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文化節活動策劃書模板
一.活動背景:
地理有它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地理文化更是傳頌著悠久與浪漫,青春的校園需要地理的純樸與成熟。我們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中摸索,從自然到人文到地理信息系統,地理需要年輕人來延續,需要大眾來關注。
一年一度的地理文化節即將在北師大的校園內展開,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
二.活動目的:
記得上一次地理文化節,雜志社社長李栓科先生的侃侃談來,他向我們講述了對地理的無比執著與熱愛。“地理是一門平民科學”,“從科學轉向傳媒,將地理傳播給公眾”,李社長的話為我們今天鐵獅子墳的年輕地理人點亮了智慧。尋求創新和自我超越,我們再一次在北師大的校園內掀起地理的浪潮舉辦“第七屆地理文化節”,普及地理知識,傳播地理文化,講述人與自然的哲學,探索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三、活動時間:XX年3月31日至4月26日
四、活動內容:
1、地理文化節開幕式暨 “北師大第二屆趣味定向運動-我與奧運同行”活動
時間:3月31日8:30-12:30
地點:教九502 、師大校園內
參與者:全校學生,各學院組隊參加
培訓時間:周四晚上(最近海報)
背景及意義 :
定向運動是指運動員借助定向地圖和指南針,按組織者規定的順序方式,自我選擇行進路線并到訪地圖上所標示的地面檢查點,以通過全程檢查點用時較短者或在規定時間找到檢查點得分較多者為勝的一種體育運動。其比賽種類更是豐富多彩,包括定向越野、接力定向、滑雪定向、夜間定向、專線定向、計分定向等。定向運動已經成為一項時尚而且風靡世界的戶外運動,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做為參加上述比賽活動的預備,目前國際上還流行著一些其他的定向運動形式,如特里拇定向、世界(或國際)定向運動節活動,也包括我們的校園定向運動。
在第六屆地理文化節里,我們舉辦的北師大首屆校園定向運動大賽把這新興的運動引進了百年師大,贏得了師生的好評和積極參與;同時,在師大校內掀起了一股定向運動的熱潮。
在本屆地理文化節里,我們將繼承上次定向運動大賽的精神,吸取經驗教訓,完善整體進程,在讓大家了解師大、了解地理知識的同時獲得運動和團隊合作帶來的樂趣。在全國人民喜迎奧運的.大背景下,我們本次定向運動大賽將添加進奧運元素,在體驗運動的同時感受到奧運與你同行!
比賽內容及流程:
賽制及參加辦法
1、采用分院系團體競賽制。
2、每個院系可報1-2個隊,每隊4人,其中隊長1人,至少1名女生,參賽同學原則上為06級本科生及研究生。
3、地遙學院統一向每隊提供的指南針及已知比例尺的北師大遙感圖片各一個(張),比賽所用直尺、鉛筆、水等自備。
4、地遙學院同學亦可組隊參加,但不計入名次。
競賽說明
1、各參賽隊按照所給地圖和對計時點位置的描述(方位角、圖上距離、周邊環境描述等),到達各個計時點,并最終到達終點,以時間短的團隊為勝。每隊在到達一個計時點后,才能得到下一個計時點的信息。
2、整個比賽中一共有10條不同的路線,每條路線長度、難度基本相同,沿途有奧運展板或圖片(需贊助)。各隊提前10分鐘進行抽簽并做好記錄,抽簽后即向各隊發放比賽用圖,抽到相同路線的隊伍間隔10分鐘時間出發。比賽開始時告知隊長首個計時點信息。
3、參賽隊到達終點時并須持有所經路線的所有計時點的紙條,否則成績作廢。比賽成績=到達時間-始發時間,比賽之前起點、終點裁判員核對時間。
4、每條路線設置5-6個檢查計時點,各隊必須依次到達各個計時點,該點的計時員在確定該隊的四名隊員均到達計時點后才能發放下一計時點的紙條。
5、每條路線中將有2個計時點設有奧運知識問答(每點一題),比賽隊伍可以選擇答題,回答正確有禮品,也可以選擇放棄不答。
6、運動員在競賽中不得借助于交通工具、輪滑等,更不得中途換人,如發現違例的隊伍,取消其成績。
活動亮點:
活動涉及路線經過的計時點連接起來,便組成了xx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會徽——“京”與“之”的重合,既突顯參賽者與奧運同行,又宣揚了奧運精神;我們還希望把每個計時點作為舉辦過奧運會的城市,各個計時員把紙條換成相應國家的小國旗,起點為雅典,終點為北京,猜賽者途經各大奧運舉辦城市,最終奔向終點,象征奧運火種傳至北京,北京奧運會也會汲取歷屆奧運會之精華,創造出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同時,我們在每條路線上會有兩道奧運知識問答,目的在于在同學中廣泛普及奧運知識,為志愿者活動做準備。
所需贊助:
為了讓定向運動貼近奧運,我們準備在路線兩旁擺放或懸掛奧運圖片或展板,讓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時刻感受到與奧運同行。但此項內容須贊助支持,(競報)在奧運宣傳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績并持有大量精彩的奧運圖片等,而且與我校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希望能與之合作,把此項活動辦好。
2、supermap杯國際gis大賽啟動儀式
時間:3月31日10:00-12:00
地點:教九502
背景及意義:
高等院校是gis產業研究發展、科技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意見導向、推廣應用的重要陣地。
supermap杯首屆國際gis高校開源大賽暨第五屆全國高校gis應用開發大賽是國內首個開源gis賽事,全球唯一的國際型gis賽事,全面覆蓋北師大、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幾乎所有開設gis專業的高校;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高校學生共同參與、同臺競技,國內、國外資深gis專家、教授組成權威評審團隊。
第四屆gis應用開發大賽已圓滿結束,首屆國際gis高校開源大賽暨supermap第五屆高校gis應用開發大賽將火熱啟動!
