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飛膽喪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魂飛膽喪
【標準發音】:hún fēi dǎn sàng
【繁體寫法】:魂飛膽喪
【魂飛膽喪是什么意思】:同“魂飛魄散”。
【魂飛膽喪成語接龍】:倩女離魂 → 魂飛膽喪 → 喪倫敗行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害怕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喪 ① sāng 喪亂、喪鐘;② sàng 喪失、喪權③ sang 哭喪著臉。
【出處說明】: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4回:“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遙望水陸路上,旌旗蔽日,船馬相連,嚇得魂消膽喪。”
【對應近義詞】:魂飛膽裂、魂飛膽戰
【魂飛膽喪的`造句示例】:
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一幕:“幾個敵人嚇的魂飛膽喪,抱頭逃跑。”
【魂飛膽喪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4-27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04-06
苦盡甜來成語解釋04-05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04-05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04-05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04-05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04-05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04-05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04-05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