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1
小學生早晨要不要吃早餐是廣大家長關心的一個社會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吃早餐情況,我對經二路小學一至六年級同學吃早餐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調查經過
記者:“甲同學,請問你吃早餐了嗎?”
經過調查研究,肯德基有132個座位,青少年約占70%,兒童約占15%,剩余5%是陪同來的家長們,大部分家長對這里的食品感興趣,主要陪孩子,;有少一部分家長愿意在這吃。
甲同學:“沒有。”
記者:“是不想吃嗎?” 甲同學:“不是。是因為早晨時間太緊,家長來不及做。”
記者:“乙同學,請問你早餐吃什么?”
乙同學:“牛奶和煎雞蛋。”
記者:“經常這樣嗎?”
乙同學:“不是。大多數時間是吃媽媽平時給我準備的好吃的(零食)。”
在是否有偏食的習慣中,有偏食習慣的百分含量仍然很大,高達55.7%,超過半數。這種現象是極不應該的,作為當代的小學生不應該存在著這種習慣。而主要偏于豬肉和水果類,這樣單一的偏方,極易引起營養不良以及一些疾病的發生,從而使我們自身的健康得不到保障。一味地偏向豬肉類,就會使脂肪過剩,從而發胖,對自身的維生素得到不補充,而維生素對各種礦物質的吸收有著促進的作用,這是不可取的。
調查報告,是行為主體對特定對象在認真深入了解考察的基礎上,經過準確的歸納整理,科學的分析研究,進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得出符合實際的結論,由此形成的匯報性事務文書。下面有整理的關于小學生四年級社會調查報告范文,歡迎閱讀!
丙同學:“我經常在地攤買吃的。”
在兼職次數調查這道題上,只有133個同學填答,33個同學沒有填答。從調查結果看,做兼職次數最多的同學多達10次,而平均兼職的次數是2.33,絕大多數同學僅做過一次兼職。
二、基本情況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重。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 調查完了街道我又去去調查小區。 小區的大門前有垃圾桶。為什么地上有零零碎碎的小垃圾呢?因為有許多人不愛護環境。就不愿意走到垃圾桶旁去扔。有些人總是在也深人靜,車流量減少,行人稀疏的時候從窗戶里邊將垃圾扔出去了。尤其是在下雨天,掃路的叔叔阿姨們不好掃地,時不時要彎腰去撿。 我要為環保去分力。我能做到的是:別人再發傳單是要給你一份,你不要,說一聲我我不要。不從窗戶里扔垃圾。
我調查的是街道的環境。街道上白色污染最嚴重。花花綠綠的包裝紙,滿街都是。還有許多人在發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有的人不需要也把傳單接去有馬上隨手一扔,地上全是傳單。
大學都要求大學生需要在假期內完成一定時間的實踐活動,這樣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接觸和進入社會,然后將自己的學習能力轉變為動手能力。下面有整理的關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樣本,歡迎閱讀!
本次調查共涉及經二路小學一至六年級共200名男女同學,其中:男同學110名,女同學90名;高年級100人,低年級100人。從調查的情況看,低年級吃早餐的人數占到被調查人數的75%,這與他們年齡小,父母和長輩關心程度高有關;高年級吃早餐的人數占到被調查人數的60%,占比略低于低年級同學,這與家長不能堅持做早餐或者學生自己不想或不愿吃早餐有關;男同學吃早餐的人數占到被調查男同學總數的45%,女同學吃早餐的人數占到被調查女同學總數的65%。
學生創業在融資渠道更傾向于向親戚、朋友、同學等人籌借,金融投資部門也是在重點考慮之內,但前者最為重要,為32.5%,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目前社會還是一個“熟人社會”,私人關系非常重要,還沒有形成一個制度化的融資渠道。
據初步統計,截止20xx年底,遠安縣共有小微企業198家,占全部工業企業的75%;小微企業職工人數5878人,占全部工業企業職工人數的22.4%;完成銷售收入66260萬元,占全部工業企業的2.8%;實現稅金占全部工業企業的6%左右。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2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學生中“豆芽菜”與“小胖墩”的比例不斷上升,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不科學地飲食習慣。我們不禁對現今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了隱憂。那么我們確定的主題就從每天最容易忽視的早餐開始。我們每天的早餐是不是很科學呢?身邊的同學現在的早餐狀況如何呢?忽視早餐又有什么危害呢?什么樣的早餐才是優質的早餐呢?我們如何科學地吃早餐呢?圍繞小小的早餐問題,我們又能開展哪些活動呢?相信通過這樣的一次實踐活動,必定會給孩子敲響警鐘,健康除了運動,更需要科學的飲食習慣。
