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市場調查報告4篇
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場調查報告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市場調查報告 篇1
食品包裝調查時間:XXXX年11月16日
調查地點:農大百順超市、禧福來超市
調查人員:食安122班 劉丹 124033214
一、調查目的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酸奶作為一種時尚健康的飲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它多元化的包裝設計更是受到極大的關注。本次調查將針對學生的喜好展開調查。
二、調查方法
裝材料的酸奶所占的市場比例。
三、酸奶品質概述
酸奶是以新鮮的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發酵劑),經發酵后,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制品。目前市場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攪拌型和添加各種果汁果醬等輔料的果味型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優點,而且某些方面經加工過程還揚長避短,成為更加適合于人類的營養保健品。
酸奶比純奶的營養價值高,易于消化,而且能促進鈣磷的吸收。現在酸奶的包裝有袋裝、盒裝、桶裝、杯裝的,攜帶
方便,可隨時飲用,適應了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其作為一種休閑的飲品。
四、調查分析
1、包裝材料
1、1 玻璃瓶
玻璃瓶是酸奶較常用的包裝,它有良好的阻氣性,能夠防止酸奶被氧化而變質,同時可以阻止內裝物的易揮發性成分向大氣揮發,還可重復使用,成本低。但是由于玻璃、陶瓷重量較高,運輸不方便,易碎,使用前需要清洗和殺菌消毒處理,比較難清洗,回收也不方便,并且玻璃阻光性能差,所以較適合短期包裝。
1、2 塑料包裝
1、2、1 HDPE瓶(杯)裝酸奶
這種包裝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或者注塑、拉伸而成,一般表面都是用印刷好的塑料收縮套標來裝潢的。瓶身表面光滑,可以使用紙標貼,通常用來包裝滅菌發酵酸奶。一般保質期為20天,需要冷藏處理。
1、2、2 PS(聚苯乙烯)
PS材料呈白色的片狀,采用熱成型工藝制成。PS杯剛性較好,外觀高雅,表面光潔度好,附著力強,耐低溫冷凍性能優異,能耐受-30℃的低溫,保質期一般為21天左右。 1、2、3 PET
PET瓶的優點是對其內部的乳品具有很好的遮光保護,透光率很低,延長了乳制品的保質期。這種遮光解決方案為高品質的乳制品提供了合適的選擇,使得高品質的產品受到了高品質包裝物的保護。其次,PET隔氧性能良好,加上相應的套標或印刷,特別適合推廣巴氏殺菌奶、UHT奶或風味乳飲料。第三,PET材料有著比其它塑料材料更好的防滲漏性能。從回收系統講,PET材料也是回收利用率最高的材料。在氧氣濃度較高時,由于酸奶中脂肪含量較高,乳脂肪會發生分解反應產生游離的脂肪酸,出現酸敗氣味而變質,同時蛋白質發生分解,影響酸奶的質量。所以酸奶包裝要求阻氧、阻光性好。
2、酸奶運輸中的包裝
由于去超市調查的時候售貨員已經將物品放在貨架上,,因此運輸過程中的包裝無法拍照,故從網上搜集資料。酸奶運輸應注意的問題:
春夏季要注意冷藏或避高溫,秋冬天則對溫度無妨,快收快運,能有防震隔離措施更或好以免過度震動水分與奶分層。首先是路途中容易破損,另外酸奶運輸中式不能脫離冷鏈的,脫離了冷鏈,酸奶中的乳酸菌繼續生長,造成酸奶酸度較高,口味變酸,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無法食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酸奶所用原料奶為巴氏殺菌處理,所以在運輸中有可能導致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產,導致酸奶變質,對人體有害。
酸奶運輸:冷鏈管理
生產好的酸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藏溫度,不能脫冷。工廠生產好的酸奶,進入2-6度恒溫的冷庫后,由移庫車運送至配送中心,然后再由配送中心通過配送車發往市內各賣場。無論是移庫車,還是配送車,全部是保持2-6度恒溫,保證全程冷鏈運輸。負責運輸酸奶的冷藏車,密封嚴實,能保證在斷電情況下,車廂繼續保溫5-6個小時。此外,每輛車都配備獨立的GPS模塊,能夠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冷鏈是體現乳企實力的一道高門檻,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更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市場調查報告 篇2
20xx年入秋以來,部分農產品降價滯銷現象在多地發生,農民利益受到傷害,“三農”問題再次凸顯,為此,筆者深入晉城市域內的4 縣(市)6個專業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如告下。
一、調查情況
沁水縣鄭莊鎮南大村,是一個蘋果專業村,共有324戶,9O7口人,耕地3600畝,其中新老果園140O畝,占總面積的38%,有成年蘋果樹5萬余株,平均單株產量40斤,200個經營戶可年產蘋果200多萬斤,去年蘋果每斤平均售價2.5元,戶均年收入2.5萬元。今年平均斤售價2元左右。全村要減收100多萬元。其中最大的專業經營戶郭虎保種植蘋果12畝,總產蘋果6萬余斤,平均畝產5000斤,雖比去年增產,但收入反比去年下降,至今仍有很多蘋果銷售不了。