活動亮點:
l 現場為上屆獲獎選手頒獎,提升師生熱情,增強榮譽感
l 現場啟動的新一屆賽事將是國內首個開源gis高校賽事
l 現場啟動的新一屆賽事將是全球唯一的國際gis高校賽事
擬邀請嘉賓:
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 史培軍教授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主席 陸首群
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鄔倫教授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 陳盈暉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喻永昌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超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鐘耳順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超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宋關福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超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王康弘
具體流程:
1、領導致辭
2、播放海外學生錄像視頻
3、大賽評委代表(鄔倫教授)輔導報告
4、專題演講
5、為上屆大賽獲獎選手代表頒獎
6、獲獎選手代表現場對獲獎項目進行系統演示
7、新一屆大賽動態網站開通儀式
8、張立立博士宣讀大賽開源規則
3、 (中國國家地理)執行主編單之薔講座
參與者:全校學生
時間:4月6日晚上18:30
地點:敬文講堂
(中國國家地理)是深受同學們喜愛的精品雜志,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上邊精美的照片圖片更是被大家稱為經典之作。地理文化節期間,專門邀請(中國國家地理)相關專家為大家做精彩講座!
單之薔先生是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副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出版委員會副主任。曾任某報海外版經濟部記者,(時尚.先生)雜志副主編,1997年至今任(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執行總編。
4、中國科學院地理所 樊杰研究員講座
時間:4月26日晚20:00-22:00
地點:教九502
參與者:全校同學
講座內容:(地理學與中國協調發展)
5、地質博物館館藏展覽
時間:4月中下旬
地點:主樓四季廳
參與者:全校師生
活動內容:由地質博物館協助舉辦“世界地球日”主題展覽。
6、XX年科研項目結題報告“聽證會”及成果展示
時間:4月1-5日晚上
地點:學院一樓會議室
參與者:地遙學院學生
活動內容:結題報告會,以及觀眾交流活動。
7、談話欄目(阿夷說事之三)
時間: 4月13日周五晚6:30
地點: 教四114
參與者:地理學院師生
活動內容:邀請地遙學院深受同學們愛戴的黨委書記葛岳靜老師和副院長楊勝天老師,進行訪談、對話,自由暢談。對老師的喜愛有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自律性,師生溝通,深切感受老師們的溫暖與親切。這也不失為學風建設的一個好方法。本期阿夷說事節目將面向全校宣傳,歡迎全校同學參與。
8、地理文化節之研究生辯論賽
時間:4月下旬
地點:學院一樓會議室
參與者:地遙學院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采取一個男生宿舍搭配一個女生宿舍的形式,一共組成8支隊伍,每隊10人左右
活動流程:
1、4月1日完成比賽隊伍的分組(確定每隊組長)以及辯題的征集
2、4月8日進行分組選題抽簽,并對辯手、主席進行培訓
3、4月16日至20日進行初賽(選擇其中四天)
4、4月23日至27日進行半決賽(選擇其中兩天)
5、4月29日進行決賽
準備工作:
為確保辯論賽順利展開,4月中旬前做好辯論賽的宣傳動員,報名名單整理,辯題搜集,評委嘉賓邀請等基礎工作。
(1)充分發揮宣傳部的作用,利用海報為主要宣傳形式,在整個學院展開宣傳工作,同時制作傳發關于辯論知識的傳單。
(2)辯題搜集。辯題的搜集要緊緊圍繞學術及社會熱點問題,另外可同時搜集一些比較新穎的辯題。 辯題收集工作在四月初完成。
(3)評委嘉賓的邀請。可以邀請老師和書記等作為評委。初賽邀請一名評委進行評審,半決賽兩名評委,決賽三名評委
9、野外地理實習活動