二.調查方法
1.在班級里發放小學生吃早餐情況問卷,了解同學吃早餐情況。
2.上網查詢,了解如何搭配最營養的早餐。
3.上網查詢,了解早餐的重要性。
三.調查情況
從上圖來看,知道了我們班級里絕大多數同學在家里吃,還知道了絕大多數家長也做的挺對,讓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吃,而且知道早餐是一天的關鍵“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而有些家
長卻覺得“早餐要吃少,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飽”,這完全影響科學飲食的規律。
四.資料整理
吃早餐可以提高上午的工作生活質量,提高身體基礎代謝能量,促進按時就餐的習慣養成。
(1)提高上午的工作生活質量
清晨起床后,人體血液中糖的含量很低,即身體處于低血糖的狀態。人體大腦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從血糖中獲得的。因此,起床后一頓豐盛的早餐將會為我們的大腦提供一上午充足的能量。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更是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也許一份富有創意的方案或是一篇精彩的發言稿就來源于我們早上的那頓“及時”的早餐。
(2)基礎代謝能量
不運動靜止不動身體也要消耗能量,如呼吸、心跳、維持體溫都需要身體提供能量。由此我們不難判斷“是當身體虛弱萎靡時,一上午消耗的能量多,還是精力充沛時多?”這個問題了。所以吃早餐會提高我們消耗的能量,而讓每天消耗的能量大于攝入的能量我們的體重就會減輕。早 餐提高免疫力 高德曼博士還開出了一份“長壽食譜”:每天盡量吃7種以上的蔬菜和7種以上的大米、谷麥、豆腐及其他豆制品,2~4種水果。每周3次魚,因為魚肉里富含脂肪酸。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3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目的
當前現代化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而且許多人養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習慣,往往無暇顧及早餐。特別是上班族,吃早餐對他們來說似乎不是很重要,便形成了“早餐馬虎、午餐湊合、晚餐豐富”的飲食方式。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健康都有著重要影響,早餐并非是“可吃可不吃”。這幾年來社會上一直在宣傳科學飲食,關愛健康,那么早餐問題有沒有很好被重視呢?
因此,我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了解現代人的早餐的用餐情況,也希望能從中看到問題,并提出好的建議,使大家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二、方法
1、發放100份早餐情況調查問卷,對上郭街道部分地方的人們進行了調查,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90%以上為25-35歲的職業女性。其中收回問卷100份,有效問卷為100份。
2、統計分析調查問卷,總結結論,并提出建議。
三、調查分析
1.調查
早餐情況調查問卷統計
問題1、你吃早餐嗎?
統計:a.天天吃(65%)b.不吃(3%)c.很少吃(14%)
d.經常吃(18%)
問題2、你的早餐一般在哪里吃?
統計:a.家里(59%)b.路邊攤(7%)c.小吃店(21%)
d.其它(13%)
問題3、你通常早餐會吃什么?(多選)
統計:a.牛奶(39%)
b.雞蛋(16%)
c.面包蛋糕(32%)
d.饅頭(20%)
e.粥
(62%)
f.米飯(8%)
g.其它(17%)
問題4、你的早餐花費?
統計:a.1-1.5元(30%)
b.1.5-2元(40%)
c.2元以上(30%)
問題5、你不吃早餐的原因?
統計:a.沒時間(74%)b.沒食欲(6%)c.麻煩(4%)d.無所謂(16%)
問題6、你認為不吃早餐是否對健康有影響?