沁水縣固縣鄉安上村,是一個蔬菜專業村,共有304戶930人,總耕地2750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1500畝,占耕地面積的55%。200多棟蔬菜大棚,生產的小瓜、茄子、青椒、西紅柿等售價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南瓜、豆角、茄子、紅白蘿卜、白菜、大蔥等大田菜售價均比去年略有下降。
陵川縣西河底鄉嶺東村,是一個玉米專業村 。全村150戶600余人,耕地1200畝,共種植玉米1000畝。平均畝產達千斤,今年總產100萬斤,去年每斤售價1.2元,今年0.8-0.9元,因此全村少收入40萬元以上。其中最大的種植戶畢五保承包100畝,共產玉米10萬斤,雖比去年增產,卻比去年減收4萬多元。
沁水縣胡底鄉李家山村,種的谷子比較多。去年共種谷子100多畝,畝產800多斤,總產近10萬斤,每斤谷子售價4元左右,小米5-6元。農民很高興,種植的積極性大增,今年共種谷子200多畝,畝產與去年一樣,總產約20萬斤,比去年增加了1倍,但每斤只賣2元多一些,價格降了近一半,結果增產不增收。有幾戶兩年都種了10畝谷子,由于價格下降太多,今年的收入基本上只有去年的一半。農民氣憤而無奈地說:“米價賣了個谷價,老百姓吃虧太大,是誰坑了農家,誰能給咱補差?”
高平市寺莊鎮南峪村,是一個黃梨專業村,全村126 戶507人,共有耕地 1000畝,共種植黃梨和酥梨樹3000余棵, 梨的總產約30萬斤,去年市場梨價每斤約2元,最差的也不下0.8元,今年市場每斤梨價1.5元,差的0.5元,平均每斤降價0.5元,全村損失10多萬元,且銷路不暢。典型戶崔國章有梨樹100多棵,產梨1萬多斤,因降價比去年少收6千多元。
澤州縣周村鎮葦町村是周村鎮第二大村,包括4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共有1178戶3027人,總耕地4800畝,農作物種植多元化,有小麥、玉米、谷子、大豆,油菜、葵花等,20xx年底人均純收入為9130元。20xx年小麥每斤收購價為1.1元, 和20xx年基本持平。玉米收購價為每斤0.7-0.8元,比20xx年價格下降0.3-0.4元。谷子每斤2 元左 右比去年下降一半。高粱每斤下降0.5元,大豆基本持平,油菜籽每斤下降 0.5 元,生豬價經常波動,最近毛重每斤為8 元左右。雞蛋基本持平。羊價毛重每斤去年售12-13元,今年一斤9 元左右。牛肉毛重每斤仍是13-15元。獺兔皮前幾年一張70-80元,今年一張最多20元也沒有人過問。在周村鎮現在種一畝玉米需投資化肥200元,種子150元,犁地60元,種地30元,機收60元,共需400-500元。玉米平均畝產1000斤,每斤售0.8元,毛收入一畝800元,除去成本400元,純收入還不如養一箱蜂高。
二、全國情況不容樂觀
農產品降價滯銷并非我市獨有,據媒體披露,在其他一些地區乃至全國也普遍發生。可以說今年是多年以來農產品價格波動最為劇烈的一年。今年3月,陜西省禮泉縣出現近百萬斤貢梨滯銷;4月浙江溫州蒼南遭遇大面積番茄滯銷;5月安徽長豐遭遇草莓滯銷,全縣損失超過1.5億元;同月,福建南安百萬斤楊梅滯銷。陜西涇陽縣的圣女果出現賣難。5月以來,被媒體公開報道的西瓜滯銷現象就出現在廣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河北、遼寧等多地。陜西周至縣竹峪鎮蘭梅塬村是遠近聞名的油桃生產基地,6月中旬,油桃成熟了,卻沒有客商來收購,果農們無奈之下將滯銷的油桃倒進村頭的河道里。還有很多桃子爛在了樹上。早熟葡萄,受前期水果價位下降的影響,產地銷售價也下降了很多。今年農產品價低賣難導致農戶收入下降,嚴重傷害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也使農民成了市場疲軟的最大受害者。
三、對農產品降價滯銷的幾點看法
今年農產品的降價滯銷,既是全國性普遍現象,又有區域性季節性特點,在有些地區不太明顯,在有些地區格外嚴重。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這種波動也屬正常。
這種現象的發生既有客觀上的原因,又有主觀上的原因,是兩種原因交互作用的結果。從客觀上看,一是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仍受氣候條件制約,比如晉城今年風調雨順,玉米谷子豐收,導致這兩種產品因供應過多而降價。又如陜西省周至縣竹峪鎮蘭梅塬村生產的油桃,就因為當地連續多天降雨,導致油桃無法采摘而爛到了地里。二是受經濟下行的影響,不少企業經營困難,職工收入減少,購買力相對下降,導致農產品經銷商對銷售市場缺乏樂觀的預期,收購積極性下降,出現壓價收購行為。三是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暴跌,導致部分農產品進口過多,沖擊了國內市場。
從主觀上看,一是政府有關部門未能及時準確發布市場需求信息,農民盲目跟風種植所致。二是農產品種植存在品種單一,質量不高,品牌不響問題,市場競爭力太低。三是農產品經銷的中間環節太多,綠色通道不暢,過路費太高,拉高了終端農產品銷售的價格,抑制了消費。
前幾年晉城圍繞煤炭產業做事的人收入和購買力很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期望值很高的農民對今年市場向下波動缺乏思想準備,因而反應強烈。
四、個人的幾點建議
