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
以下是由CN人才網小編為您提供的兩篇蔬菜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蔬菜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一】
按照《肥城市201X年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為加快肥城市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工作,促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以提高蔬菜科技示范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為核心,促進蔬菜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及科技示范工作進展順利,有條不紊,本人結合肥城市蔬菜生產現狀和示范戶情況,特制定本年度技術指導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技示范戶能力為核心,以優勢農產品和優勢產業區為重點,突出主攻方向,強化薄弱環節,構建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有機結合的工作格局;以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主體培訓為關鍵,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聯動抓戶,構建以農業科技示范戶為主要對象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臺,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齊抓共管,為農戶生產經營提供技術服務的新機制,促進肥城市桃園鎮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1、選擇10戶在種植蔬菜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農戶作為示范戶,進村入戶指導最低100天,計劃對其進行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提高示范戶科技水平、科技意識。使其真正做到學科技、用科技、使科技示范戶的素質和能力顯著提高,達到傳播科技的示范帶頭作用,并且最低輻射周邊農戶200戶。
2、及時把物資補貼兌現到示范戶手中。
3、認真填寫手冊做好生產記錄,指導示范戶填好《科技示范戶手冊》,做好田間生產記錄,及時互通相關信息,并積極撰寫上報信息5篇。
4、根據營上鎮的土壤特性及氣候特征,因地制宜,選擇適應性比較強的蔬菜品種作為主推品種。加大宣傳培訓力度,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把蔬菜種植技術、信息及相關政策傳授給示范戶和農民,確保示范戶效益有所提高。
5、經常保持電話聯系,對科技示范戶提出的問題及時回復,并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三、具體措施:
1、積極落實,確保項目補助物資及時到位,并做好技術指導工作。
2、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力推進蔬菜、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等特色產品基地建設,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3、發揮自然資源優勢,搞好季節性農產品開發,把發展反季蔬菜和冬早玉米列入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來抓。
4、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搞好農產品流通。引導農戶自發組織規模化種植,招引蔬菜運銷大戶,做好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力爭全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新突破。
四、指導員的職責。
1、宣傳黨和國家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
2、加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
3、遵守崗位職責和工作紀律。
4、搞好生產調查,分戶制訂示范戶技術指導方案。
5、建好檔案,做好《技術指導員手冊》記錄。
蔬菜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二】
為全面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的'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確保項目區內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的入戶率和到位率達95%以上,農業綜合成本降低15%以上,科技進步對示范戶農產品收入比上年提高15%以上,探索符合石臺特色的全面提升基層農技推廣公共服務和能力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模式,特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
一、主推品種
高山蔬菜主推豐椒四號、湘研806、康大301、蘇椒5號、櫻桃番茄、日本小南瓜、四季豆、越夏高苣、魔芋等優良品種。
大棚蔬菜主推津優11號、津優12號黃瓜、湘研一號、早豐辣椒、佳新86、毛新802、美國大紅番茄、紫陽長茄、快圓茄、黑珊瑚茄子優良品種。
二、主推技術
1、配方施肥技術:“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應用蔬菜專用肥,每畝底施優質雞糞500公斤以上,復合肥(蔬菜專用肥)50公斤,鉀肥10-15公斤。
2、石灰調酸土壤改良技術:多年種植蔬菜后,土壤普遍酸化,要通過畝施生石灰70-100公斤,進行調酸,提高PH,中和土壤酸性,減輕辣椒青枯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
3、蔬菜育苗技術:推廣營養缽育苗新技術,配制好營養土(選用山上黑土7份、腐熟有機肥2份、谷殼灰1份、0.2%的三元復合肥充分拌勻,堆制一個月以上)。采用大棚雙膜覆蓋育苗。
