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在校大學生生活費支出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對餐飲、服務、教育、文化等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沒有自己的獨立經濟來源,卻進行著一些不相吻合的行為。同時,我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轉變:享樂主義、奢侈浪費等現象頻頻出現在大學的生活中。
二、調查目的:
1.詳細了解大學生各方面的消費情況 2.詳細了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價值觀念
三、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生)
調查地點:我校新老餐廳門口
調查時間:2014年11月1日到11月12日,每天午餐時間隨機發
放問卷調查
調查方式:紙質問卷調查
四、調查主要內容(詳細見調查問卷):
1.生活費的基本支出 2.生活費的用途 3.生活費的來源
4.怎樣看待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 5.對于自己的消費方式有明確的規劃么
6認同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
五、結論與建議
在社會轉型期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一方面要發揮高校育人優勢加大教育力度,
加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另一方面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共同關注,當前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從大學生自身出發,我們必須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消費觀,避免奢侈浪費,向父母或周圍他人學習如何有效理財,同時也可以從實踐中學習。適度地緊縮自己的財政支出,也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要加強自身的知識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有些同學沉迷網絡游戲,而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不但會加重自己的負擔,同樣也會在游戲中迷失自己,所以從自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根本改變這種問題,正確引導自己的成長之路。 (二)、和諧社會的建立
從社會角度,當代大學生與社會頻繁接觸,一些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的現象屢見不鮮,這與社會的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社會各界應當給予適當關注,并加強引導,配合家庭、學校,及時糾正學生們的錯誤消費傾向,一起努力共建和諧社會。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和無計劃主要大學校園環境所致,大學處在社會與校園之間,與社會廣泛接觸,社會生活中許多誘人的現象,吸引很多大學生都想去嘗試,這就引起了一些同學的攀比心理和享樂主義,從而導致錯誤的消費結構。學校應適當引導學生如何理財,為學生創造一個適當寬松又可以有效學習理財的環境,同時應加強教育學生,教導學生應如何合理地運用好自己的生活費,將錢用在“刀刃”上。
六、個人心得
這次問卷調查我們是調查的大學生生活費使用情況,最后的結果和我們預想的也差不多,問卷反映了很多問題,眼下看到大學學生濫花錢成風,多得驚人。這實屬一種浪費現象。首先我們學校的學生還是比較節約的,每月的生活費不算多;其次男女相差還是有的,女生除了吃飯外主要是購物,而男生則是網費、戀愛等社交方面;另外好像有一多半的同學在月底沒有對這月的消費情況作總結,大部分同學消費沒有索要發票,這些都是很不好的習慣。
我們黨的創始人之一毛澤東一向教育人們:艱苦創業,勤儉建國,勤儉為一切事業。浪費猶如諺語說的:“千里長堤,潰于蟻穴。”鋪張浪費猶如江河決口,是一發不可收拾的。一個人如果從小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惡習,他浪費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以至于道德人格,青春年華也會隨之喪失。我們知道了這些道理,就應該防患于未然,把小的缺點,過失消滅于萌芽狀態,以免鑄成大錯。
目前,我國在經濟上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有些地區的人民生活還未完全擺脫饑寒的狀態,我們有什么理由那樣大手大腳地花錢呢?
時尚所謂“高消費”是浪費奢侈的借口擋箭牌。浪費是富人的陷阱,節約是窮人的鑄幣廠。我們只有從各方面厲行節約,才能積累巨大的社會財富來發展我們的事業。所以我決定今后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費,節約用錢,做到花錢也要花到有用的地方,不浪費一分錢的價值;出去消費肯定會索要發票,做一個合格的消費者。
【在校大學生生活費支出情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在校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3-03
在校大學生每月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3-22
在校大學生兼職情況的調查報告(精選5篇)01-03
關于大學生在校兼職情況調查報告11-09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調查報告03-08
大學生生活費調查報告11-11
大學生生活費調查報告04-14
在校大學生年度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0-27
在校寄宿學生學習生活情況調查報告08-10
在校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