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消費者行為研究的調查報告
一,考察過程。2012年3月17日,具體參觀了一次,11點45入場,14點45參觀結束出場,時長三個小時。
由于是雙休日很多人都趁著這兩天去宜家,剛到東麗開發區站發現很多人都去宜家,雖然周邊還在開發中,但依然“搶手”。到了宜家,一棟藍色的房子,黃色的宜家標志非常醒目。
進入大廳,首先在入口處是一個展示平臺,給我的初印象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各種家具用品“各司其職”。接著看見一個雙層展示平臺,通過顏色和擺設可以看出這是專門為年輕人設計的,家具的以及擺設的顏色很協調,可以看出一個是男生房間,一個女生房間,最棒的是那個衣柜還有那些收納盒,可以將那些零七八碎的東西都收好,放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又不會把房間搞亂。
1,人群分析——我發現······來宜家的大部分都是夫婦。
年輕夫婦(情侶或準夫妻),他們是主要購買者和使用者,是為新房做準備,他們的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沒什么錢,但是這錢是必須花的,應該花的;中年夫婦,他們已經有了經濟基礎,工作家庭都穩定,但是家里面的陳設已經用了很久,滿足改造舊房、裝扮舊房的需要,則是他們問題認識的購買動機。也有作為影響者和購買者陪同子女而來的;老年夫妻則主要是陪同子女來參觀,最多是個影響者。
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廣告和親朋友推薦,還有通過網絡,再有就是在宜家的現在親自使用和操作來體驗感受產品獲取品牌、屬性和體驗信息。而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因為愛家,所以想更好的裝扮他們的家,很多人都想裝修成宜家展示的小屋,邊分析產品的質量、樣式邊和自己的'家比對,想像著自己的家加了某件產品或設計會變成什么樣。
2,他們都看了什么,都說了什么?
①記錄了一些夫妻間,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對話。
丈夫手舞足蹈地向妻子介紹:“小玩意兒挺好,不占地兒”,“瞧這設計,死角都考慮到了”(影響身邊的消費者);
一對中年夫婦在體驗廚房的一些沒有用過的工具,“這是什么東西?”(正在分析產品獲取信息)
一對年輕夫妻坐在床上感受產品及房間的整個布局,妻子似乎發現了什么:“我過去看看,那個不錯”!
一對老年夫妻坐在沙發上休息,并在談論剛才看到的某件東西;
一個年輕丈夫在研究一個收納箱,似乎很感興趣;
有個中年婦人在研究這個晾衣架,反復抬起放下,也在探秘!
參觀的人中大部分都在和自己的家比對,都會加入自己的想象,想著把東西帶回去放在自己家里,擺放安置好,會怎樣?
有人說,“材料很厚實”,有人搖了搖組裝好的桌子說“晃,不結實”,很多人又擔心白色家具不耐臟。也有人認為某件設計可有可無:“這東西沒嘛用,瞎耽誤功夫”!(在影響身邊人的購買態度)
有個人對沙發床感興趣:“格局挺特別的,還能節省空間”,“既是沙發,又是床,客人來的時候,如果房間不夠,把房間騰出來給客人住,自己住沙發也可以住得舒服,真不錯”!
“來看看這小床,真哏兒!”奶奶對著孫子說,“就是有點窄,要是你睡啊,準得掉下去!”
一對年輕夫妻在看一個燈具,邊摸邊說,“還是紙的呢!這燈好看是好看,就是不耐臟”。
一對中年夫妻在提貨區看各種架子和收納盒他們的評價是:“有點貴,還不如在淘寶
買”。
②我在結算臺附近也停留了一段時間,的確有很多最后放棄的東西,宜家的東西的確太讓人“沖動”了,但是放棄并不代表不喜歡,只是覺得暫時不是很需要而已,也有突然覺得價格有些貴的。
③,“蘋”分秋色,有福同享——“哎,好神奇啊,讓我研究下”。
大部分,起初都是因為好奇,但是看過價格之后,都放回了架子,看來似乎是對價格不太滿意,似乎這個切蘋果刀可有可無。
我覺得熨斗的“家”超棒!那個圓的鐵盒子,后面有磁鐵,可以吸在冰箱上或是別的鐵制品上,可以放一些小東西,以防丟失,也可以放調料,便于保存;最后一個就是釘在墻上,可以節約空間的簡易書架。
④,所觀察的包括:客廳和臥室(家具,墻面裝飾,燈具),廚房和餐廳(烹調用具、餐具、燈具),家庭工作室,儲物收納系列等。
二,成功之處。
1,商店的形象:藍色房子,黃色標志很醒目,在同類建筑物中分辨率高
;
2,店堂里的氣氛:溫馨,有趣,舒適。家具顏色搭配和諧,顏色和燈光搭配的視覺效果很好;
3,方便性:①商店的位置:地理位置很好,消費者集中距離輕軌站、距離市中心、火車站都很近;②停車方便,停車位充足。購物便利,頗具吸引力;
4,①房間展示的空間不大,都是不超過一百平米的小戶型。通過隔板設計和KVARTAL隔斷簾組合將房間分成多個不同功能,使家庭變得靈活有序,達到釋放空間的目的;
②利用墻面配件釋放更多空間,填補空間的不足;
③宜家的收納盒非常棒,可以為所有日常物品找個家,并且分類收好,使房間井井有條,按照需求來安排和整理。當任何物品都有自己的“家”了,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找到需要的物品;
5,宜家為顧客帶來高價值的新產品的同時,幾乎偏執地癡迷于探究消費者心理,解讀消費者心理,從而還原消費者真實的想法,宜家甚至比消費者還了解消費者。消費者想要的在宜家都能找到,消費者想不到的產品或設計在宜家也能找到,總是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就是我想要的”!設計的產品總能夠吸引消費者,使他們忍不住打開自己的錢包。因為宜家有能讓消費者心動的創意、設計和體驗!
