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調查報告小學作文三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調查報告小學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1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一)背景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反映。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教學第一線的實踐活動中發現,目前,許多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已相當重視,特別是在作文評價方面,學校和教師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指導學生參加作文競賽,有些教師只知道學生寫得不好,就是沒辦法指導其修改好。在集體閱卷或作文評比中,作文評判的誤差較大,有時,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師打的分相差很大。除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原因外,關鍵還在于有的老師對作文的好差標準把握不準。這就影響了學生的作文成績和作文積極性。
在語文教研活動中,閱讀教學的研究比較多,而作文教學的研究比較少。在作文教學的研討活動中,涉及到作文評價的研討活動就更少。這就影響到不少教師不知道應該怎樣評價學生的作文,甚至導致評價質量的普遍低下。
(二)目的
新課程標準下的作文教學重視鼓勵自由表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了了解當前小學作文評價情況,發揚成績,針對存在問題,采取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作文評價的質量,有效發揮作文評價的作用,從而達到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學生習乍水平的目的,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筆者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
二、調查時間、內容、對象與方法
1、調查時間:20xx年10月
2、調查內容
學生:⑴對作文評價的認識;
⑵理解評語的程度;
⑶對作文評價的態度。
教師:⑴對寫作評價的認識;
⑵作文評價的要求;
⑶對學生作文評價能力的估計;
⑷對現行作文評價的看法。
3、調查對象
小學六年級450名學生和學校35名語文教師。
4、調查方法
⑴檢閱評語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筆者翻閱了華陽中心校六年級學生的大部分作文共計400余本。
⑵問卷調查
筆者設計了兩份有關作文評價的調查表,其中調查學生的一份,收回有效問卷356份。調查教師的一份,收回有效問卷35份。為確保信度,問卷采用集中填寫、當場收繳的辦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并在問卷上注明本次調查僅為作文教研提供資料,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教師和同學產生任何影響,請如實填寫。
三、調查情況分析
1、從檢閱評語獲得的信息來看,大部分教師作文評價的態度比較認真,評價質量也很好,但還存在一些作文評價不恰當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優劣不分。
有不少評價視優點不見,甚至把優點當作缺點給予否定,而把明顯的缺點則作為優點加以贊賞。有些作文內容真實,充滿兒童生活情趣,教師的評價則是:“中心不突出,意義不大。”這種錯位評語,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作文鑒別能力的提高。
⑵不切實際。
有些評語亂說一氣,把根本不存在的優點或缺點說成存在,或者把這個優點說成是那個優點。比如,明明是材料新穎,評語卻說是描寫具體;明明是語言不通順,評語卻說是句子不生動;明明是詳略處理不當,評語卻說是平鋪直敘。這種評語簡直讓學生無所適從。
⑶空泛籠統。
如:“以后要盡量寫得生動些”;“文章寫得不錯,只是有些地方太簡單了”;“開頭較差,寫作文要動一動腦筋”等等。這種評語,學生讀后思想模糊,既無法理解,更難以操作,實際上等于沒寫。
⑷千篇一律。
如:在翻閱該校某個班的作文時,發現有位教師為《暑假中的一件事》寫的評語,47篇作文竟有32篇的評語是“基本上能按要求寫”。另一個班的老師為《快樂的勞動》寫的評語,53篇作文竟有41篇是“經過寫得較具體”。
⑸用語艱澀。
如:“文章能按要求寫,但主題不夠突出”。此中的“主題”一詞恐怕小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又如:“開頭不夠引人入勝”。這“引入入勝”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再如:“句子形象,只是有些句子還沒能脫去平時說話的語言”。這是什么意思,連教師自己說不清楚,叫學生怎么理解!
