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與電腦硬盤相關的介紹

時間:2024-08-16 17:20:08 電腦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與電腦硬盤相關的介紹

  電腦硬盤常見問題集錦(基礎)

與電腦硬盤相關的介紹

  1、新硬盤沒有分區格式化怎么辦?

  一塊新硬盤要投入正常使用在物理上安裝好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做的重要工作便是對硬盤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硬盤分區軟件有很多,最常用的是DOS和Windows自帶的Fdisk,下面就以使用Fdisk為例簡單講解一下分區的過程:

  運行后首先確定對大硬盤的支持,然后建立基本DOS分區→建立擴展DOS分區→在擴展分區中建立邏輯DOS分區,然后還要建立邏輯驅動器。如果在建立分區前硬盤上已經有分區,需要將原分區刪除后再重新劃分分區。

  分區完成后,還應進行高級格式化,即生成BOOT區信息,初始化FAT表,標注邏輯壞道等。對硬盤進行高級格式化通常使用操作系統自帶的FORMAT(格式化磁盤)命令。若要格式化C盤,鍵入FORMATC:/S/U。FORMAT命令后加“/S”開頭項是為了使格式化后的C盤成為啟動盤,此項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格式化后的硬盤將無法用來啟動電腦。完成對硬盤的分區格式化后,重新啟動,電腦即從C盤引導DOS系統,最后屏幕顯示C:>提示符,說明硬盤的格式化已經完成。

  當然除了用FDISK和FORMAT,還可以使用DM、PQ等專用分區軟件,能一次性快速完成硬盤的分區格式化工作,此外用WINXP/2K的安裝光盤也能對硬盤進行分區格式化,且能格式化為NTFS格式分區。

  2、硬盤如果需要低格該怎么辦?

  不少朋友比較關心硬盤“低格”的問題,其實硬盤進行分區及高級格式化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很少有需要對硬盤進行“低格”的時候。所謂“低格”是指對一塊裸盤進行劃分磁道和扇區、標注地址信息、設置交叉因子、修復邏輯壞道等低層操作,“低格”需要用專門與硬盤配套的軟件,由于低格將可能損傷盤片磁介質,一般沒有必要對硬盤進行這種操作。廠家也一般都不推薦對硬盤進行低格,以免使硬盤的交錯因子等參數發生改變,影響硬盤的性能與壽命。但硬盤低格確實是對解決某些硬盤的問題有用(如惡性病毒、邏輯壞道),若實在需要進行低格,應盡量采用廠家專用的低格程序。

  最常見的低格軟件是DM,其全名為HardDiskManagementProgram,每個硬盤廠商都有自己專用的DM軟件,能對硬盤進行低級格式化、校驗等工作。DM的每一步操作都有詳細的英文提示,使用較簡單,很容易上手,這里就不詳談了。此外還有Lformat等軟件也能對硬盤進行低格。

  3、需要動態調整分區大小及格式怎么辦?

  隨著使用電腦時間的推移,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對硬盤分區的大小和格式可能會有調整的需要,如果要保存原有數據不丟失就需要使用PartitionMagic這款軟件,又稱硬盤“分區魔術師”,這是一款功能非常強大的硬盤分區軟件,該軟件的主要功能是實現無損硬盤數據的動態分區和分區調整,也可以用于實現多操作系統共存,分區格式的轉換等。

  比如要動態調整分區大小,減小單個分區或邏輯驅動器容量的方法如下:在菜單“Partitions”中選定需要減小的分區,選擇菜單“Operation”→“Resize/Move…”,彈出“Resize/MovePartiton”對話框,在“NewSize”中鍵入新值,按下“OK”結束。增大單個邏輯驅動器的操作同減小單個分區的操作類似。

  分區格式轉換的更簡單,在“Partitions”菜單內選擇欲轉換的磁盤驅動器,然后選擇菜單“Operation”→“Convert”→“Convert FAT to FAT32”。在確定后點擊“Apply”,程序以MS-DOS方式重新啟動計算機,進行轉換。

  這款軟件的使用是有一定危險性的,一旦出現操作失誤或掉電等意外,將導致數據丟失等嚴重后果。因此使用前我們一定要注意備份硬盤上的重要數據。

  4、主扳不識別大容量硬盤怎么辦?

