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摘要:Arthur B. McDonald 和Takaaki Kajita因中微子振蕩研究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日本科學家Takaaki Kajita和加拿大科學家Arthur B. McDonald因中微子振蕩研究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前,湯森路透發布“2015年度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華裔科學家王中林因發明了可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納米能源系統而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日加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中微子振蕩方面所作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地時間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時45分)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公布獲獎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據該獎評審委員會介紹,梶田隆章在15年前介紹了某種中微子從宇宙到達位于日本本州島中部的神岡中微子探測器途中,其特征會出現兩種轉變。而麥克唐納同時證明了不同種類的太陽中微子在抵達地球途中會相互轉變種類。中微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沒有質量,這兩位科學家的發現證明了中微子振蕩現象,揭示出中微子無論多小都具有質量,這是粒子物理學的歷史性發現。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說:“這兩名獲獎者的研究對證明中微子改變特征作出了關鍵性貢獻,引發這種物理變化需要中微子具有質量,他們的發現改變了人類對物質內部運作的理解,并能提升對宇宙的認知。”
上述兩名獲獎者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中微子振蕩的兩位發現者獲得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地時間6日11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5年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以及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 以表彰他們發現中微子振蕩的現象從而證實了微子有質量。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稱,兩位得獎人的試驗證實了中微子在傳播到地球的過程中發生了轉換, 這種轉換的發生需要中微子有質量,揭開了中微子的謎團也為粒子物理學帶來了新的突破。
中微子是不帶電,質量及其微小的粒子,很多中微子在宇宙射線與大氣層之間作用中產生,其他中微子在太陽內部核反應中產生。烏普薩拉大學物理學教授奧莉嘉對記者說,中微子的質量及其微小,幾乎比要電子輕一百萬倍,如何測量它成為中微子的下一個挑戰。
【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相關文章:
莫言諾貝爾獲獎感言04-26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語錄01-06
2005年十大創業企業家揭曉09-25
2016中國專科院校排行榜「揭曉」08-06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傳記《加繆自述》05-24
度個人總結05-30
屠呦呦瑞典領諾貝爾獎演講全文08-08
通過員工敬業度和支持度提升組織績效08-06
度工作總結10-07
37度的愛的文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