。這些公共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增強了城鎮氣息,提高了城鎮品位和檔次。
三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對道路建設、污水處理、給水排水和電力、煤氣、亮化、綠地、廣場和環衛設施統籌考慮。先后建設了“六縱八橫”的骨干道路和城區一環路,拓寬了篤西路、復新了濟微路、延伸了外環路、園區路,把主城區與幾座大中型煤礦呈放射狀有機結合起來。建設了3處城市環島和2座標志性雕塑。投資260萬元砌壘高標準排水溝萬余米,確保了城區排水暢通。完善通訊設施,程控電話、裝機容量、移動通訊均列滕州市之首。
(三)多方投入,產業帶動,全面激活小城鎮建設活力
小城鎮建設的動力來自經濟的發展,充滿活力的經濟是小城鎮繁榮和發展的'基礎。幾年來,XX鎮始終把小城鎮建設與市場建設、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工作捆在一起抓,探索出一條城鎮建設與經濟發展共同推進提高的新路子。
一是興建市場,以“市”興城。采取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引導各種經濟成份、各方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商貿市場建設。建設了柴里綜合批發市場、奧新服裝市場、鋁型材批發市場、小百貨批發市場等八大市場和上海發聯超市、副食超市等四個大型超市,發展商業網點3000余戶。市場的繁榮帶動了餐飲、交通運輸業,全鎮從事餐飲服務個體戶1467戶,從事旅館服務的近二百個,從事運輸、出租的各類車輛2.5萬輛,實現了農業向二、三產業的轉移,由農民向“市民”的轉變。
二是開發園區,以“園”擴城。在小城鎮邊緣規劃建設了占地600畝的宏港民營經濟園和占地300畝的高科技示范園,在城鎮腹地,依托柴里煤礦規劃建設了盛隆煤電焦化工業園。在主城區規劃了民營商貿園,加大投入,積極完善園區的各種基礎設施,園區總投資突破13.2億元,形成年產值15.6億元,利稅4億元的規模,為鎮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四)突出管理,提升檔次,不斷優化小城鎮建設環境
近年來,XX鎮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大力推行城鎮的科學化、規范化、長效化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被評為“山東省文明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實行規范管理。該鎮先后出臺了《城鎮鎮容和環境管理實施細則》、《戶外廣告管理辦法》、《垃圾管理辦法》、《建筑施工材料、渣土管理辦法》等多項城管方面的規章制度,成立了由50人組成的日常保潔隊伍,實施與公安部門的110社會聯動,進一步增強管理工作的實效效果。
實行專項治理,加強環境整治,是XX城管工作的一手硬棋。鎮城管部門先后圍繞亂掛亂建,戶外廣告、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多項工作進行集中整治,整治中,抽掉精兵強將劃片包干,明確到人,收到很好效果。兩年間全鎮僅拆除違章建筑和亂搭棚屋就累計達300多處,4000多平方米,對城鎮建設和管理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注重硬件,加大投入,也是XX鎮搞好城管工作的一個特點,近年間,全鎮共建停車場3處,建設水沖式公廁12處,垃圾池80個,配備了兩臺垃圾清運車和一臺自動灑水車,這一系列硬件設施的使用,有力地提高了城市環境的管理水平。
二、XX小城鎮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存在問題
XX鎮在小城鎮建設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較好成績,也創造了一些先進經驗,為像XX這樣中等發展水平、地處城郊的內陸資源型城鎮提供了借鑒。
一是堅持高起點規劃。規劃是城鎮建設的龍頭和規范,搞好規劃就必須根據城鎮的實際,科學定位發展的方向。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搞好功能分區,確定好總體目標,分年度逐步實施,還要抓好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制定。具體建設要按照控制性詳規組織實施。XX鎮在制定總體規劃之初,經過認真調查研究,結合地處城郊、交通方便、資源豐富、人口較多、購買力強的實際,把小城鎮確定為工礦商貿型小城鎮。規劃完成后,聘請上海同濟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天津規劃設計院、山東規劃設計院的專家論證、指導。經專家評審,XX的城鎮規劃已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二是堅持高標準建設。XX鎮提出城市基礎設施20年不落后,30年無遺憾的要求,在社會化供水、城市排水、處理污水、道路建設和電力、煤氣、供熱、亮化、綠地、廣場等統籌考慮,不搞短期行為,不搞頭痛醫頭,盡量留足預備量,抓好建設和完善。在商用房建設、居住房建設、辦公房建設、文教房建設方面堅持高標準,在風格上采取中西合壁,在材料上堅持新型環保,在結構上體現簡潔實用,在布局上達到錯落有致。形成了一致中體現不同,共性中表現個性,簡樸中體現豪華,滿足了不同用途、不同層次的需要。
三是堅持經營城鎮。小城鎮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更是需要大量資金。XX鎮堅持多元化投入,多渠道聚資,多形式運作。堅持兩眼向外招商引資建城,堅持兩腿向上爭取資金發展,堅持兩手向民聚攏民力參與。先后實施了廣告權、冠名權和基礎設施經營權的拍租;實施了新老置換,開發新城,改造舊城;實施了村助土地,民建房屋等有效措施。通過經營城鎮,吸引了外資,聚集了民資,爭取到國資。
四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城鎮的厚發優勢如何,取決于環境、土地、人口等涉及可持續發展諸多因素的優劣。XX堅持在建設城鎮的同時建設環境,在膨脹城鎮的同時保護土地,在發展城鎮的同時減少人口。首先在項目建設上堅持“三同時”,發展高科技、環保型、高效益的項目,從污染源上做好控制。在此基礎上,大量植樹、種花、養草,涵養水源,吸附灰塵,凈化空氣,優化城鎮生態環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XX鎮在小城鎮建設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發展中面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鎮政府財政首要任務是保證工資發放和重點項目建設支出,對小城鎮投入缺口較大,社會資金投入潛力還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二是市場發育程度低,雖然市場數量較多,但是規模普遍偏小,對周邊地區的吸引力不足。三是小城鎮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沒有建立適應小城鎮發展要求的住房、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險等制度,小城鎮的公共服務和社區服務等功能不強。四是城鎮管理和環境建設還需加強。文化氛圍不濃,缺乏文化推動力。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傳統,導致城鎮文化底蘊不足。