  將老機器升級的朋友常遇到無法正常使用大容量硬盤的問題,其實要解決這一問題并不復雜,我們可以從軟、硬件兩方面來加以解決。方法之一是升級主板BIOS。一般新的主板BIOS對磁盤讀寫中斷INT13H進行了擴展,升級BIOS后即可支持大容量硬盤。此外使用特殊的分區軟件,也提供了INT13H的擴展功能,從而在不動主板的情況下支持大硬盤。

  比如借助EZ-Drive這款分區軟件就可以在老主板上使用大硬盤。EZ-Drive是西部數據IDE硬盤的分區和格式化軟件,也適用于其它品牌的IDE硬盤。該工具的用法很簡單。不過由于EZ-Drive只能在純DOS方式下運行,事先得做一張DOS/Win9x啟動盤,并將Ez.exe和Ezhelp.bin拷入該軟盤。用該軟盤引導機器進入DOS環境,運行Ez.exe。稍后屏幕將出現主菜單,包括四個子菜單:Fully Automatic Install(全自動安裝硬盤)、Advanced Options(高級選項)等,可用上下光標鍵選擇某個子菜單。屏幕底部是已檢測到的全部硬盤的型號及容量,你會驚喜的發現在這里你硬盤的容量已被全部認出了,接著選擇第一項菜單(全自動安裝硬盤)即可。

  5、安裝雙硬盤盤符交錯怎么辦?

  不少升級老機器的朋友除了遇到大容量硬盤的支持問題,也常常遇到雙硬盤的使用問題。雙硬盤的安裝使用并不復雜,主要注意應主從跳線、安裝位置等即可。但是在多分區的情況下,硬盤分區的排列順序有些古怪:主硬盤的主分區仍被計算機認為是C盤,而第二硬盤的主分區則被認為是D盤,接下來是第一硬盤的其它分區依次從E盤開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盤的其它分區接著第一硬盤的最后盤符依次排列。這樣往往會導致已安裝的軟件使用不正常。

  要使加第二硬盤后盤符不發生變化,解決的辦法有兩個:如果你只使用WINDOWS的話,比較簡單,在CMOS中將第二硬盤設為NONE即可,但在純DOS下不認第二個硬盤。第二種方法是接上雙硬盤后,給第二個硬盤重新分區,刪掉其主DOS分區,只分擴展分區。這樣盤符也不會交錯。當然若第一硬盤只有一個分區的話,也不存在盤符交錯的問題。此外,某些計算機硬盤廠商,為解決硬盤盤符交錯問題提供了一些輔助軟件,可以讓你重新設定硬盤盤符。

  6、硬盤運行效率不高怎么辦?

  硬盤運行一段時間后,隨著保存文件和安裝軟件的增多,運行效率會明顯下降,一旦出現此類問題,最有效解決方法就是進行磁盤碎片整理,為了加快Windows的程序啟動速度,應經常使用Defrag功能來整理硬盤的文件碎片。在Windows98以后還引入了英特爾公司提供的應用程序啟動加速功能,可將使用頻率較高的程序保存在硬盤上讀取速度最高的位置。

  此外安裝主板IDE驅動程序,打開硬盤的DMA模式,也能提高硬盤運行效率。

  而對于Win2000我們還可以打開硬盤的寫緩存,這個調整效果比較明顯,可以有效地增強磁盤和系統性能。用右鍵點擊桌面上“我的電腦”圖標,選擇“屬性”,接著在彈出窗口中選擇“硬件”選項卡的“設備管理器”,在其中找到你需要設置的硬盤項,然后雙擊進入其屬性設置界面,在屬性選項卡中將“Write cahce enabled”選中。按照此方法設置系統中的所有硬盤,確定后重啟系統使之生效。

  當然優化硬盤性能、提高硬盤運行效率的第三方軟件有不少,但作為普通用戶最好使用系統自帶的軟件和設置功能,以獲取最大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7、硬盤出現壞道怎么辦?