第一,政府有關部門今后要多到生產和銷售現場,以及農民中間了解情況,少在辦公室聽匯報,少通過電腦了解相關信息,要通過多接地氣努力掌握市場動向,及時準確發布農產品價格信息,正確引導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努力消除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過多的現象,通過降低過路費,減免相關稅費,開辦公益性農貿市場等措施,為農民自產自銷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三,推動保險救助機制建設,引導農民多為農產品投保,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保險機制,防止“糧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現象重演。
第四,提高廣大農民的市場意識,促使農民積極主動地了解掌握市場信息,逐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市場不斷變化的形勢。
市場調查報告 篇3
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類市場及餐飲類市場的消費情況,特進行此次調查。調查由本市某大學承擔,調查時間是20xx年7月至8月,調查方式為問卷式訪問調查,本次調查選取的樣本總數是20xx戶。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后,該大學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樣品類屬情況。在有效樣本戶中,工人320戶,占總數比例18.2%;農民130戶,占總數比例7.4%;教師200戶,占總數比例11.4%;機關干部190戶,占總數比例10.8%;個體戶220戶,占總數比例12.5%;經理150戶,占總數比例8.52%;科研人員50戶,占總數比例2.84%;待業戶90戶,占總數比例5.1%;醫生20戶,占總數比例1.14%;其他260戶,占總數比例14.77%。
(二)家庭收入情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從本市總的消費水平來看,相當一部分居民還達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樣本中只有約2.3%的消費者收入在20xx元以上。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本市總的消費水平較低,商家在定價的時候要特別慎重。
二、專門調查部分
(一)酒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1、白酒比紅酒消費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顧客自己消費以外,用于送禮的較多,而紅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費;二是商家做廣告也多數是白酒廣告,紅酒的廣告很少。這直接導致白酒的市場大于紅酒的市場。 2、白酒消費多元化。
(1)從買白酒的用途來看,約52.84%的消費者用來自己消費,約27.84%的消費者用來送禮,其余的是隨機性很大的消費者。
買酒用于自己消費的消費者,其價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10元以下的約占26.7%,10~20元的占22.73%,從品牌上來說,稻花香、洋河、湯溝酒相對看好,尤其是湯溝酒,約占18.75%,這也許跟消費者的地方情結有關。從紅酒的消費情況來看,大部分價格也都集中在10~20元之間,其中,10元以下的占10.23%,價格檔次越高,購買力相對越低。從品牌上來說,以花果山、張裕、山楂酒為主。
送禮者所購買的白酒其價格大部分選擇在80~150元之間(約28.4%),約有15.34%的消費者選擇150元以上。這樣,生產廠商的定價和包裝策略就有了依據,定價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裝,才能增大銷售量。從品牌的選擇來看,約有21.59%的消費者選擇五糧液,10.795%的消費者選擇茅臺,另外對紅酒的調查顯示,約有10.2%的消費者選擇40~80元的價位,選擇80元以上的約5.11%。總之,從以上的消費情況來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基本上決定了酒類市場的規模。
(2)購買因素比較鮮明,調查資料顯示,消費者關注的因素依次為價格、品牌、質量、包裝、廣告、酒精度,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生產廠商的合理定價是十分重要的,創名牌、求質量、巧包裝、做好廣告也很重要。
(3)顧客忠誠度調查表明,經常換品牌的消費者占樣本總數的32.95%,偶爾換的占43.75%,對新品牌的酒持喜歡態度的占樣本總數的32.39%,持無所謂態度的占52.27%,明確表示不喜歡的占3.4%。可以看出,一旦某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廠商應在樹立企業形象、爭創名牌上狠下功夫,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4)動因分析。主要在于消費者自己的選擇,其次是廣告宣傳,然后是親友介紹,最后才是營業員推薦。不難發現,怎樣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對于企業來說是關鍵,怎樣做好廣告宣傳,消費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將直接影響酒類市場的規模。而對于商家來說,營業員的素質也應重視,因為其對酒類產品的銷售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