統計:a.是(97%)
b.否(3%)問題7、你認為不吃早餐對健康會有什么影響?(多選)
統計:a.生長發育(41%)b.學習工作(49%)c.營養攝入(74%)d.其它(16%)
問題8、你對早餐有什么要求?(多選)
統計:a.營養豐富(53%)
b.干凈衛生(62%)
c.口感良好(32%)
d.方便快捷(37%)
e.沒要求(3%)
2.分析
我國長期以來就有輕視早餐的陋習,形成了不合理的早餐習慣和早餐結構。營養食品專家認為,良好的飲食行為對人的身體、智力發育和健康起著極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對人一天的學習工作都有著重要影響。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于科學飲食已經有了很好的意識,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
⑴近65%的人天天吃早餐
在這次調查中,可以欣喜的發現,不吃早餐或很少吃早餐的人只占17%,天天吃早餐的.占到了65%,經常吃早餐的占到了18%,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結果,說明早餐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愛越來越受到重視。
⑵不吃早餐的原因
從調查中能發現74%的人是因為沒有時間而不吃早餐,沒有食欲的占6%,怕麻煩的占4%,還有16%的人認為無所謂。
那么早餐真的吃不吃都無所謂呢?世界著名營養學家m·雷恩博士認為:“大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早上吃什么。”長期不吃早餐,人的體能和智能自然會大打折扣,必然會直接影響身體生長和智力發育。
⑶早餐的質量
在調查中,有65%的人天天吃早餐,有18%的人經常吃早餐,那么他們的早餐質量怎么樣呢?根據統計,我們可以發現:62%的人以粥為主,堅持喝牛奶的占39%,吃雞蛋的占16%,吃面包蛋糕的占32%,饅頭占20%,最后是米飯。
以上的數據與專家制定的科學早餐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質量不是很高。早餐的質量一定要好,這樣人們才有充沛精力去學習、工作。專家觀點:最好的早餐≈“糧谷類食物+蛋奶”
據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早餐類型與智力發育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吃高蛋白質早餐的孩子其智商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吃高糖分早餐的孩子,而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商得分最低。由此說明,早餐對于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處在生長發育關鍵階段的少年兒童,不但要按時吃早餐,同時還要注意早餐的質量。⑷早餐的花費
調查顯示,人們對于早餐的花費一般都很節約,花費在1-1.5元的占30%,1.5-2元的占40%,2元以上的占30%。
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是非常重要的。對早餐的節約,甚至不吃早餐省錢的做法十分有害,忽略早餐會造成營養不良,精力不足,長時間空腹上班或上課,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利于身體健康。早餐的花費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盡可能吃得科學合理而營養些。
⑷應該吃什么樣的早餐
在調查中,認為早餐應該營養豐富的占53%,干凈衛生的占62%,口感良好的占32%,方便快捷的占37%,還有3%的人認為無所謂。從這些數據中我們發現,當代人對早餐更注重營養和衛生,這是一個很值得高興的現象。這次調查我們還發現有59%的人在家里用早餐,21%的在小吃店用早餐,只有7%的人在路邊攤用早餐,路邊攤一般都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四、建議
通過以上的調查和分析可以知道,“早餐問題”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為了改變人們“早餐馬虎、午餐湊合、晚餐豐富”的飲食方式,提倡科學飲食,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改善個人習慣
⑴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問題一方面可能導致起床的時間晚,從而壓縮了早餐的時間;另一方面影響早晨的精神狀態,使我們沒有心思和胃口吃飯。
⑵有意識地挑選營養豐富且衛生的食品食用。
⑶加強對早餐問題的認識,有意識的逐步改善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
⑷向身邊的人們宣傳食用早餐的必要性,同時可以動員他們一起重視“早餐問題”。
2、注重科學早餐
⑴時間要最佳。醫學研究證明,7點到8點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5小時左右為好。如果早餐較早,那么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⑵早餐前應先喝水。人經過一夜睡眠,從尿、皮膚、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營養,早晨起床后處于一種生理性缺水狀態。如果只進食常規早餐,遠遠不能補充生理性缺水。因此,早上起來不要急于吃早餐,而應立即飲500—800毫升涼開水,既可補充生理缺水之需,又對器官起到洗滌作用,從而改善器官功能,防止疾病的發生。