  硬盤出現壞道是硬盤最常見的“病癥”之一。硬盤壞道可分為邏輯壞道及物理壞道兩大類,邏輯壞道是由于非正常關機等軟件問題引起的,一般可以通過格式化等方法加以去除,而物理壞道則是盤體因沖擊、灰塵等原因受到了物理損壞,物理壞道通過一般方法是無法修復的。一旦發現硬盤出現壞道,若在保修期內,備份重要數據后,趕緊去換,若過了保修期,如果情況不是特別嚴重,采取適當的措施后,硬盤還能湊合用一段時間。具體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處理:

  用PartitionMagic對硬盤進行處理。基本思路是將有壞道的區域劃分在一個分區中,然后將此“壞分區”隱蔽起來。具體方法是將PartitionMagic DOS版拷在軟盤上,用WIN9X啟動盤引導系統,運行軟盤上的PQMAGIC.EXE。然后用Operations菜單下的“check”命令來掃描硬盤,標記了壞簇后,再把壞簇集中到一個(或幾個)分區中,最后通過Hide Partition菜單項把含有壞道的分區隱藏。此外也有專門的壞道處理軟件如FB、DISKMAN,可以自動完成上面的工作。

  8、硬盤數據丟失怎么辦

  硬盤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數據載體,不過硬盤又是計算機中最嬌嫰的部件,硬盤一旦“患病”,寶貴的數據可能毀于一旦,其后果不堪設想。硬盤是很脆弱的,數據丟失的情況常常出現,數據一旦丟失我們不必坐以待斃,可以試一下專門的硬盤數據恢復軟件,這類軟件很多,其中RecoverNT是代表之一,RecoverNT是一款基于Windows

95/98/NT的具有反刪除及文件修復功能的工具軟件,兼容FAT16、FAT32、NTFS等文件系統,也支持網絡,可以修復格式化了的磁盤或重新分區的硬盤中的信息,可以修復被病毒破壞的文件。

  啟動此軟件后,將自動搜索硬盤上所有能恢復的文件,單擊要修復的文件,在工具欄上單擊Save按鈕,彈出一個文件保存的對話框,將其保存即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能將文件保存在選定的磁盤上,也就是說被修復的文件與修復后的文件不能在同一磁盤或硬盤分區上。當然任何恢復方法都不是十分可靠的,要保障數據安全關鍵還是應注意備份。

  9、硬盤上的數據要備份如何操作?

  為保障硬盤上重要數據的安全,備份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使用拷貝或刻錄文件到其他存儲介質的方式備份重要文件外,我們還可以使用WINDOWS自帶的備份程序,備份一個分區上的完整數據。運行“系統工具”中的“備份”程序后,單擊“備份”選項卡中的“選項”按鈕,打開“備份作業選項”對話框。選中“常規”選項卡中的“盡可能壓縮數據以節約空間”項,再選中“類型”選項卡中的“所有選擇的文件”項,及“高級”選項卡中的“包括Windows注冊表”項,其他采用默認值即可。備份開始前,應選中“備份”選項卡“備份內容”下的驅動器符。然后單擊“備份至何處”下面右邊第二個輸入框旁邊的按鈕,在“備份至何處”對話框內選擇新硬盤上的某個驅動器,最后單擊選項卡右上角的“開始”按鈕進行備份。

  當然要備份硬盤數據我們還可以選擇Ghost這款很著名的硬盤復制備份工具,Ghost不僅有硬盤克隆功能,還附帶有硬盤分區、硬盤備份、系統安裝、網絡安裝、升級系統等功能。盡管功能眾多,Ghost的使用卻是十分簡單的,按其菜單及提示即可輕松使用。

  DIY高手 硬盤各部位常見故障匯總

  1.硬盤的供電:硬盤的供電取自主機的開關電源,四個接線柱的電壓分別為:紅色為正5V,黑色為地線,黃色為正12V,通過線性電源變換電路,變換為硬盤正常工作的各種電壓。硬盤的供電電路如果出現問題,會直接導致硬盤不能工作。故障現象往往表現為不通電、硬盤檢測不到、盤片不轉、磁頭不尋道等。供電電路常出問題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線柱、濾波電容、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電感、保險電阻等。

  2.接口:接口是硬盤與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的通路,接口電路如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硬盤檢測不到、亂碼、參數誤認等現象。接口電路常出故障的部位是接口芯片或與之匹配的晶振壞、接口插針斷或虛焊或臟污、接口排阻損壞,部分硬盤的接口塑料損壞導致廠家不予保修。

  3.緩存:用于加快硬盤數據傳輸速度,如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硬盤不被識別、亂碼、進入操作系統后異常死機等現象。

  4.BIOS:用于保存與硬盤容量、接口信息等,硬盤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與BIOS程序相關,通斷電瞬間可能會導致BIOS程序丟失或紊亂。BIOS不正常會導致硬盤誤認、不能識別等各種各樣的故障現象。