(二)飲食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一些飲食消費場所和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飲食進行,調查表明,消費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
消費者認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選擇,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費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檔的,這與本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是相適應的,現將幾個主要酒店比較如下:
1、泰福大酒店是大家最看好的,約有31.82%的消費者選擇它,其次是望海樓和明珠大酒店,都是10.23%,然后是錦花賓館。調查中我們發現,云天賓館雖然說是比較好的,但由于這個賓館的特殊性,只有舉辦大型會議時使用,或者是貴賓、政府政要才可以進入,所以調查中作為普通消費者的調查對象很少會選擇云天賓館。
2、消費者大多選擇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圍,有一定的區域性。雖然在酒店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機性,但也并非絕對如此,例如,長城酒樓、淮揚酒樓,也有一定的遠距離消費者惠顧。
3、消費者追求時尚消費,如對手抓龍蝦、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宮爆雞丁的消費比較多,特別是手抓龍蝦,在調查樣本總數中約占26.14%,以絕對優勢占領餐飲類市場。
4、近年來,海鮮與火鍋成為市民飲食市場的兩個亮點,市場潛力很大,目前的消費量也很大。調查顯示,表示喜歡海鮮的占樣本總數的60.8%,喜歡火鍋的約占51.14%,在對季節的調查中,喜歡在夏季吃火鍋的約有81.83%,在冬天的約為36.93%,火鍋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場,在夏季也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目前,本市的火鍋店和海鮮館遍布街頭,形成居民消費的一大景觀和特色。
三、結論
1、本市的居民消費水平還不算太高,屬于中等消費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當一部分居民還沒有達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類產品消費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費,并且以白酒居多,紅酒的消費比較少,用于個人消費的酒品,無論是白酒還是紅酒,其品牌以家鄉酒為主。
3、消費者在買酒時多注重酒的價格、質量、包裝和宣傳,也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持無所謂的態度。對新牌子的酒認知度較高。
4、對酒店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中檔消費水平上,火鍋和海鮮的消費潛力較大,并且已經有相當大的消費市場。
市場調查報告 篇4
“兩港一城”建設熱潮和城市化進程加快促進了我區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目前房地產業在我區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產業直接稅收占到總稅收的15%左右,相關稅收占到總稅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稅收入,則占到36%。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房地產業對稅收的支柱作用會更加明顯。
近期,中央和市陸續出臺了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對于受外部環境影響較敏感的房地產業來說,政策的調整無疑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認清我區房地產市場現狀,客觀分析政策對房地產走勢的影響,從而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推薦,對持續我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好處。
一、我區房地產市場發展現狀
今年1-6月,我區房地產業實現稅收5億元,同比增長85%;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7。3億元,其中住宅投資完成23億元;商品房施工面積489。9萬平方米,銷售10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我區房地產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1、房產投資持續較高增速
