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1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強化政策引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建立與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統籌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認真履行規劃指導、政策扶持、監督管理等職責,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
2.堅持因地制宜與統籌發展相結合。立足實際,科學制訂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整合各類資源,優化空間布局,統籌城鄉養老事業全面科學發展。
3.堅持突出重點與適度普惠相結合。在重點保障低收入的高齡、獨居、失能等困難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為老服務范圍,推動養老服務業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4.堅持居家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充分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著力鞏固家庭養老地位,促進代際和諧。多舉措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探索并實行具有蛟河特色的養老模式。
(三)總體目標。
到20xx年底,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8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全面推進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養老大院建設,日間照料服務基本覆蓋中心城區社區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完善城鄉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扶持發展民辦養老機構,達到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0張。到20xx年12月底全市擁有養老床位數20xx張,基本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鞏固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1.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到20xx年底,建立覆蓋中心城區、鄉鎮街區和社區(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中心城區街道和社區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80%以上的鄉鎮街區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等信息,推進信息平臺與居家養老服務實體的.有效連接,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
2.大力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引導吸收社會各種服務資源和經濟實體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有效聚合功能區域內的服務資源,重點開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養老服務,形成體現居家養老特點、需求與服務對接、各類服務資源配置相對完整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實際困難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生活和醫療服務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強特殊群體的居家養老服務。針對高齡、獨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體的特點和需求,采取低償和有償服務的方式,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護、基本生活照料、特殊護理、緊急援助等服務。同時,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探索建立特殊養老群體分級分類服務辦法,滿足其多樣性的服務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區建設。不斷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條件,實物配租應優先面向已經登記為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區住宅開發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居住、上下樓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時,結合城鎮化建設和商品住宅開發,探索建設一批規模適度、功能齊全、滿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區。
(二)推進城鄉社區養老服務。
1.推進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在每個城鎮社區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以養老服務站為載體,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務信息,整合服務資源,組織為老服務活動,對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幫助,形成全方位、多樣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
2.推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建設。結合農村社區建設,依托建制村或有條件的自然屯建設居家養老服務大院,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內外活動場所,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體活動,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結對幫扶、鄰里守望等方式,推進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提高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2
一、工作目標
1、為社區老年人提供5項以上的居家養老服務。
2、擴大志愿者隊伍,與社區70歲以上的老年人結成幫扶對子,提供無償志愿服務。
二、建設標準
1、完善工作制度。
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站工作制度,規范居家養老服務內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過制定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和監督評估辦法,規范服務行為,做到有章可循,實現依規服務。有關制度及服務內容、工作流程等盡可能上墻或印制成便民手冊,方便社區老年人知曉。
2、壯大工作隊伍。
工作隊伍包括專兼職管理人員和服務隊伍。專兼職管理人員可從社區干部或工作人員中選派,也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服務隊伍包括:
①專兼職助老服務隊伍,人員可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助老服務員組成(助老服務員應爭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崗位);
②志愿者服務隊伍(包括低齡老年人志愿者服務隊伍、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伍等);
③專業服務隊伍,由社區中具備家政、水電維修、醫療等專業特長的人員組成。
3、制定工作人員職責。