  5.磁頭芯片:貼裝在磁頭組件上,用于放大磁頭信號、磁頭邏輯分配、處理音圈電機反饋信號等,該芯片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磁頭不能正確尋道、數據不能寫入盤片、不能識別硬盤、異響等故障現象。

  6.前置信號處理器:用于加工整理磁頭芯片傳來的數據信號,該芯片如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不能正確識別硬盤的故障現象。

  7.數字信號處理器:用于處理前置信號處理器傳過來的數據信號,并對該信號解碼或接收計算機傳過來的數據信號,并對該信號進行編碼。

  8.電機驅動芯片:用于驅動硬盤主軸電機和音圈電機。現在的硬盤由于轉速太高導致該芯片發熱量太大而損壞,據不完全統計,70%左右的硬盤電路路障是由該芯片損壞引起。

  9.盤片:用于存儲硬盤數據,輕微劃傷時可通過軟件按一定的算法解碼糾錯,嚴重劃傷時,數據不可恢復。

  10.主軸電機:用于帶動盤片高速旋轉,現在的硬盤大多使用液態軸承馬達,精度極高,劇烈碰撞后可能會使間隙變大,讀取數據變得困難、異響或根本檢測不到硬盤。該故障現象需用專用設備才能讀取里面的數據。

  11.磁頭:用于讀取或寫入硬盤數據,受到劇烈碰撞時易于損壞,導致不認硬盤。硬盤受到碰撞后受損可能性更大的是磁頭。

  12.音圈電機:閉環控制電機,用于把磁頭準確定位在磁道上。該電機較少損壞。

  13.定位卡子:用于使磁頭停留在啟停區,IBM等系列的硬盤的卡子易錯位,導致磁頭不能正常尋道。在無開盤維修條件的情況下,可按一定的角度適當敲擊硬盤,使卡子回復到正確位置。

  附:硬盤電機驅動芯片打阻值測定方式

  硬盤電機驅動芯片是硬盤電路部分最易損壞的芯片,70%左右的硬盤電路故障是由該芯片損壞引起。而電機驅動芯片到底是否損壞可通過芯片周圍引腳對地打阻值來大致判斷。下列表格是常見硬盤電機驅動芯片各引腳對地反向阻值表。用于確認電機驅動芯片是否損壞。數據測試采用9205型數字萬用表,紅表筆接地,黑表筆指向被測引腳。

  對于只有兩面有引腳的芯片,從第一個引腳開始按逆時針方向的引腳用兩列數字來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

  對于四面都有引腳的芯片,從第一個引腳開始按逆時針方向的引腳用四列數字來表示,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第一面的阻值,第二列表示第二面的阻值,第三列表示第三面的阻值,第四列表示第四面的阻值。

  Windows2000中硬盤操作小技巧

  Windows2000不僅在上網、軟件使用以及資源優化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而且在硬盤管理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改進。

  1.正確分析硬盤

  電腦用的時間長了,難免會速度減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磁盤“垃圾”太多需要整理一下,步驟如下:在“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中你可以找到“磁盤整理工具”,選中一個磁盤然后單擊“分析”,一陣嘩啦啦的驅動器響聲之后,磁盤整理工具會彈出一個告訴你該磁盤是否需要整理的窗口,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2.提高硬盤速度

  現在電腦愛好者們所用的硬盤要比過去大得多,動輒10G、20G、甚至更大。就本人所知:大硬盤一般都支持DMA工作模式,如果確定你的硬盤支持DMA方式,那么你就可以用DMA方式代替傳統的PIO方式。這樣可以提高硬盤的傳輸速度并減少CPU占用率,以提高系統性能。具體可按以下步驟操作:用鼠標右鍵單擊“我的電腦”→“管理”→“設備管理器”→“IDE ATA/ATAPI控制器”→“Primary IDE Channel”→“屬性”→“高級設置”,在傳輸模式中選擇“DMA”即可。

  3.為硬盤減肥

  在你的Windows2000操作系統運行過程中,常常會產生諸如*.tmp、*.bak、*.log、*.old、*.txt的文件,這些文件其實都是可以安全刪除的。如果你不喜歡Windows2000自帶的那些墻紙,還可以把WINNT目錄下面的*.bmp文件徹底刪除掉。

  另外,在你的Windows2000操作系統WINNT emp目錄下面的文件,也可以刪除掉,那些都是在安裝應用軟件的過程中遺留下的多余文件。還有一點,就是盡可能地將硬盤中的小文件集中起來,然后用WINZIP這樣的壓縮軟件合并成一個大文件,從而達到減少磁盤空間浪費的目的。

