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車速很快的四字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為大家帶來了形容車速很快的四字成語,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倍道而進
發音:
bèi dào ér jìn
釋義: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五行并下
發音:
wǔ xíng liù xià
釋義:
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
出處:
《后漢書·應奉傳》:“奉少聰明,自為童兒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并下。”
奔逸絕塵
發音:
bēn yì jué chén
釋義:
奔逸:疾馳;絕塵:腳不沾塵土。形容走得極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眾,無人企及。
出處:
《莊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快馬加鞭
發音:
kuài mǎ jiā biān
釋義:
跑得很快的馬再加上一鞭子,使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進。
出處:
宋·陸游《村居》詩:“生僧快馬隨鞭影,寧作癡人記劍痕。”
示例:
何不快馬加鞭,徑趕至蒼山,求取伯伯。(明·徐姬《殺狗記》)
兼程前進
發音:
jiān chéng qián jìn
釋義:
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出處:
《三國志·賈逵傳》:“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長驅直入
發音:
cháng qū zhí rù
釋義: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出處:
《戰國策·燕策二》:“輕卒銳兵,長驅至國。”漢·曹操《勞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入敵圍者也。”
示例:
我根據數日來的~,滿相信著先頭部隊是已經進入了武昌。(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疾如雷電
發音:
jí rú léi diàn
釋義:
快提就像雷鳴閃電。形容形勢發展很迅速。
出處: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項羽用兵疾如雷電。”
速戰速決
發音:
sù zhàn sù jué
釋義:
用快速的戰術結束戰局。也比喻用迅速的辦法完成任務。
大步流星
發音:
dǎ bù liú xīng
釋義: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處:
示例聽到叫他名,他~地邁過去,把它牽上。(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四)
鳧趨雀躍
發音:
fú qū què yuè
釋義:
象野鴨那樣快跑,象鳥雀那樣跳躍。形容十分歡欣的樣子。
高材疾足
發音:
gāo cái jí zú
釋義:
高材:才能高;疾足:邁步快。形容人才能出眾,行事敏捷。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過隙白駒
發音:
gu xī bái jū
釋義:
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出處:
《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示例:
恁兄弟一片功名心更速,豈不聞光陰如~。(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
腳不點地
發音:
jiǎo bù diǎn dì
釋義: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腳尖都未著地。
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七:“七八個老嫗丫環,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賊戲彌陀一般,腳不點地,擁到新人面前。”
健步如飛
發音:
jiàn bù rú fēi
釋義:
健步:腳步快而有力。步伐矯健,跑得飛快。
舉步生風
發音:
jǔ bù shēng fēng
釋義: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
出處: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相見了,便覺得分外高興,說話處,脾胃多燥,行事時,舉步生風,是這二種人與他說得活著。”
疾如旋踵
發音:
jí rú xuán zhǒng
釋義:
旋踵:轉動腳跟。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形容變化很快。
出處:
唐·馮用之《機論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興一亡,疾如旋踵,為國家者可不務乎?”
【形容車速很快的四字成語】相關文章:
形容時間很快的成語09-02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的成語06-04
形容小孩的四字成語09-01
形容安靜的四字成語09-01
形容美的四字成語09-01
形容女人美麗的四字成語02-11
形容處境困難的四字成語09-01
形容事情多的四字成語09-01
形容數量多的四字成語09-01
形容冬天的四字成語及解釋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