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成語
成語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字成語,歡迎大家閱覽。
皇皇不可終日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海水不可斗量 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據某人的現狀就低估他的未來。
河水不犯井水 比喻互不干犯。
化腐朽為神奇 神奇:神妙奇特的東西。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變無用為有用。
吉人自有天相 相:幫助,保佑。謂天佑善人。同“吉人天相”。
疾雷不及塞耳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霆不暇掩目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家丑不可外談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同“家丑不可外揚”。
江水不犯河水 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沒有關系。
捷雷不及掩耳 猶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備。
救寒莫如重裘 比喻處事須敦本務實。
看人下菜碟兒 比喻待人因人而異。
可望而不可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驢頭不對馬嘴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同“驢唇不對馬嘴”。
無所不盡其極 猶言竭盡其所有。
牛頭不對馬面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
千聞不如一見 指聽得再多還不如親見更為可靠。
此一時彼一時 指時間不同,情況亦異,不能相提并論。
大開方便之門 給予極大的方便。
二者不可得兼 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發昏章第十一 昏頭昏腦的風趣話。仿《孝經》“某某章第幾”的說法。
耳聞不如面見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比喻實際經驗的重要。
翻手云覆手雨 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
風牛馬不相及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風馬牛不相及”。
高不成低不就 高者無力得到,低者又不屑遷就。形容求職或婚姻上的兩難處境。
高不湊低不就 猶言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輳低不就 猶言高不成低不就。
敢怨而不敢言 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狗豬不食其余 食:吃。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鄙齷齪。
掛羊頭賣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
過五關斬六將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入寶山而空回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一無所得。
三句不離本行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三折肱為良醫 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神不知鬼不覺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神不知鬼不曉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同“神不知鬼不覺”。
生米做成熟飯 比喻事情已經做成了,不能再改變。
士可殺不可辱 指士子寧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士為知己者死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是非自有公論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會作出恰當的評判。
損有余補不足 減少多余的,補充欠缺的。
天機不可泄漏 舊時迷信認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卻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機密的事,不到時候不能預先透露。
天時地利人和 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
天無絕人之路 天下不會斷絕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雖一時處于絕境,但終歸可以找到出路。
天有不測風云 比喻災禍是無法預料的。
聽見風就是雨 剛聽到一點兒風聲,就當要下雨了。形容聽到一點風聲就竭力附和渲染。
危急存亡之秋 危險至極的緊急關頭。
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為了微薄的俸祿而彎腰行禮。比喻沒有骨氣。
未可同日而語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喜怒不形于色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一代不如一代 代:父子相繼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
一山不藏二虎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一十八般兵器 泛指各種兵器。
一十八般武藝 泛指各種武術技藝。
一十八層地獄 佛教指極惡眾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湯、寒冰等十八種。比喻災難極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級。
以天下為己任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有過之無不及 過:超過;及:趕上。相比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矮子里拔將軍 從現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選擇最佳者
【六字成語】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9-16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12-02
苦盡甜來成語解釋12-01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12-01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12-01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12-01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12-01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12-01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12-01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