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思念的成語
不禁多了些傷感,因為想念家中的長輩!下面那些成語能夠代表我的心情呢?
春樹暮云 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睹物思人 睹:看;思:思念。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出處:唐·裴铏《傳奇·顏睿》:“貴妃贈辟(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翻腸攪肚 形容內心極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出處:楊朔《雪花飄飄》:“不過也怪,自從部隊逼近下花園,百歲忽然翻腸攪肚的想念起爹爹來了。”
分心掛腹 形容十分掛念。
出處:《宋書·王僧達傳》:“山川險阻,吉兇路塞……分心掛腹,實亦私苦。”
風木之思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
出處:明·張居正《承天大志紀贊·陵寢紀》:“臣謹以山川形勝、陵宮規制,各為一圖,用備九重瞻覽,少慰風木之思。”
風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明·楊柔勝《玉環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閑。”
蜂迷蝶猜 比喻男子對女子的思慕。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丞相教女》:“絳羅深護奇葩小,不許蜂迷蝶猜。”
鳳愁鸞怨 比喻夫妻間因思念而生的愁怨。
出處:明·王玉峰《夢香記·餞別》:“無奈分離一旦,你功名儻萬全,也思恩愛有三年。苦只為鶚薦鵬騫,博得鳳愁鸞怨。”
甘心首疾 甘心:情愿,樂意;首:頭;疾:病,引申為痛。想得頭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念的癡情。出處:《詩經·衛風·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掛肚牽腸 極言牽掛,掛念。
出處:《白雪遺音·嶺兒調·從別后》:“從別后……心兒里掛肚牽腸,廢寢忘食。”
掛肚牽心 牽:牽掛。形容憂慮不安的心情。
歸正守丘 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出處:《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寒泉之思 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出處:《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鶴唳華亭 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紅豆相思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愛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處: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狐死首丘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回文織錦 比喻有關相思的絕妙詩文。
出處:典出《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魂馳夢想 形容思念萬分。
出處: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蒹葭伊人 蒹葭:初生的蘆葦;伊人:那個人。指一心尋求思戀而不曾會面的人。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之思 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剪燭西窗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后泛指親友聚談。
出處: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焦心勞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擔憂。
出處:宋·司馬光《進五規狀·遠謀》:“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莩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
眷眷之心 眷眷:愛戀。依戀不舍之心。
出處:《漢書·文帝紀下》:“既定漢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豈有異哉。”
刻骨銘心 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出處: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出處: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表達思念的成語】相關文章:
肉麻的表達思念的情話02-18
表達努力的經典成語02-26
表達人品質好的成語02-25
一封向往日戀人表達思念的情書04-29
關于思念的散文12-27
表達失落的句子05-24
思念家鄉的名言警句12-19
戰爭的成語03-04
關羽的成語03-04
寫景的成語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