6,了解客戶以及客戶與產品之間的情感聯系。善于捕捉與消費者有關的一切事物,并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系。
7,在家具展間,可以自由選擇產品,測量產品,進行比較,感受產品;
8,很多家具及家具裝飾都可以自行組裝,可以和家人互動,體驗動手的樂趣;
8,為消費者著想,設置兒童套餐,嬰兒使用的換洗間,設有北歐風情的兒童樂園,準備兒童套餐,讓孩子和孩子的家人既方便又充滿樂趣;
9,與第三方服務商聯系緊密,比如面料加工,送貨服務,安裝服務,測量服務。
10,提供廚房拆除服務,設計服務,組裝服務。免費下載廚房設計軟件,在家中挑選喜歡的廚房風格,顏色和功能,并保存到服務器,提供一對一的有償設計服務,規劃工具操作簡單,并且在網絡上也能找到;
11,為消費者布置理想中的房間,還有專家提供合理的建議;宜家鼓勵自行安裝,提供有需要的安裝說明和工具,可以自己設計理想中的房間,還可以享受自己安裝的樂趣;
12,宜家提倡:“我們可持續的美好家居生活our sustainable life at home. ——可持續發展并不要求我們降低生活品質,相反,教會我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同時保持我們共同的家安靜整潔,這樣,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能生活得更好。”
三,不足和可以改善的部分。
1,分區很多和家人容易走散,總是聽到播放尋人廣播,這也難免,本來人就多,空間還有限。
2,價格貴,很多人認為還不如去淘寶買,多多發展會員,提供優惠打折服務,培養消費者的忠誠。
3,大家都穿著鞋進去,地毯很容易臟,不利于宜家形象。改進建議:為顧客提供鞋套,經常更換干凈的地毯,易臟的被套,枕套等,像保養自己家具一樣由專人進行清潔和保養;
4,有些燈是紙質的,也愛臟,有顧客反映“不知道怎么清理”。改進建議:賣燈的時候,也提供幾個燈罩。
5,商品的品牌名字不好記,好像都是外國名,比如布勒格、斯維克、埃克佩斯等,雖然翻譯成了中文使之本土化,但是商品那么多總是記不住,從而區分品牌,只能記住這是桌子,那是椅子······
四,調查總結。 在宜家的這次調查,不僅是去完成作業,也是一次享受體驗,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學站在消費者和消費者行為研究者的雙重角度思考宜家是怎么做的,怎樣才能留住和吸引、發展新的顧客。
不得不說,宜家做的很好,每一件商品的設計都是那么漂亮,精巧而不奢華,精美而不失實用。總之,宜家是那么那么的吸引我,每參觀體驗一件商品,都很自然的聯想到我擁有和使用的情景,放佛就是我的生活中的某個參與者,那么了解我的需求。我甚至期望著自己將來的家就是宜家中展示的那樣:不是很大,不是那么富麗堂皇,但是夠溫馨,夠家人自由快樂的享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經不住“誘惑”的為了買了套兒童玩具作為外甥的周歲禮物,順便辦了張會員卡,并且我很確定,這張會員卡我以后用到的次數一定頻繁,(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品牌忠誠的人絕對不僅僅只有我一個)。
就這樣,我——愛上了宜家,愛上了未來的家! http://www.shddsc.com/
【宜家消費者行為研究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宜家調研報告04-14
宜室宜家的成語解釋04-05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已廢止)02-15
生物的調查報告04-30
近視的調查報告04-26
姓氏的調查報告03-04
研究生的求職故事10-25
員工激勵機制的研究03-04
開題報告采用的研究方法03-08
法學研究的論文格式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