時間:活動報名時間——XX年4月9日至11日(暫定)
人員培訓時間——XX年4月14日(暫定)
正式實習時間——XX年4月15日(暫定)
地點:待定錐臼峪
參與者:全校范圍報名參加。(50人)
活動內容:為落實學校關于加強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精神, 在全校尤其讓外系同學能夠參與到地理特色教學中來, 我們將在文化節期間舉辦一次地理野外實習活動, 由我院有著豐富野外實習經驗的專業老師帶隊, 到我們的實習基地進行考察學習, 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
活動背景及目的:地理學的基礎在于野外實地觀測與測量。地理文化節的宗旨是傳播地理知識、宏揚地理文化,為達到此目的,除在校內進行各種宣傳、講座活動外,為廣大同學提供前往野外進行實地觀測、親身體驗野外實習和地理科研過程的機會成為必要。以此,策劃本次地理文化節野外實習活動。讓非地學專業同學有機會接觸真正意義上的地理實習,了解在野外進行地學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初步掌握各種野外實習技能,提高其以野外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對地理科學和其它自然科學的興趣。
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確定具體活動時間和地點;聯系旅游景區、保險公司、運輸車輛;在本院內邀請指導老師及征募領隊同學;活動前期宣傳。
2、活動報名——在全校范圍內接受非地學專業同學報名。報名者需提供姓名、所在院系所、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繳納必要費用;主辦方向報名者提供交款收據、活動注意事項及安全協議復件供其學習準備。報名人數限制在40人以內。
3、人員培訓——主辦方對活動報名者提供必要的前期培訓,包括安全須知及其它注意事項,并對確定參與者進行分組,指派領隊;報名者憑交款收據參加培訓,確認參加后簽署安全協議,接受主辦方分組安排。
4、正式活動——7:40人員集合,清點人數(集合地點待定);8:00從學校乘車出發,車輛由組織者提供;約9:30正式開始實習活動(具體路線待定);中午在活動地點午餐,食品自備;約15:30結束活動,乘車返回學校,總結解散。
注意事項:
1、由于活動人數的限制,加之地學相關專業會有機會進行野外專業實習,本次活動地學相關院系的同學不能報名參加,包括: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環境學院,資源學院。
2、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實習開始前,每一位參加活動的同學要與地遙學院團委,學生會簽訂(野外實習安全協議)。一旦簽訂此協議,則視為正式確定參加活動,需服從主辦方安排,無特殊情況不得退出。
3、為在最大程度上推廣地理文化,以期達到最佳的活動效果,本次實習活動原則上限制每個院系的報名人數。如報名前兩日未報滿,則此規定在報名第三日自動失效。
4、本次活動主要面向本科學生,原則上不接受研究生報名。
5、本次活動在野外進行,為確保安全,將由組織者強制為每位參與者購買保險。不愿購買者,組織方有權拒絕其參加活動。
6、主辦方有義務保證活動效果,邀請有豐富地理相關知識和野外實習經驗的老師進行指導,并指派具備必要地學知識和野外實習技能的同學作為各組領隊。
7、因各種不可抗拒因素導致活動時間、地點變更或活動取消,主辦方有義務向參與者解釋相關原因、通知更改后的活動安排或退還相關費用。
8、參與者因不服從主辦方相關規定導致的一切人身財產損失,主辦方概不負責。
10、pred學社“世界地球日”特別系列活動(詳見其策劃方案)
pred學社將要承辦六項大型主題活動。其中包括:
XX年北京市環保主題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
“綠色精靈”盆栽植物義賣活動;
“地球的足跡”動植物化石標本、巖石、礦物標本展覽與知識問答;
迎“綠色奧運”、清理“牛皮癬”體驗活動;
廢品工藝展、綠色影院等。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地理文化節籌委會
XX年3月
【地理文化節活動策劃書模板】相關文章:
寢室文化節活動策劃書11-26
2022寢室文化節活動策劃書03-28
校園文化節活動策劃書03-05
大學生文化節活動策劃書05-02
社團文化節活動的策劃書范文11-29
大學生寢室文化節活動策劃書范文03-08
元旦活動策劃書模板02-02
大學活動策劃書模板12-03
活動策劃書的模板04-29
爬山活動策劃書模板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