⑶熱量供給要適當。早餐食譜中的各種營養素的量,一般應占全天的供給量的30%左右。其中對在中、晚餐中可能供給不足的營養,如能量、維生素b1等,早餐應適量增加。且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使食物蛋白質中的8種必要氨基酸組成比例更趨平衡,營養互補。
⑷烹調制作要講究。既要考慮個性生理特點,又要考慮各人的食欲興趣和口味愛好,最好是熱稀飯、熱燕麥片、熱牛奶、熱豆漿,切忌喝冰咖啡、冰紅茶、冰牛奶等,油炸食品要少吃。
⑸酸堿食物不可偏廢。不少人早餐習慣吃饅頭、油炸食品、豆漿。也有人吃些蛋類、肉類、奶類。雖然上述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脂肪,但均為酸性食物,若酸性食物在膳食中超量,容易導致血液偏酸性,引起體內生理上酸堿平衡失調,常可出現缺鈣癥。因此,若能吃點含堿性物質的蔬菜、水果,就能達到膳食酸堿平衡及營養素的平衡。
關于早餐情況的問卷調查報告一文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本文格式比較整齊,可以參考這個思路。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3
調查對象:
調查時間:
調查背景
班主任老師說,學校有部分同學不吃餐來上學,這樣容易在二三節課產生饑餓感,使人注意力不集中,不但學習效果不好,而且直接影響生長發育,希望我們對這個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于是,我們倆對我班49位同學進行了調查,并制作了兩份問卷,問卷結果如下:
一、吃早餐頻率和地點調查
1、吃早餐的頻度是多少呢?
a、每天吃(41人)
b經常吃(2)人
c、偶爾吃(6人)
d、不吃(0)人
2、你通常在哪里吃早餐呢?
a、在家吃(18人)
b、在外吃(31人)
調查結果與分析(一):
第一個問題是同學們吃早餐的次數,選擇每天吃和經常吃的,是43人,占87.7 %,由此看出,大多數同學的早餐習慣都非常好,但是還有12.3%的同學有時或者經常不吃早餐。這個習慣可不好。
第二個是問題關于早餐地點的調查,有36.7 %的同學選擇在家吃,63.3 %的同學選擇在外吃,我們建議早餐最好還是在家吃,因為外面的有些路邊攤不太衛生。
二、早餐吃什么
1、是否和牛奶?
a、經常喝(10人)
b有時喝(30人)
c不喝(9人)
2、是否吃水果類?
a、經常吃(1人)
b、有時吃(14人)
c不吃(34人)
3、否吃蛋類?
a、經常吃(5人)
b、有時吃(24人)
c不吃(20人)
4、是否吃包子?
a、經常吃(9人)
b有時吃(27人)
c不吃(12人)
調查結果與分析(二):
調查結果,經常喝牛奶的.同學占20.4%,,有時喝和不喝的占79.6%,看來早餐經常喝牛奶的同學并不多。對于吃水果,經常吃的只占2%,只有1位同學有中餐吃水果的習慣;早餐經常吃蛋類的也只占10.2%;經常吃包子的占18.4%。于是,我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問題內容是——“請你寫下早餐一般吃什么?”答案五花八門,主要有:面條、雞蛋餅、米飯等。
我們的建議:
小學生身體發育較快的時期,特別需要足夠的鈣、維生素c、a等來幫助身體的生長發育。有專家建議,小學生合適的早餐是一杯牛奶或豆漿、一個新鮮水果、一個雞蛋和二兩干點(主要是饅頭、面包、餅干等碳水化合物),也可以根據飲食的習慣吃點面食和泡飯。最好早上起來不要急于吃早餐,飲用1-2杯溫開水,它對人體內器官有洗滌作用,而且對改善器官功能。
以上便是我們對早餐情況的調查分析和提出的建議,希望同學們能保持科學的飲食習慣,重視早餐,關愛自己,關愛健康。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國辦學校,一直都很重視研究性學習,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我一直擔任研究性學習教學任務,多年的教學經歷使我認識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因此我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進入了心理發展的新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他們的求知欲更強了,思維更活躍了,他們善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創新。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以具體形象思維為基礎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不僅思維品質有所發展,同時辯證思維開始萌芽。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方面還需進一步指導和鍛煉。
二、課題確定背景
早餐問題是小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被忽視的問題。早餐問題表現在大部分同學不知道如何合理地選擇與搭配早餐,很多同學長期就吃一種類型的早餐,偏食嚴重。還有的同學不吃早餐。科學研究證明,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好危害極大。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身體營養攝入不足,影響身體發育;直接導致了小學生肥胖率的提高;不吃早餐還可能誘發膽結石,胃炎,貧血等多種疾病。