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站管理人員、專(兼)職助老服務員等工作人員職責。工作職責主要應包括服務理念、職業道德規范、工作內容或服務項目、業務技能標準、相關待遇、監督約束規定和相應的獎懲措施等。通過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定位和責任,實現規范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三、服務內容
1、聯系民政局為孤寡老人、重病老人、殘疾人安裝呼叫器。
2、安全保障服務。通過建立相應的聯系制度,充分發揮助老服務員、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通過定期打電話、走訪、探視等形式,加強對“空巢”老人等的幫扶聯系。
在社區老年人生病期間經常看望、關注,敲敲門、打打電話。同時建立相應的應急救助機制,在老年人遇到意外情況時,能得到及時、快捷、有效的救助和幫助。
3、生活照料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日間托老、購物、配餐、送餐、陪護等特殊照料的`服務和打掃衛生、做飯菜、洗衣物、家電維修、管道疏通等一般家政服務。
4、醫療保健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測血壓、量體溫等)、陪同看病、康復護理、心理衛生、臨終關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開設家庭病床等服務。
5、文化娛樂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學習和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和組織健身團隊,組織引導老年人參加學習培訓、書法繪畫、知識講座、圖書閱覽等服務;積極引導老年人參與各類文體活動。
6、精神慰藉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鄰里交流、聊天談心、心理咨詢,有苦悶矛盾時進行勸解等服務。
7、法律—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及維護老年人財產、贍養、婚姻等合法權益的服務。
8、其它方面的服務。主要是根據老年人不同年齡及不同生活狀況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其它各類服務。
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3
一、成立領導機構,制定實施方案
成立由社區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為副組長,——為成員的溫馨家園居家養老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實施方案。
二、建立信息檔案
發動社區黨員、志愿者為轄區老人生活情況進行詳細摸查,對社區內60歲以上(含60歲)的老年人建立檔案。
三、完善服務體系
(一)規范名稱。初步確定為杉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
(二)落實服務場所。依托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或社區辦公場所等服務場所,就近開展為老年人服務。
(三)配置完善服務設施、設備。
(四)建立工作隊伍。
工作隊伍包括專兼職管理人員和服務隊伍。專兼職管理人員可從社區干部或工作人員中選派,服務隊伍包括:
①專兼職助老服務隊伍,人員可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助老服務員組成(助老服務員應爭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崗位);
②志愿者服務隊伍(包括低齡老年人志愿者服務隊伍、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伍等);
③專業服務隊伍,由社區中具備家政、水電維修、醫療等專業特長的人員組成。
(五)明確工作人員職責。
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站管理人員、專(兼)職助老服務員等工作人員職責。工作職責主要應包括服務理念、職業道德規范、工作內容或服務項目、業務技能標準、相關待遇、監督約束規定和相應的獎懲措施等。通過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定位和責任,實現規范服務,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六)規范工作制度。
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站工作制度,規范居家養老服務內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過制定服務標準、服務流程和監督評估辦法,規范服務行為,做到有章可循,實現依規服務。有關制度及服務內容、工作流程等盡可能上墻或印制成便民手冊,方便社區老年人知曉。
四、規范基本服務
(一)明確服務對象。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為居住在轄區內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分別提供無償服務、低償服務、有償的服務和志愿服務。
(二)規范服務內容。
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為重點,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服務;同時,兼顧老年人的多種需求,提供文化娛樂、學習教育、聊天、心理咨詢、代購代辦等服務。
(三)明確服務方式。
結合實際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情況和經濟條件,按照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主體的不同,提供政府購買服務、社會組織服務、社區專項服務、志愿者服務、鄰里互幫互助等不同的服務方式。
五、扎實開展服務
根據服務對象、服務要求,扎實開展居家養老各項服務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4
(一)大力宣傳居家養老工作,使社區居民更了解這種“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托、養老服務所等專業機構為服務實體、以老年人生活護理、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為主要內容,社會各界與志愿者廣泛參與,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二)進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網絡,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使居家老人能獲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關愛和慰藉。
(三)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對轄區內的孤寡老人、空巢高齡老人、特困老人、殘疾老人、等服務對象,視不同情況給予更為積極和加倍的'照顧和服務。
(四)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通過社會各類服務資源,采取專業服務隊伍與志愿者服務相結合,推行定點服務與掛鉤結對服務等各種形式。
(五)突出生活照料網絡的覆蓋和完善,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購物、配餐、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各種生活上的服務。
(六)關注老人健康問題,開展社區老人健康體檢活動,積極開展老年人保健宣傳。
(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為老年人帶去精神上的享受,進一步豐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
【社區養老實施活動策劃方案】相關文章:
養老院活動策劃方案08-12
社區活動策劃方案03-28
社區元宵活動策劃方案05-16
養老院開業活動策劃方案08-13
養老院冬至活動策劃方案08-09
春天活動策劃實施方案09-29
雙十一活動策劃方案及實施10-07
投資理財活動的實施策劃方案01-06
社區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