4、田間管理技術:整枝打杈,分期追肥,及時清除病株病葉,根外追肥等。
5、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高山蔬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瘡痂病、疫病、炭疽病、青枯病。主要蟲害有小地虎、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病蟲害防治要做好預測預報,做到早防,采用農業防治措施和藥劑防治措施相結合,選用抗病品種,采取輪作,深溝高畦,施石灰,增施磷、鉀肥。推廣抗重茬菌劑等農業措施,藥劑防治要嚴格遵守國家關于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標準要求,選準對口的低毒、低殘留農藥,在產品安全間隔內噴藥防治,各種農藥交替使用。
6、田園清潔技術:果實采收結束后及時拔除辣椒禾稈,清除田間病果并降低收購點遺留的垃圾,集中燒毀或深埋,及時回收殘留地膜,在冬前深翻土壤,深度為15-30厘米,將表層帶菌土壤翻至深層,促使病菌死亡。
7、大棚構建技術:塑料大棚的類型結構有很多種,目前我縣推廣應用最多的有裝配式鍍鋅薄壁鋼管大棚和竹木圓柱型大棚兩種。主要用于番茄、辣椒、茄子、黃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等。
鋼架大棚有兩種規格:一種是中心高2.2米,寬跨度4.5米,長20米,面積90平方米;另一種是中心高2.5米,寬6米,長30米,面積180平方米,使用壽命15年。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采用竹架大棚,棚架以毛竹或小圓木為材料搭成,高2米,寬4-5米,一般使用3年。
選擇向陽,避風,高燥,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病害地方搭棚,薄膜要選用多功能長壽膜,使用壽命長,夜間棚溫比其他普通薄膜高1-2度,而且膜不結露,覆蓋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
8、大棚環境調控技術:
(1)溫度調控:大棚溫度調控主要通過通風換氣和加溫來進行,利用揭膜來通風換氣,是降低和控制白天棚內氣溫的最常用的方法,采用遮陽網減少大棚受光量,也能防治棚內溫度過高,冬天為減少熱量損失,提高氣溫和地溫,棚膜要盡量蓋嚴,大棚內設小棚再采用草席,無紡布等多層覆蓋措施,也可以通過加溫措施提高地溫,如用地熱線加溫。
(2)濕度的調控:大棚空氣濕度的變化規律,塑料膜封閉性強,棚內空氣和外界空氣交換受到阻礙,土壤蒸發和葉面蒸騰的水氣難以發散,因此,棚內濕度大,白天大棚通風情況下,棚內空氣相對濕度為70-80%,陰雨天可達90%以上,棚內空氣濕度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夜間常為100%。空氣濕度的調控,大棚內空氣濕度過大,不僅直接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對礦物質的吸收,而且還有利于病菌孢子的發芽和侵染。因此要進行通風換氣,促進棚內高濕空氣與外界低濕空氣相交換,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內相對濕度,采用滴灌技術,并結合地膜覆蓋栽培,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氣濕度。
三、具體工作計劃安排
11-12月份:協助遴選科技示范戶,深入農戶積極宣傳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項目的意義,制定技術指導方案。
1-2月份:與科技示范戶進行對接座談,找出該戶制約蔬菜生產發展的原因,協助示范戶正確選擇蔬菜優質良種,制定生產計劃,將物化補貼-抗重茬菌劑分發到戶,并為科技示范掛牌。
3-4月份:針對示范戶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擬定重點指導內容和工作計劃。對示范戶開展種子特性,育苗技術,土壤改良調酸,抗重茬菌劑應用,營養缽育苗,苗床消毒技術的培訓,并做好示范田塊的取土,養分檢測和配方施肥建議卡的發放工作。
5-6月份:現場指導各示范戶做好苗期管理,重點是對溫濕度的控制。三葉期后指導示范戶開展苗期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治立枯病和炭疽病,做好苗床通風,防止椒苗徒長。開展整地、施肥、土壤處理、覆膜、定植技術的培訓和現場指導。對大棚蔬菜要加強通風,追肥等管理,提高產量。有條件的可以蓋遮陽網,生產越夏速生葉菜。
7-8月份:指導高山蔬菜示范戶加強肥水管理,整枝打杈,早采門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等工作。對四季豆生產要指導好示范戶做好接茬秋萵苣和大棚的育苗工作。大棚蔬菜示范戶做好清園,灌水封棚,高溫滅菌殺蟲卵工作,對破損棚架進行加固修復。
9-10月份:做好反季節辣椒采收和示范田測產工作,盡量延長采收期,指導后期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秋冬接茬菜種植技術,免耕栽培,配方施肥等技術培訓工作,指導大棚蔬菜示范戶,做好冬季育苗技術指導,制定來年早春菜生產計劃安排。對收園的菜地,指導示范戶及時拔除辣椒禾稈清除田園病果,并降低收購點遺留的垃圾,集中燒毀或深埋,及時回收殘留地膜。
11-12月份:做好示范戶測產和年終總結工作,對一年的入戶指導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找出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措施,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好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積累經驗。
【蔬菜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08-29
水稻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08-29
玉米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08-29
2016年度技術指導員年度工作方案08-29
蔬菜嫁接育苗技術教學設計12-31
綠色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要點論文05-03
技術指導員競聘演講稿02-10
技術指導員英文求職信08-27
農業技術指導員求職簡歷參考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