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意外的四字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形容意外的四字成語,希望大家喜歡。
形容意外的四字成語1
1、行險僥幸:行險:冒險;僥幸:偶然地獲得成功或意外地免遭不幸。冒險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2、居安思危:居:處于;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3、死于非命: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4、從天而下: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5、橫災飛禍: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禍飛災”。
6、櫟陽雨金:比喻意外的恩賜。櫟陽,地名,在中國陜西省。
7、以防萬一:萬一:意外變化。用以防備難以預料的事情。
8、橫發逆起:橫:不測,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興起。
9、儻來之物:儻來:偶然、意外得來的。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
10、一差二誤: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
11、禍從天降: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12、一驚非小:驚:驚慌,驚恐;非:不。突然發生意外的嚴重情況,感到十分吃驚。
13、被寵若驚: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14、備預不虞:不虞:預料不到。對可能發生的意外變故,事前就要有所準備。
15、非意相干: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無故冒犯。
16、不測之憂:指意外的禍患。
17、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18、冷水澆背: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亦作“冷水澆頭”。
19、居安慮危: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同“居安思危”。
20、天年不測:指意外的死亡。
21、出豕敗御:出:突然出來;御:馬車。突然沖出一頭野豬使馬車翻車。比喻受到意外事故發生使事情失敗。
22、卒極之事:卒:通“猝”,突然,出乎意外。指倉促緊急的事情。
23、處安思危:猶居安思危。處在安樂的環境中,要想到可能會出現困難及危險。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24、一差百錯: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25、計出萬全:萬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26、從天而降: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27、飛來橫禍:意外的災禍。
28、三差五錯:泛指差錯。常指意外的事故。
29、晴天霹靂:霹靂:響雷。晴天打響雷。比喻突然發生意外的,令人震驚的事件。
30、橫禍飛災: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殃飛禍”。
31、禍從天上來:禍:禍害,災難。比喻意外的.災禍突然到來。
32、邂逅不偶: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33、措手不及:措手:著手處理。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
34、銜橛之虞:指車馬傾覆的危險。亦喻意外發生的事故。同“銜橛之變”。
35、大吃一驚: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36、一高二低:①高低強弱或勝負輸贏。②指意外的變故。
37、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38、一波三折:波:指書法中的捺;折:指寫字時轉筆鋒。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現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39、一差兩誤: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40、枝節橫生:比喻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41、守望相助: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42、不期而會: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②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43、牧豎之焚:牧豎:放牧的小兒;焚:焚燒。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燒。后比喻意外的災難。
44、一長二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45、橫禍非災:猶言橫殃飛禍。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46、見怪不怪:看到怪異的現象不要大驚小怪。指遇到不常見的事物或意外情況,要沉著鎮靜。
47、平地起骨堆:比喻平空發生意外事故或禍端。
48、變生不測: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不測:意外。變故發生于突然之間。
49、銜橛之變:指車馬傾覆的危險。亦喻意外發生的事故。
50、倘來之物: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東西。同“儻來之物”。
51、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52、強而示弱:示:示形,偽裝。比喻力量強大,卻故意裝作力量很小,造成對方的錯覺,給予意外的打擊。
53、變生意外:變:變化。指意外發生變故。
54、大發橫財:橫:意外的。用非法的手段謀取大量錢財。有時也指意外地發了財。
55、橫生枝節:枝節: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了一些麻煩事。
形容意外的四字成語2
1、出乎意料
【拼音】:chū hū yì liào
【釋義】:指出人意料。
【出處】:《<共產黨人>發刊詞》:“準備對付可能的突然事變,使黨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變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損失。”
【例句】:老朋友勸他出去一下調理也好,~的是學校竟然不準。
2、出乎意外
【拼音】:chū hū yì wài
【釋義】:用于意想、預料之外。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時抓不著話岔兒。”
【例句】:校長今天參加了我們的團日活動;真是~。
3、出人意料
【拼音】:chū rén yì liào
【釋義】:出乎人們意料之外。
【出處】:《南史·袁憲傳》:“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新義,出人意表,同輩咸嗟服焉。”
【例句】:才貌卻相當,緣合未堪奇賞,~,在那錯聯鸞凰。
4、出其不意
【拼音】:chū qí bù yì
【釋義】:其:代詞,對方;不意:沒有料到。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動。
【出處】:《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例句】:今日是年晚,此老必定在家,須乘此時調兵圍住,~,方無走失
5、突如其來
【拼音】:tū rú qí lái
【釋義】: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發生。
【出處】:《易·離》:“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例句】:其在前曰:真為素昧平生,~,難怪妾之得罪。
6、始料不及
【拼音】:shǐ liào bù jí
【解釋】:1.事情發展的結果,不是當初所預料的。
【例句】:“這樣幾下抖動便去掉了舍腰蜂剛剛初具規模的窠巢,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么短暫的時間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經有一個橡樹果子那樣大了,真讓人始料不及。它們可真是一些讓人驚奇的小動物。”充分表現舍腰蜂的能力。
7、不期而然
【拼音】:bù qī ér rán
【釋義】: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出處】:宋·鄭樵《與景韋兄投宇文樞密書》:“蓋磁石取鐵,以氣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
【例句】:名山大川之間,赤縣神州之外,無遠勿屆,不期而然。
形容意外的四字成語3
[禍從天降]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冷水澆頭]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同“冷水澆背”。
[冷水澆背]冷水從背上澆下來。比喻因突然遭受意外的打擊或刺激,思想為之一震或希望為之幻滅。亦作“冷水澆頭”。
[枝節橫生]比喻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岔子。
[不期而遇]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一高二低]①高低強弱或勝負輸贏。②指意外的變故。
[不測之憂]指意外的禍患。
[天年不測]指意外的死亡。
[一差二誤]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
[一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一長二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
[橫殃飛禍]橫: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橫禍非災]猶言橫殃飛禍。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
[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一差二悮]指意外的差錯和失誤。同“一差二誤”。
[橫災飛禍]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禍飛災”。
[橫禍飛災]指意外的、平白無故的災禍。同“橫殃飛禍”。
[倘來之物]指意外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東西。同“儻來之物”。
[一長半短]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同“一長二短”。
[措手不及]措手:著手處理。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
[被寵若驚]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三差五錯]泛指差錯。常指意外的事故。
[居安思危]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里,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居安慮危]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同“居安思危”。
[大吃一驚]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橫生枝節]枝節: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意外地發生了一些麻煩事。
[飛災橫禍]意外的災禍。
[飛來橫禍]意外的災禍。
[飛殃走禍]意外的災禍。同“飛來橫禍”。
[以防萬一]萬一:意外變化。用以防備難以預料的事情。
[一差二錯]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一差兩訛]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同“一差二錯”。
[邂逅不偶]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不期而會]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②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儻來之物]儻來:偶然、意外得來的。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
[死于非命]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非意相干]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無故冒犯。
[變生不測]變: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不測:意外。變故發生于突然之間。
[守望相助]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這樣,而竟然這樣。表示出乎意外。
【形容意外的四字成語】相關文章:
形容意外的成語02-15
形容意外驚喜的成語02-17
形容精彩的四字成語02-15
形容橋的四字成語02-15
形容愛國的四字成語01-09
形容心情的四字成語08-29
形容長城的四字成語01-08
形容風雨的四字成語01-08
形容繁華的四字成語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