我區近年的.大開發大建設態勢和房地產市場的走熱使得房產開發商對我區房地產市場前景紛紛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區房地產開發仍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較快增長勢頭,1-6月,房地產開發平均增速為42。2%,具體走勢見圖一。其中,住宅建設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產開發全部投資的62%;商業營業用房今年開發增速也持續走高,2-6月累計增速分別為:2。6%、15。2%、84。5%、79。1%、1。9倍;辦公樓開發投資也持續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產銷售勢頭回落明顯
今年我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趨勢,2-6月的增速走勢見圖二:
從商品房預售狀況來看,回落趨勢明顯。1-6月全區預售3940套,總面積50。6萬平方米;預售套數和面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對宏觀政策的觀望心態,3月份我區商品房預售出現了一次明顯下降,4月份僅售出474套,總面積6。5萬平方米,與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繼續維持了較低的預售水平,每月預售385套,總面積5萬平方米左右。
3、房產平均價格持續走高
雖然今年年初開始,中央及市頻頻出臺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有關政策,但年后,房地產市場已進入快速上漲的新一輪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實際需求支撐以及“跟漲不跟跌”的投資心理等因素影響,我區房價也呈持續走高的態勢。
自年開始,我區房地產價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價在、、年分別同比上漲20。5%、30%和42%。目前,我區新建商品房均價已達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價已達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對我區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影響
由于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房地產市場投機成份嚴重,中央將防范房地產風險作為今年宏觀調控的重點,市也出臺了多項有關政策,加強對房地產業的調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透過以下幾方面來調控房市:
——土地供應結構調整。建設部等七部委出臺《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規定各地要根據房地產市場變化狀況,適時調整土地供應結構、供應方式及供應時光;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地方,適當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應中的比例,著重增加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供應量;嚴控高檔住房用地供應。
——房貸利率調整。3月16日,央行出臺了調整商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信貸政策,規定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或地區,可將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實行住房貸款下限管理,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水平由5。31%提高到6。12%。
——房地產財稅政策調整。國稅總局、財政部、建設部聯合發文,規定20xx年6月1日后,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征收營業稅,同時規定凡在20xx年6月1日以后購買非普通住房的,按3%全額征收契稅。
——房地產發展目標調整。20xx年市《》確立了“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宅為主”的“三個為主”樓市調控原則。
——房地產銷售登記方式調整。市加強新建樓盤網上備案工作,于2月18日推出“網上二手房”試運轉,增強房地產信息的透明度,并出重拳打擊違規炒作房產的企業。
——房地產供應結構調整。大力調整供應結構,加大配套商品房為主的中低價普通商品房供應。20xx年市計劃開工建設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各1000萬平方米。
從短期看,宏觀政策的調整將對我區的房地產投資建設帶來直接影響,從而關系到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第三產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目標的完成;同時,平抑房價政策的出臺導致市場觀望氣氛濃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二手房市場交易量將有較大程度的萎縮,我區房地產業發展將出現必須程度的“緩剎車”效應。