  4.用快速壓縮減肥

  你可以通過壓縮一些對裝載速度要求不高的內容來節省磁盤空間。例如,一些不經常使用的文件或文件夾,或是你不經常使用的程序以及你不準備完全歸檔的數據等。在資源管理器中,右鍵單擊文件或文件夾并選擇“屬性”,打開文件屬性對話框,在“常規”選項卡中單擊“高級”按鈕,在打開的“高級屬性”對話框中選中“壓縮內容以便節省磁盤空間”復選框。

  5.設置硬盤的寫入緩存

  Windows2000可以為硬盤提供寫入緩存(Cache),加快硬盤的訪問速度。打開寫入緩存的設置方法是:右鍵點擊桌面上“我的電腦”圖標,選擇“屬性”,接著在彈出窗口中選擇“硬件”頁簽的“設備管理器”,選擇“查看”菜單里的“依類型排序設備”,然后展開“Disk Drivers”找到你需要設置的硬盤,然后雙擊進入其屬性設置界面,在“磁盤屬性”頁簽中將“啟用了寫入緩存”選項選中。按照此方法設置系統中的所有硬盤,確定后重啟系統使之生效。這個設置雖然簡單,但效果卻比較明顯,可以有效地增強磁盤和系統性能。

  6.修復硬盤錯誤

  利用Windows2000的錯誤檢查工具,可以查找到硬盤上的文件系統錯誤和壞扇區。方法是:打開“我的電腦”,選擇需要檢查的本地磁盤。在“文件”菜單上單擊“屬性”,然后單擊“工具”選項卡。單擊“錯誤檢查”下的“開始檢查”,并選定“磁盤檢查選項”下的“掃描并嘗試恢復壞扇區”復選框即可。

  Win2000 硬盤/內存完美優化

  前言硬盤和內存子系統的優化對于許多使用win2000的人來說,或許有點遙遠。Windows2000由于其強健的穩定性和極好的速度成為了商業應用的首選操作系統。而對于商業應用系統來說,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懂怎么去提高系統性能呢?很多時候,能完成工作已經很不錯了,誰還有多余的時間來優化一下系統?再說,通常商業應用的電腦操作者對系統和硬件的認識都不多,這一切,使得大多數的Win2000系統沒有被設置成最優化。我們這里講的是做為客戶機的Win2000系統,拋開了做為服務器系統的Windows2000不談,我們甚至要把原來已在你電腦上打開的各項無用的網絡服務都刪去,以保證最大限度地對性能進行優化。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須確認你獲得了你使用的WinNT系統的最高權限,并用該用戶等級登陸并進行下述修改,因為我們發現以系統其它用戶權限登陸的話或許會使某些設定不能生效。所以在修改前請確定你是用Administrator身份登陸是很重要的。后寫式緩存后寫式緩存,顧名思義,其實就是把應該立刻寫入磁盤上的數據先存放到系統內存中(因為內存的速度比所有的磁盤系統都要快得多,所以系統一會兒就認為數據已經存儲完了),但其實是系統在磁盤空閑的時候才一部分一部分的把剩下沒寫完的數據寫到磁盤上。因此,開啟后寫式緩存對提升系統性能非常明顯。但要注意,如果有時候你的系統在非正常關機之后,某些數據可能會丟失。這在普通用途的電腦上幾乎沒什么影響,但如果你在用某些擔任重要任務的服務器,我勸你還是打消使用這個功能的打算(但現在很多重要的服務器使用的都是SCSI硬盤,根本就不用開這個功能,所以大家也不用太擔心了)開啟后寫式緩存的方法是打開win2000的系統設置面板,然后選擇你要打開硬盤的屬性面板,對后寫式緩存打上個鉤就可以了。在開啟了這一功能以后,系統必須重啟才能使功能有效。直接內存存取DMA(Directmemory Acess直接內存存取)要比PIO工作模式高級得多,通過磁盤和內存的直接存取操作,一方面最大限度減少了CPU的介入操作,第二方面則大大提升了系統的磁盤性能。現在的磁盤系統一般都是使用UDMA規范的,市面上銷售的硬盤有使用UDMA 33/66/100接口規范的。對應的,UDMA66的硬盤就需要有支持UDMA66接口的芯片組(也可以說是主板)的支持,否則系統只能是以UDMA33來工作。最新的UDMA規范UDMA100就需要使用Intel的815e(ep)芯片組或者是VIA的686b(北橋芯片)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對于win2k系統來說,要比使用win9x操作系統好多了。因為DMA模式就是win2k默認的磁盤工作方式,而win9x還要在磁盤屬性面板那里手動打開。但不辛的是,Win2k默認的DMA模式只支持UDMA33,為了獲得支持你UDMA66,甚至是更新的UDMA100的DMA工作模式,你還必須手動調整一下。這就需要稍微操作一下win2k的注冊表你可以在開始菜單運行regedit進入到一個表,然后你需要查找一個像如下的項: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lass{4D36E96A-E325-11CE-BFC1-08002BE10318}000然后輸入一個新的鍵值叫EnableUDMA66,并把其值設置為1(0就是關閉),存盤退出后,你必須從新開機才能使用新的設定。對于使用UDMA100硬盤的朋友來說,你要走運多了,現在無論是Intel的還是VIA的,都會為自己支持UDMA100的芯片組推出UDMA驅動的補丁程序,通常這個程序是很傻瓜化的,按運行后等安裝完成了,再開一次機就是。使用了相應的UDMA模式最大的好處是能降低CPU的占用率,并且使一些新式的硬盤能夠發揮最大的數據傳輸率(簡單點說,就是速度啦)。

