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王稱霸的成語故事
釋義
王:古代的帝王。霸: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比喻專橫跋扈,憑借勢力壓制別人。
出處
三國·魏·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
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步擴充了軍事力量。公元192年,占據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公元196年,曹操在戰亂中把漢獻帝迎接到許昌,他受封為大將軍及丞相,執掌東漢軍政大權。他以天子名義發號施令,致力于統一戰爭。他先后討伐了董卓,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豪強割據勢力,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廣大地區。
與曹操抗衡的孫權和劉備兩大敵對勢力,不斷抨擊曹操,說他想篡奪帝位,于是,曹操寫了《讓縣自明本志令》一篇公文,在這篇公文中,他述說了自己主要的'政治、軍事經歷,表明了本心,決定將所受封的四縣退還三縣,以此反擊政敵的攻擊。他表明,自己最初并無很大的志向,后來由于軍閥混戰、豪強割據、天下混亂,才不得不擔負起統一全國、結束割據勢力,稱帝稱王局面的重任,他本人并無稱帝野心,雖然有人建議他廢除漢獻帝,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文中有一處表白自己說:“如果國家沒有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自稱為帝,多少人自稱為王。”
“稱王稱霸”的成語即由此演變而來。
【稱王稱霸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曲突徙薪的成語故事11-04
兵強馬壯的成語故事10-30
聲東擊西的成語故事06-01
老驥伏櫪的成語故事10-25
乘人之危的成語故事10-18
卜晝卜夜的成語故事10-18
無翼而飛的成語故事06-04
愛莫能助的成語故事10-11
妒賢嫉能的成語故事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