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成語
【成語】 遇水迭橋
【全拼】: 【 yù shuǐ dié qiáo 】
【釋義】: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成語】 遇水疊橋
【全拼】: 【 yù shuǐ dié qiáo 】
【釋義】: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出處】: 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二折:“也不用排軍校,你端的逢山開道,遇水疊橋。”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老施主見得最是,但我還有三個小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保護貧僧,方得到此。”
【例子】: 軍旅逢山開路,~,豈有泥濘不堪行之理!
【成語】 遇水架橋
【全拼】: 【 yù shuǐ jià qiáo 】
【釋義】: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出處】: 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競賽》:“他們的勁頭都鼓的當當響,真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氣兒跑步向前。”
【成語】 舌橋不下
【全拼】: 【 shé qiáo bù xià 】
【釋義】: 形容驚訝的神態。
【成語】 過河拆橋
【全拼】: 【 guò hé chāi qiáo 】
【釋義】: 自己過了河,便把橋拆掉。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三折:“你休得順水推船,偏不許我過河拆橋。”
【例子】: 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不平。(老舍《駱駝祥子》十四)
【成語】 過橋抽板
【全拼】: 【 guò qiáo chōu bǎn 】
【釋義】: 比喻目的達到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例子】: 只要你不要~,我馬上去找他們,一定有個辦法,明天來回復你。(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回)
【成語】 過橋拆橋
【全拼】: 【 guò qiáo chāi qiáo 】
【釋義】: 比喻達到目的后,就把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同“過河拆橋”。
【出處】: 《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但是現在的人總是過橋拆橋,轉過臉就不認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請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例子】: 雍正庚戌,貢士宋長城對策,有請廢科目之議。置三甲末,停其選用。此元人所謂~者耶?
【成語】 修橋補路
【全拼】: 【 xiū qiáo bǔ lù 】
【釋義】: 修建橋梁,補好道路。舊喻熱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處】: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一折:“我賈仁也會齋僧施舍,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
【成語】 誤付洪橋
【全拼】: wù fù hóng qiáo
【釋義】: 用來比喻把信件寄丟了或沒有收到對方的信件。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橋不能作致書郎。”
【橋的成語】相關文章:
有關橋的成語03-04
形容橋的成語02-25
有關橋的四字成語03-04
關于橋的對聯欣賞04-11
關于寫橋的對聯04-28
有關于中國橋的對聯03-28
橋的教學設計15篇08-05
戰爭的成語03-04
關羽的成語03-04
寫景的成語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