  1.把兩塊硬盤,在NT中格式化成一個驅動器盤符。

  用RAID技術把多個HD合成一個邏輯驅動器.管理工具->磁盤管理->磁盤分區->創建卷集,按ctr鍵,選定你要合并的硬盤.

  詳細情況,看幫助。UseDiskAdministratortocreateavolumspreadingmultipleHDDs2.硬盤有數據想轉換為格式請問可以嗎?要多少時間?用命令converc:/fs:ntfs即可或用PQMAGIC可自由轉換3.如何從新制NT4(WKS)的緊急修復盤或啟動盤?Emerencyrepairdisk:rdiskbootdisk:winnt32/ox4.

  我想全部設成NTFS,應如何安裝?

  NTFS和FAT32那一個更好一些?a.你是否已經裝好了NT?如果是,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下輸入CONVERT命令進行轉換或用PQMAGIC軟件。如果還未開始,在安裝過程中系統會提示你選擇何種文件系統。在NT中,我還是認為用NTFS較好。b.當然可以,用NT光盤做三張安裝盤,用磁盤啟動機器,按照提示逐步安裝,當提示用哪個硬盤分區安裝NT時,可設定用C:盤安裝,并將磁盤轉換成NTFS,安裝完NT后,把其余分區格式化成NTFS或轉換成NTFS。我個人認為NTFS比FAT32好一點,因為NTFS的安全性比FAT32安全,而且FAT32在NT4下不支持,要NT2000才可以支持。但在磁盤空間利用方面,FAT32可以為你節約比較多的空間。

  NTFS也有它的缺點,磁盤讀寫速度較FAT慢。5.設備驅動產生錯誤說的不清楚,估計你的nt

  有的service裝的有問題,看看“控制面板”“服務”中有哪些應該啟動但是卻沒有啟動的服務,象RAS,DHCP之類如果有,刪了他從新安裝一下試試。還有就是你的硬件安的是不是有問題,比如網卡的驅動什么的只能慢慢根據實際情況察6.NT4中能用大硬盤嗎(我的是QT八代8.4G的)?你可以用另一臺已安裝了NT的機器來分區,否則直接安裝時只能分到4G一個盤。7.NT下怎么不能找到Modem的com?你可以裝StandarModem.還不行的話,可能你的主板是水貨。ASUSTX97出過這種狀況。NT只顯示正在使用的COM,不在NT中顯示不一定是NT沒有識別,你把MODEM用線連在COM上再試試.你可以在控制面中,創建端口中,創建一個COM3用于MODEM

  恢復不是難事 硬盤丟失數據全攻略

  隨著硬盤容量的日趨倍增,長時間使用硬盤,硬盤難免有時會出錯,輕則數據丟失,重則整個硬盤報廢,造成不可預料的嚴重后果,本文就帶領大家深入淺出的了解硬盤相關知識,并對常見的幾種數據丟失情況采用特殊恢復軟件來進行數據恢復,通過文本的帶領,相信對丟失數據的恢復再也不是件難事。

