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不徇情成語解釋
發音:fǎ bù xùn qíng
簡拼:fbxq
類型:褒義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政策等。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直深戒。”
解釋: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
示例:包龍圖是中國古代法不徇情的化身。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桓反,操令彰引兵五萬討之;臨行戒之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宜深戒。”彰到代北,身先戰陣,直殺至桑干,北方皆平;因聞操在陽平敗陣,故來助戰。操見彰至,大喜曰:“我黃須兒來,破劉備必矣!”遂勒兵復回,于斜谷界口安營。有人報玄德,言曹彰到。玄德問曰:“誰敢去戰曹彰?”劉封曰:“某愿往。”孟達又說要去。玄德曰:“汝二人同去,看誰成功。”各引兵五千來迎:“劉封在先,孟達在后,曹彰出馬與封交戰,只三合,封大敗而回。孟達引兵前進,方欲交鋒,只見曹兵大亂。原來馬超、吳蘭兩軍殺來,曹兵驚動。孟達引兵夾攻。馬超士卒,蓄銳日久,到此耀武揚威,勢不可當。
【法不徇情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4-27
詞語成語解釋11-03
成語解釋及造句11-02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12-06
大腹便便的成語解釋04-25
知難而退成語解釋04-03
不世之業成語解釋05-06
鏤脂翦楮的成語解釋07-25
心曠神怡成語解釋09-18
扯鼓奪旗的成語解釋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