針對這些,作為教師和班主任,我有義務有責任在這方面帶著同學們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同學們早餐的用餐情況,也希望能從中看到問題,并提出好的建議,使大家都能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把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培養他們對自己健康,對他人健康認真負責任的態度及社會責任感。這有利于他們人生的發展。于是我利用班會課時間,請同學們討論第三節課部分同學無精打采,答非所問的原因引出早餐問題。適時建議同學把早餐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我的建議得到同學的熱烈響應。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來了解早餐的重要性,改變傳統的早餐觀念,大力提倡科學合理的營養早餐,培養青少年兒童良好的早餐飲食習慣,建立終生的良好早餐行為,使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同時讓學生能夠了解和體驗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學習掌握問卷調查、資料搜集、歸納信息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和社會交往、溝通表達、協作分工能力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借助圖書和網絡查找學習資源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感受學習方式、學習理念所帶來的喜悅。樹立新型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課題研究的條件及時間
為更好的開展本次“研究性學習”的活動,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如多媒體教室,圖書館供學生查閱資料,配備相關的教學設備供學生使用。同時提供照相機錄像機等供學生使用,這樣為學生順利開展研究提供了綠色通道。
活動時間:六周
五、課題研究內容
1、學生吃早餐的情況調查。
2、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3、科學合理搭配營養健康的早餐。 。
4、早餐怎樣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六、課題研究目的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小學生早餐情況及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2、知道早餐到底怎樣的搭配才是科學合理的及怎樣才算是吃好早餐。
3、學會合理搭配營養的早餐。
4、學會運用問卷法、訪談法及網上等搜集查閱資料。
(二)能力目標:
1、學生學會了解別人的優點自由組合研究小組,明確分工,相互合作學習。
2、了解和體驗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學會采用多種方法收集、篩選、整理資料,處理信息,如到圖書館查閱文獻,上網搜集,問卷調查,訪談法調查,整理數據咨詢老師等。
3、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反復循環,初步懂得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最后以寫出研究報告,制作幻燈片,表演等形式來展示活動成果。
(三)情感目標:
1、懂得養成吃早餐習慣的重要性,培養了良好的終身的早餐習慣。
2、體驗參與的樂趣,學會與同學相處,與人交流,相互合作,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
3、培養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勇于創新的能力;培養審美能力和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對自己和他人健康認真負責的態度及社會責任感。
七、研究方法
到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法,上網搜集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查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比較分析等方法。
八、活動過程
此次活動分為主題確定、活動策劃、活動實施、活動交流展示和總結反思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題確定階段(第一周——主要任務:組織同學展開討論,選擇確定主題,確定活動目標。)
1、學生集體討論選題并確定課題。利用班會課時間,同學們討論第三節課部分同學無精打采,答非所問的原因引出早餐問題。教師適時建議同學把早餐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同學們熱烈響應。經過師生共同討論協商,確立了這一課題。課題確立后利用頭腦風暴方法提出子課題,經過討論篩選,確定子課題。
2、采取學生自由結組原則分組并自主選舉組長,教師根據學生各方面能力適當調配。每組承擔一個子課題,共同完成研究任務。我及時召開組長會議,強調任務及紀律。
子課題如下:
第一組學生吃早餐的情況調查。
第二組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第三組科學合理搭配營養健康的早餐。 。
第四組早餐怎樣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全班分組如下:
小組長
組員
任務
李杪玉
李昊陽潘宣呈劉云杰吳迪張洋亢國勝李佳苗高藝洋許可
學生吃早餐的情況調查
李祎瞳
王語嫣高奉玉陳宣李碩馬揚
王錦程周婉珊史方杰李菁
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李瑩
邢雨欣孟梓莘杜夢瑤崔哲軒郝伽儀張欣茹賈敏康方佐庭王靖壹
科學合理搭配營養健康的早餐
陳明萱
許天云魏天植徐一正趙新鵬徐晨曦李想陳梓釗劉新洋龐宇航
早餐怎樣吃才算是吃得很好
第二階段:活動策劃階段(第二周——主要任務:確定人員分工,制定研究計劃,做好活動準備)