  硬盤分區方式

  硬盤分區后一般形成3種形式的分區,即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非DOS分區。其中主分區又稱為主DOS分區(PrimaryDOSPartition),擴展分區又稱為擴展DOS分區(ExtendedDOSPartition)。非DOS分區(Non-DOSPartition)是一種特殊的分區形式,它是將硬盤中的一塊區域單獨劃分出來供另一個操作系統使用,如Windows

NT、Linux和Unix等。對主分區的操作系統來講,非DOS分區是一塊被劃分出去的存儲空間。只有非DOS分區內的操作系統才能管理和使用這塊存儲區域,非DOS分區之外的系統一般不能對該分區內的數據進行訪問。主分區是一個比較單純的分區,通常位于硬盤的最前面一塊區域中,構成邏輯C磁盤。在主分區中,不允許再建立其他邏輯磁盤。擴展分區的概念則比較復雜,也是造成分區和邏輯磁盤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微機操作系統僅僅為分區表保留了64個字節的存儲空間,而每個分區的參數占據16個字節,故主引導扇區中總計可以存儲4個分區的數據。由于操作系統只允許存儲4個分區的數據,如果說邏輯磁盤就是分區,則系統最多只允許4個邏輯磁盤。對于具體的應用,4個邏輯磁盤往往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為了建立更多的邏輯磁盤供操作系統使用,系統引入了擴展分區的概念。所謂擴展分區,嚴格地講它不是一個實際意義的分區,它僅僅是一個指向下一個分區的指針,這種指針結構將形成一個單向鏈表。這樣在主引導扇區中除了主分區外,僅需要存儲一個被稱為擴展分區的分區數據,通過這個擴展分區的數據可以找到下一個分區(實際上也就是下一個邏輯磁盤)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類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區。無論系統中建立多少個邏輯磁盤,在主引導扇區中通過一個擴展分區的參數就可以逐個找到每一個邏輯磁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區之后的各個分區是通過一種單向鏈表的結構來實現鏈接的,因此,若單向鏈表發生問題,將導致邏輯磁盤的丟失。

  硬盤分區結構

  為了方便操作系統在啟動過程中訪問硬盤的分區參數,分區的相關數據存儲在一個被稱為主引導扇區(MBR)的特殊存儲空間中,也就是存儲在硬盤的0磁頭0柱面

  1扇區。主引導扇區為分區數據保留了64個字節的存儲空間,每個分區的數據占用16個字節的存儲空間。硬盤分區數據由于受主引導扇區中只能存儲4個分區數據的影響,因此采用的是一種混合的分區數據保存結構,這種混合的分區數據結構由以下3個部分組成:

  1.主分區的分區數據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并且通常是分區表數據中的第一項。考慮到應用的廣泛性,主分區通常也是活動分區。

  2.根據用戶需要,可以建立一個擴展分區。擴展分區的相關數據也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擴展分區實際上是一個指針,它指向系統下一個分區,也就是下一個邏輯磁盤的位置。

  3.根據是否已經建立了擴展分區,系統允許建立2~3個非DOS分區,用于建立其他操作系統的存儲和管理區域。

  根據分區的結構,我們知道在主引導扇區的分區表中存儲上述3種類型分區形式的參數,這些參數包括分區的起始磁頭、柱面、扇區和分區結束的磁頭、柱面、扇區參數,以及分區的類型和是否為活動分區等對分區至關重要的數據。對于主分區和非DOS分區來講,這些參數就是分區實際的參數。而對于擴展分區來講,其擴展分區的起始物理地址實際上是另一個分區表數據的存儲物理地址。根據擴展分區中所建立的邏輯磁盤的數量,將相應產生相同數量的分區數據。例如,假設一個物理磁盤的擴展分區中建立了3個邏輯磁盤,則在主引導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中可以找到第一個邏輯磁盤的起始分區地址;而在第一個邏輯磁盤的起始物理地址中將存儲兩項分區數據,一項是當前邏輯磁盤的分區數據,另一項是指向下一個邏輯磁盤的起始分區地址。也就是說,每一個邏輯磁盤實際上均有一個分區引導扇區,該分區引導扇區存儲當前分區和下一個分區的引導扇區的物理地址。若分區引導扇區中僅存有當前分區的物理地址,沒有下一個分區的物理地址,則表示當前分區是最后一個邏輯磁盤。所以,我們稱這種逐項給出下一個分區地址的指針鏈表為一個分區結構的鏈表。