⑹呆板生硬。’
教師常常要求學生作文的語言生動活潑,可自己寫的評語卻呆板生硬,好像判決詞一樣。如“文章層次清楚,中心突出”;“文章詳略得當”;“語言太羅嗦,簡直是流水帳”等。
⑹一味否定。
對學生的習作,只要是他們盡心寫的,應盡可能發現其優點,給予熱情鼓勵;即使是比較差的,也不要用訓斥的語言給以否定或批評。如:“語言平鋪直敘,內容空洞無物,沒有說服力》;“語言太差,根本讀不通,你是怎么寫的”;“你從來就沒有寫好過一篇作文,你給我好好找找原因”。這種缺乏師生情味的評語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生的作文積極性。
⑻述而不評。
如:“你以稻田的景色和稻田的作用來寫稻子”,“這篇文章結構是按東西南北的方向來寫的”,“你的文章用了很多形容詞”。學生這樣寫到底好不好呢?教師沒有表明態度,只述不評,學生依然蒙在鼓里。
2、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知道:
⑴學生興趣不濃。
從表一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感到作文是負擔,興趣不濃,對作文感興趣的只有37.6%,雖然每次老師都給自己的作文作出評價,但多數學生只看一看自己所得的等第,只有34%的人能認真閱讀教師寫的評語,而能寫出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評語的只有25%,讀評語后能自覺修改的就更少了,只有17.7%。認為教師評價對自己習作幫助很大,對現行評女方式滿意的也都只有5%。由此可見,學生對作文的評價缺乏正確的認識,現行的作文評價方式也有待改進。
⑵教師重視程度不高。
從表二中可以看出,教師認為恰當的評價對學生幫助很大的只有34.3%,對有代表性的作文能面批的只有6人,占總人數的17.1%,對作文能進行針對性評價的教師只有31.4%,既寫眉批又寫總批的只有37.1%,在教學中,經常指導學生自評、互評的也只有37.1%,而有77.1%的教師抱著應付學校檢查的態度。由此可見,教師對作文評價的意義也缺乏正確的認識。
四、原因及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學校已比較重視作文評價,但作文評價的質量卻不高,究其原因,既有主觀方面的,也有客觀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部分師生對作文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調查中我們發現,好多有些教師對作文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目的性不太明確。為了應付領導的檢查,在學生和家長面前也好有個交代,隨便寫幾句,表明自己已經看過了。有的教師沒有把作文評價當作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因而做起來就輕描淡寫,隨心所欲。有的教師片面認為,提高作文水平關鍵在于學生反復練習,教師的評價并不重要,因而也就不那么認真對待了,更沒有指導學生去認真閱讀作文評價,學生也就認識不到作文評價的重要性。
2、教師評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盡管被調查的教師都具有合格的學歷,但從實際情況看能對學生作文作出恰當評價的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自身鑒別力不高,缺乏對學生作文的鑒別能力,有的教師對某些作文根本看不出其優劣;有的教師只能大體上感覺到這篇作文是好的或不好的;有的教師雖然知道其優劣,但提不出具體修改意見。
3、評價形式單一。
現行的作文評價僅局限于教師評價,一篇作文的好壞判斷權完全掌握在教師手上,教師只管用單調的筆寫著千第一律的“判決詞”,用生硬的語氣對學生習作進行無情否定、批評、指責,不知道學生期待的是肯定、贊揚和欣賞,不知道學生最需要的是有個性、有感情的生動幽默的指導或引導。學生沒有參與到評價中去,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能充分調動起來,創新能力更不能得到有效培養。
4、教師任務繁重,評價缺乏針對性。
語文教師每周一般都有十幾節課,且大部分還兼當班主任,班級人數也多達六十人。一般每周有一次作文,還有小作文或周記。因而作文的批改任務普遍繁重。為了趕時間完成任務,有的教師就一目十行,隨意下斷語或者寫上統一的評語。因而作文評價千第一律,缺乏針對性。
5、有關作文評價的教研活動開展較少、研究不深。
各學校有關語文的教研活動很多,而有關作文教學的研討活動很少,關于作文評價的研討活動就更少了。即使有也只是形式而已,研究不深。因而新教師不知道如何正確、恰當地評價一篇作文,就在“黑箱”中胡亂摸索;老教師還是老思想、老套路。檢查時檢查者關心的往往是錯別字有沒有改出來,至于評價好不好,通常不會考慮。
