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重陽節活動策劃
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大學重陽節活動方案
一、 活動主題
情滿九月九 愛攜夕陽紅
二、 活動背景
重陽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寫了很多有關重陽節的詩詞,例如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眾多的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一開始的重陽節更加注重的是團圓,并形成了登高、賞菊、插茱萸、飲菊酒、賦詩詞、吃蓬餌〔即重陽糕〕等習俗。在民俗觀念中,因為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并且把每年的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正所謂“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重陽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更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快樂和健康。他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
三、 活動意義
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巢”
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的他們常常會感到孤獨、寂寞。所以,我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老教授們感覺到即使沒有子女的陪伴,他們依然可以感受到很多的溫暖。
2. 老人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人類正是靠著有經驗的老人毫無保
留地將金子一樣珍貴的智慧傳給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馬識途”的道理,養成尊老敬老的習慣。
3. 現代大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的觀念和意識越來越淡薄,尤其是
一些與自身無多大關系的節日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反而是一些外國的傳統節日在中國很流行,比如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所以在這樣一個節日里舉辦這樣一個具有交流和學習的目的的活動,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除了樹立敬老愛老的意識外,更是對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一次傳承和發揚,有助于我們不忘中華民族偉大光榮傳統和文化。
四、 活動時間
2016年10月20日晚上19:00-22:00 五、 活動地點
關工委綜合活動廳 六、 主辦單位
華中農業大學愛心協會
關心下一代成長委員會(關工委)
七、 參與對象
退休老師 梨園戲劇社 演講與口才協會
南湖風文學社 民俗民藝協會 魔術協會 茶文化協會 笛簫協會
愛心協會成員及愛心家教教員 其他協會代表及有關成員
八、 活動策劃流程
1. 活動前期準備:在于關工委的負責人討論協商后,制定出初步的活動策劃。然后聯系其他協會,與他們一起商量出活動的大概內容;并明確活動分工及相關責任和義務;以及在本協會內部開會討論各項具體事宜。最后制定出一個內容豐富、溫馨、具有可行性的活動策劃書。
2. 活動中期準備:宣傳人員進行活動海報、橫幅、紀念書簽等制作和張貼,以及請柬制作和發放等。相關負責人負責跟進各個協會的活動和項目準備情況,互相協商進一步的改進不足的方面。著手購買裝飾會場的材料和小禮物、茶葉等物品。 3. 活動后期準備:在活動前一天布置好會場,確定好活動流程,確定參加人數、參演人員的情況和安排好相關人員的位置工作,為接下來的匯演做最后的確認工作。
九、 活動內容流程
1、 開場音樂及相關表演。
2、 主持人上場,簡單的開場白之后,有請相關領導發言,之后
由老教授為我們介紹重陽節的傳說、來歷和習俗。 3、 由公益社團聯合會主席朗讀重陽節活動賀詞。
4、 有請南湖風文學社為我們朗誦詩歌;由梨園戲劇社戲劇社為
我們帶來京劇表演,青衣《梨花頌》,老生唱腔《三家店》。由茶文化協會帶來的茶文化表演以及現場的菊花茶品嘗;欣賞由魔術協會帶來魔術表演;請演講與口才協會帶來抒情詩朗誦。期間穿插一些老教師的準備的節目。 5、 請民俗民藝協會表演“竹竿舞”。
6、 欣賞笛簫協會帶來的節目——葫蘆絲獨奏《軍港之夜》 7、 接下來老教授為我們演唱一首紅歌,感受他們那個年代的人
和事,以及傳遞精神風貌。
8、 愛心協會成員帶來自己準備的節目以及邀請的其他人員的.
表演等。
9、 有請愛心協會的會長為我們介紹一個有關于服務“空巢“老
人的活動,邀請更多的老教授加入我們的活動。
10、 最后,由主持人說結束語,宣布活動結束。大家合影留念,
交流感想。
十、 人員安排
1.策劃工作 :由楊元斌和朱玉婷負責活動整體策劃,包括活動方式、內容、開展流程、會場秩序等工作,以及人員安排工作。
2.宣傳工作 :由肖偉偉和徐慶負責。此工作包括活動海報、橫幅、紀念書簽等制作和張貼,以及請柬制作和購買等。另外,負責向同行宣傳活動,爭取支持,如自強社、紅杜鵑愛心社、紅十字社等公益社團的邀請、請柬投放活動,以及社聯相關人員的邀請交流等。
3.外聯工作 : 由彭展和武珍負責。主要包括相關媒體的邀請,同關工委老師的及時溝通和交流工作,以及聯系相關的協會(笛簫協會、民俗民藝協會、魔術協會、南湖風文學社、梨園戲劇社和演講與口才協會等)并負責實時打聽其節目準備情況。同時也要負責活動開展時的接待工作。
4.會場布置 :由廖巧燕、汪文龍和陳映霞負責。工作內容包括提前準備好活動所需物品、布置場地、調試設備,同時,負責現場指揮、組織、控制、服務等工作,做好活動記錄工作、包括文字、照片、影像等資料的獲取,以及臨時突發狀況的處理等。
十一、 計費預算
橫幅:20*2=40元 紀念書簽:0.5*100=50元 海報:15*4=60元 邀請函:3*20=60元
裝飾品(氣球、彩帶等):20元 民俗民藝協會演出服裝:100元
十二、 活動負責人
楊元斌: 朱玉婷: 彭展
十四、 財務負責人
廖巧燕:
華中農業大學愛心協會
2016年10月11日
【附】重陽節的起源: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后為道士)追求長生,采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大學重陽節活動策劃】相關文章:
大學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10-13
大學重陽節活動策劃書10-13
大學生重陽節活動策劃10-13
大學生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10-13
重陽節活動策劃09-28
大學生重陽節活動策劃書12-18
銀行重陽節活動策劃10-11
重陽節活動策劃布置10-11
社區 重陽節活動策劃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