  包括有4個邏輯磁盤的分區數據存儲結構,由此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邏輯磁盤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分區,只不過分區的參數不是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而是存儲在各個分區的第一個扇區中。通過存儲在主引導扇區中的擴展分區參數,按單向鏈表的方式可以逐個訪問到邏輯磁盤的分區參數。

  用實際的分區數據來理解磁盤參數的存儲結構

  下面我們用一組實際的數據對上述分區結構理論進行論證,主引導扇區(0磁頭0柱面1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數據表示物理硬盤分成兩個區,其中第1個分區為主分區(分區類型標志為06H),且為活動分區。而第2個分區為擴展分區(分區類型標志為05H),下一個分區表數據的存儲地址為0磁頭F4H柱面(即244柱面)1扇區。用匯編語言程序讀入0磁頭F4H柱面1扇區的數據,發現其分區表的數據結構與主引導扇區完全相同,但沒有分區引導程序部分,除了分區表數據外,其余數據均為0。第2個分區引導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數據表示該分區從1磁頭F4H柱面1扇區開始,這是該分區的邏輯0扇區的位置,而分區標志(06H)表示對應的分區為主分區,下一個分區從0磁頭1ABH(即427)柱面(柱面參數共10位二進制,其中第9和10位由前一個字節的最高兩位提供)1扇區開始,為擴展分區。依次類推,可以通過第1個擴展分區的數據依序找到每一個分區或邏輯磁盤的數據。在0磁頭262H(即610)柱面1扇區中存儲的分區表數據表示該分區是最后一個分區。硬盤實際存儲的分區數據,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該硬盤共有兩個分區,其中主分區構成邏輯C磁盤,擴展分區構成D、E和F3個邏輯磁盤。此致,我們了解了硬盤分區及邏輯磁盤的構成原理,同時掌握了分區的數據存儲結構。通過掌握分區的數據存儲結構有助于我們了解數據恢復的意義。

  常用數據恢復軟件介紹:

  pctools9.0(DOS)

  改軟件具有初級的數據恢復功能,使用計算機時間較長時間的用戶對此軟件較為熟悉。由于只在DOS下使用改工具,目前此款軟件的應用范圍已經大大縮小,取代它的則是在操作系統下使用的數據恢復軟件。

  工具軟件PCTOOLS是由美國CentralPoint軟件公司對PC機設計的一實用工具箱。自1985年第一版問世,已經歷多次版本更新。功能從初期的方便快速的磁盤/文件操作(彌補DOS功能的不足)到如今的集磁盤維護、桌面管理、支持網絡通訊等多種強有力的功能于一體。操作極為方便、靈活,使一般用戶能做以前只有專家才能進行的一些工作,諸如編輯EXE文件、漢化軟件、恢復被刪除的數據。查看磁盤狀態:用PCTOOLS的MAP功能,可以獲知磁盤上是否有壞的扇區,磁盤上自由空間百分比、可用空間、文件分配表、已分配的文件、BOOT區、目錄、只讀、隱含等文件的分布狀況。排序(SORT):可將磁盤上的所有文件按文件名、擴展名、文件最后修改日期和文件大小進行的分布重新排列恢復已刪除文件(UNDELETE):只要被刪掉文件的存貯區域未被其他文件覆蓋,均可恢復。搬動文件(MOVE):可將文件源盤上移到目標盤上。此外,PCTOOLS還提供了磁盤初始化、硬盤磁頭復位、查找字符串和打印文件清單等其它功能。

【與電腦硬盤相關的介紹】相關文章:

電腦如何設置硬盤啟動05-04

什么原因電腦硬盤損壞02-21

關于電腦如何正確使用與維護硬盤08-23

與電腦相關的合同02-17

電腦的自我介紹11-06

電腦專業的自我介紹11-02

介紹電腦的說明文11-05

關于電腦cpu的種類介紹11-16

電腦介紹作文(精選29篇)06-13

電腦的自我介紹(15篇)1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霍山县| 无棣县| 嘉鱼县| 宝兴县| 合川市| 南汇区| 宽城| 洛浦县| 邵阳市| 林周县| 平定县| 进贤县| 晴隆县| 阿克| 长春市| 老河口市| 海淀区| 调兵山市| 肥乡县| 扎兰屯市| 佳木斯市| 竹溪县| 翁源县| 靖边县| 天祝| 攀枝花市| 汉源县| 三明市| 西昌市| 内江市| 武宣县| 叙永县| 北海市| 神农架林区| 肥东县| 泰州市| 兰西县| 襄垣县| 黑水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