第一步學生觀看案例及幾份其他專題小組活動計劃范例,認識到從事一項研究活動,盲目是行不通的,必須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
第二步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共同討論決定個人的任務并填好小組活動計劃表。
小組活動計劃表
組名
承擔任務
組長
成員
輔導員
所需設備
活動目標
研究方式
預期成果
匯報形式
主要活動步驟
及時間安排
第三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如何進行自我評價,如何評價別人,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重過程評價不偏重于結果。
第四步學生完成活動計劃后小組間展開交流,相互提出建議,教師適時指導,對共性問題及時做好指導。
第五步通過指導,第一組同學主要采取調查問卷和訪談法來了解學生的早餐情況。
第二組主要采用網絡搜集,圖書館查閱文獻等方式了解早餐對身體的影響。
第三組主要通過采用網絡搜集,圖書館查閱文獻,訪談法等來解決什么樣
的早餐才是營養合理科學的。
第四組網上搜集資料圖書館查閱文獻等來分析解決怎樣才算是吃好早餐。
第三階段(第3—5周——主要任務:各小組分頭實施研究計劃,搜集資料開展研究,完成研究任務。)
第一步利用研學課的時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研究方法。重點學習調查問卷設計格式及應該注意的問題;訪談要提前預約,要準備好訪談提綱,要講明自己想要的信息,要做好記錄等。同學們掌握好基本的.方法后,再分頭搜索所需信息并填好活動記錄。
第二步學生充分利用課下及研學課時間,采用多種方法,搜集所需信息資料。
學生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上網搜集資料說明信息;查找圖書資料,閱讀有關信息;實地考察,采訪;進行問卷調查等。
在這一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做好活動記錄,詳細記錄獲得信息。并進行小組評價及自我評價的填寫,組長定期匯報各組課題實施進展情況;教師深入課題組,學生提出遇到的困難和需求,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并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學生定期準備階段性成果匯報,自主選出優秀組,小組間由組長帶領進行組間互訪,互學習,相互督促,共同進步,激發研究的熱情。
在活動過程中,組長起積極的帶頭作用,負起責任,時刻提醒組員注意安全。
第三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寫好調查報告、采訪實錄,整理好搜集到的信息,并做好信息整理。
首先確定信息是否有價值,舍棄與任務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信息,舍棄重復的信息。
其次做好整理和分類,可以先按內容分類,在按照圖片、文字、實物等形式分類。接著做好排序,把同一類別的信息按一定的順序排序。
最后做好歸納,概括出基本觀點。
第四階段:成果匯報階段(第6周—主要任務:討論如何把本組的研究成果有條理的,有重點的,連貫的,以多種形式展示出來)
分為兩步:
第一步各小組分別整理研究成果,確定本組匯報內容、順序方式,確定匯報分工,撰寫匯報串詞,分組進行演練。
第二步同學自主選舉主持人,集中演示匯報研究成果。
各小組形式大致是:
1、各組組長首先發言,介紹本組選擇的課題,人員分工采用的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組員從不同的方面介紹研究成果。匯報的形式可能有:朗讀文本,播放幻燈片、展示圖片小品表演等。
3、請老師或其他組同學對匯報的內容提出問題或進行評價。
4、組長對本組活動過程做自我評價并請老師或同學評價。
第五階段:總結與反思階段
肯定學生的精彩表現,對他們在研究性學習中材料的選取到內容的整理及匯報過程中的精彩表現用鼓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以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再研究的欲望。
研究成果的收獲:
在師生共同努力情況下,我們利用六周的時間,經過同學的周密計劃與嚴格實施,使本次“研究性學習”達到預期效果如下:
1、學生了解了為什么吃早餐及早餐的重要性。知道了什么養的早餐搭配是合理健康的。
2、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掌握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拓寬自己的知識。
3、增強學生團結互助精神和合作交往能力。
【小學生早餐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01-08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10篇02-21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10篇)03-10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6篇04-01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6篇)04-01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7篇03-30
(經典)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10篇10-26
早餐調查報告02-14
小學生早餐調查報告(集錦6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