但從長期看,宏觀政策調整必將有效剔除我區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因素,到達抑制投機行為、規范投資行為、鼓勵居住消費的目的,有利于我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主要將起到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合理控制房地產投資開發量。透過調整房貸利率、稅收政策,減少房地產市場中的投機成分,顯露市場真實需求量,合理引導房地產投資開發量。同時,透過嚴格土地供應,有效防止過度開發的狀況發生。
——緩解房地產業供求矛盾。透過加大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的建設量,調整房地產供應結構,滿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有效緩解房地產業的供求矛盾。
——適度平穩房地產價格。思考到“兩港一城”建設效應初顯、浦東板塊效應顯現、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帶來的房產升值效應,我區房地產價格仍將繼續走高,但期房限轉、稅收調整、商品房網上登記等政策辦法將有效穩定過快上漲的房價,使其漲幅趨于穩定。
三、用心應對,持續我區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由于我區房地產市場發展基數相對較低,近期又迎來“兩港一城”開發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從長遠來看,我區房地產市場仍將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近期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將使我區正在發展中的房地產市場進入一個調整-鞏固-提高的階段,走向日趨成熟。為持續我區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當前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房地產價格監測工作
及時掌握我區房地產價格動態和走勢,建立起科學有效的房價監測和預警體系,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維護房地產市場價格秩序,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重點監測土地出讓價格,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交易價格;當前個性要重視加強對住宅類商品房價格的監測工作。加強房價的季度、年度分析預測工作,將出讓土地面積、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新建商品房的開工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面積、空置房面積及空置率,市場平均價格及變動狀況和原因等列入分析資料。一旦發現價格異常波動,及時提出預警推薦。
2、加強房地產項目的跟蹤管理工作
建立房地產項目的跟蹤聯系網絡,及時反饋項目的進展狀況,以便發現問題、協調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房地產企業根據政府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經營房地產開發項目,并按照統一招標、拍賣和掛牌的方式來取得土地使用權,同時,嚴格對房地產企業有關用地、立項、規劃、建設和銷售手續的辦理。把好房地產項目的市場準入關,嚴格審查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條件,對抽逃注冊資本金、項目資本金,無證或超范圍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
3、有計劃有步驟的規劃房地產開發
結合我區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來開發房地產,根據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來編制房地產開發計劃,合理預留開發空間,以到達透過城市規劃來引導房地產開發,帶動經濟發展的良好效果。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控,透過房地產市場的信息透明化,培育和發揮房地產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房地產企業掌握市場狀況,根據市場運行狀況合理安排開發計劃。
4、合理引導住房主體需求
中低收入職工、新增的城鎮職工、城市化推進的人群、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城鎮中的困難家庭是社會上的住房主體需求。為滿足這部分需求,市政府今年大力推進配套商品房和中低價商品房兩類住房建設,同時加大廉租房的建設力度。我區要以此為契機,用心引導商品房開發向普通住宅建設傾斜,改善住宅供應,完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質量。同時,結合我區開發建設和城市化進程實際,引導居民對住房的理性消費,推動主體需求的合理化。
【【精品】市場調查報告4篇】相關文章:
產品市場調查報告05-03
貸款市場調查報告04-29
市場調研調查報告04-28
奶茶市場調查報告03-24
大學生市場調查報告04-26
旅游服務市場調查報告01-31
凈水器市場調查報告01-15
珠寶市場調查報告13篇12-30
圖書市場現狀調查報告08-13
個人投資理財市場調查報告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