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剛愎自用的成語故事
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于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
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后,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
荀林父發覺后,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
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
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余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
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定可以勝利。楚王聽了伍參的話,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師北進,迎擊晉軍,果然打敗了晉軍。
后來“剛愎自用”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先縠的“剛愎”一語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性情倔強,自以為是。
【關于剛愎自用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篳路藍縷的成語故事10-09
關于坐懷不亂的成語故事10-12
關于兵貴神速的成語故事06-02
關于安如泰山的成語故事10-09
關于當頭棒喝的成語故事10-19
關于割席絕交的成語故事06-01
關于嘔心瀝血的成語故事10-10
關于不懂裝懂的成語故事10-09
關于大逆不道的成語故事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