如何提高作文評價水平,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呢?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學習“新課標”,進一步加深對作文評價重要性的認識。
作文評價是作文教學中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起著很大作用。開學初,要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方面的要求,使教師、學生深刻理解作文評價的重要性。
2、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加強新,老教師有關方面的學習,以提高教師評價作文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教師的評價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3、改進作文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現行的作文評價往往是教師的獨角戲,是單項的活動,我們要改變這種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也來參與作文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積極開展作文評價研討活動,深化評價教學改革。
現行的作文評價顯然已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們教研組要積極開展有關作文評價的研討活動,對如何提高作文評價質量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從而深化評價教學改革。
5、提倡以鼓勵為主的評價風格。
對學生的習作要盡可能發現其閃光點,給予熱情鼓勵,進行人文化的評價。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今天下午,我去稽山公園散步。一條小道位于環城河邊, 就宛如一條長長的蛇。我漫步于小道上,突然發現我們的環城河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水變臟了!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二、調查方法
1、把幾年前的環城河與現在的環城河比較
2、問散步的游人,了解更多的情況。
三、調查情況
1、6年前:環城河比較清澈,隨處可見青魚在活動。
6年后:環城河水變臟,只留下少數魚在水中徘徊,樣子也無精打采。
2、環城河岸生出了浮萍,但數量不多。在正對廣場的河面上還漂浮著一條死鯽魚。
3、5個游人中有4個說不好,好評只占有20%,而壞評達80%。
4、有一個污水口在排出黑色污水,出水口漂有許多塑料瓶。
四、結論
1、環城河水變臟了的緣故主要與偷排污水有關,許多工廠未經管理部門的允許,擅自打污水管。排出的污水中含工業毒素,COD錳及 汞 (水銀),造成河道重金屬超標,引發魚類的慢性中毒。如果被污染的魚被垂釣者吃掉,后果將不堪設想。對于這點,市政府做了許多工作,我表示欣慰。
2、游人的素質問題
河中的`塑料瓶及垃圾袋不可能自己長出來,肯定是游人的所為。這就涉及到游人的素質問題了。人們的素質問題只能自己去教育和控制。對此,市政府也掛了警示牌,但效果微乎其微。我實在沒有好建議,深表遺憾。
但環城河是大家的。既然大家創造了它,它也需要大家去拯救。我相信環城河一定會再次容光煥發的!
調查報告小學作文 篇3
小學生作文不僅是兒童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運用文字表達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面對作文,小學生又有怎樣的態度與想法,如今的作文教學是否適合兒童的學習方式都是值得思考并予以解決的問題。
一、調查概況
調查時間:5月1日-5月3日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見附一)、采訪
調查對象:xx小學三、四、五年級中隨機抽取的30名小學生
調查目的:了解現在小生中高年級的作文情況,尋找影響小學生寫作的問題所在,為改進以后的作文教學提供依據。
二、調查結果
調查問卷共包含四個方面:
1. 關于習作的態度:總體上看有64%的小學生認為習作是快樂的事,認真完成;而36%的小學生認為習作是苦惱的事,消極應付。75%的學生認為寫作時有激情而17%的學生則是煩躁不想寫,其余則是感覺無所謂。有50%的小學生認為完成寫作后的感覺是愉快滿足的,38%的學生則是感覺完成任務的輕松,而剩余小部分則是沒什么感覺或者是很累。由此看來,面對習作,大部分的小學生的態度是積極的。那么究其原因,從寫作目的來看,有50%的同學認為是記錄生活表達感情,25%的同學是為了練好作文,其余25%的同學則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關于喜歡或是不喜歡作文的原因,62%的學生是由于作文題目不感興趣則不喜歡習作,剩余小部分是由于作文難,分數低,等原因而不喜歡寫作;反觀喜歡作文的原因,僅僅20%的學生是因為對作文感興趣。因此,小學生是通過了習作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想法,大體上對作文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可是由于老師的作文題目的單調死板沒能激發出兒童寫作的創造力。
2. 關于習作的課外積累:只有12.5%的學生表示從來不讀課外書,而其余大部分讀課外書的學生中25%的學生表示只是在家長要求下讀。而在讀書時有摘抄習慣的占80%,其中是在老師要求下進行摘抄的占20%。而關于積
累的詞句是否可以在習作中得以運用,50%的學生表示經常運用,30%的學生表示不會運用。由此看來,大部分學生是可以做到讀書摘抄并得以運用,不過其中也有小部分是在老師家長要求下做到的。
3. 關于作文課:有83%的學生認為作文課是輕松愉快豐富多彩的,13%的學生認為是嚴謹無樂趣,而其余4%的表示平穩單調,不討厭也沒樂趣。并且90%的學生可以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回憶習作。由此看來,小學生對于作文課的感覺大體來看算是良好。
4. 關于習作習慣:有81%的學生表示每次寫作時有充足的習作內容,然而其中有33%的學生卻不知如何下筆。由此可見,小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還是有所欠缺。那么原因是何,根據數據統計,只有17%的同學有經常寫日記的習慣,而其他同學則是偶爾有興趣或是老師要求下才寫。因此,學生文字表達能力有所欠缺可能與缺少文字鍛煉有關。
三、調查分析
通過以上數據表明,小學生對于習作總體來講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并且有讀課外書和摘抄的好習慣,上習作課也是比較喜歡并能和老師積極配合進行寫作,而寫作方面更是有充足的生活材料,樂于表達自己。所以,總體的數據分析表現的是小學生習作情況十分良好。然而,通過被采訪者(本人的弟弟,先就讀于小學四年級,參與了本次問卷調查)的質疑,又有了新的發現。由于被調查者多數為被采訪者的同班同學,所以被采訪者對于被調查者的學習習慣略有了解。所以被采訪者提出部分同學的問卷填寫情況并不屬實。例如,被采訪者提出,其中一部分學生屬于不愛完成作業,寫作時也只是隨意應付,因此不會像問卷中填寫的一樣習作時充滿激情,輕松愉悅。并且關于老師的作文命題的無聊呆板,學生也很難有充足的真實情況可寫。那么,為何小學生們在不記名情況下填寫一份不影響自己生活的問卷時要填寫一些虛假情況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學生自我心里的美化與滿足,雖然自己沒有做到,但是卻將其美化,這也是兒童心里的正常表現。其二,是教育問題,被采訪者表示在學校也總是填寫此類問卷,或關于老師教學,或關于學校情況,不過老師卻總是讓同學往好的一面填寫,因此老師的成人思想教育影響了兒童。
四、調查體會
關于此次問卷調查數據反映出了小學生對習作有積極的態度,但是教師作文命題的局限性限制了小學生寫作。所以,以后的小學習作教學中應該給兒童思維更大的自由空間,充分發揮兒童的創造力。除此之外,此次調查更是有意外發現,那便是小學生為何不自主的對回答進行美化,這不僅反映出此階段兒童對自我有了美好的追求卻在沒有實現的情況下的自我美化。更反映了部分教師成人化思想對兒童的影響,這是身為一個教師的錯誤,是用成人世界的世俗玷污了兒童純真的世界。所以,兒童教育需要發展更是教師自我需要提高,教育制度需要完善,是之一切更加具有科學性。
【【必備】調查報告小學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必備】調查報告小學作文4篇02-23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4篇04-30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三篇02-24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六篇02-26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3篇02-26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四篇02-25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九篇02-25
【必備】調查報告作文合集9篇02-25
【必備】環境調查報告作文4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