三、XX小城鎮建設下一步發展的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XX鎮將按照建設“魯南商貿城、休閑城、旅游城”的總體目標,把小城鎮建設與改善投資環境相結合,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相結合,著眼提升城鎮品位,開發旅游產業,致力于可持續發展;與社會事業建設相結合,造就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到十一五末,城區面積達到15.8平方千米,城市化率達到70%。綠化覆蓋率達到35%,城鎮功能完善,常住人口達到8萬人。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實施全鎮總體規劃,搞好村莊整合,把全鎮72個村居規劃建設成五大居民集中居住區。以中心城鎮居住區為中心,四周分布四個大的居住區(東部高廟新村、東南部清泉新村、西南部田崗新村和西部卓樓新村)。全鎮共需合并64個行政村,可騰出建設用地1.6萬畝。在每一居住區規劃和建設“三大中心”、“三大場所”和“六條管線”。“三大中心”是活動中心、村民休閑中心、醫療衛生服務中心;“三大場所”是托兒所、敬老院、超市; “六大管線”是公交線、寬帶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自來水管、排水管。通過高水平規劃,科學穩妥地推進小城鎮建設,實現鎮村統籌,協調發展。
二是加快培育主導產業,促進小城鎮鎮經濟發展。把小城鎮發展與新型工業化緊密結合起來,加快煤炭資源開發和加工生產,提高產業層次和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條,培育煤焦化特色產業,促進產業集群的盡快形成。建立配套生產加工基地,開展商業連鎖、物資配送、舊貨調劑、農副產品批發等經營活動。鼓勵農民帶資進鎮務工經商,發展具有地方優勢和特色的工業重鎮、商貿集鎮。
三是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以城區供水、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和道路改造為重點,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實現城鎮道路硬化率達100%,集中供水、供氣率70%以上。
四是認真實施小城鎮戶籍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鎮人口聚集的速度。加快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提高進鎮農民社會保障水平。探索建立與城市對接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社會保障服務中心,提供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對進鎮務工、轉為城鎮戶籍后的農民,實行與城鎮勞動者一樣的就業政策,準予參加城鎮社會保險。
五是探索良好的投資體制。實行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相結合,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轉變。樹立“面向市場,依靠社會”的籌資新觀念,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大力推進投資體制和建設方式的改革。改變以往政府單一投資體制,變為以政策扶持和政府部門資金投入為導向,社會各界參與,運用市場經濟機制運作的多元投資體制。按照國有資產授權和市場化運作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資公司,以投標、發包等社會化開發方式參與小城鎮開發建設及其它生產經營項目的經營。
六是加強和改進城鎮管理工作。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把小城鎮建設、管理與開展城鎮先進單位、文明市民的評選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識。突出抓好違法違規建筑、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戶外廣告、專業市場等專項整治,規范行人通行秩序,提高綠化、亮化、凈化、美化水平,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城市形象。積極推進社會文化進步。加強文化理念設計,營造蘊含個性文化氣息的空間。
【最新鄉鎮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鄉鎮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6-01
2017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2-05
區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6-01
市級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6-01
市委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6-01
2016年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1-18
全國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1-25
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調研報告06-01
小城鎮建設的社會調研報告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