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讀書報告
讀書報告,簡言之,就是讀完書之后的心得報告,是閱讀者系統的收集、統整、研讀與創作主題相關的各種材料,經分析、歸納、提煉等思維活動,提出個人見解和觀點的文字作品。寫讀書報告的目的在于增加新知、提升研究和表達能力。
讀書報告格式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于××××的讀書報告”、“關于××××的讀書報告”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
2.主體。這是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報告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報告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內容梗概就是主體,前言里邊就有人物形象了,寫作特色和讀后感受就是結尾了,寫作特色和讀后感
讀書報告內容
1、作者簡介、內容概要;
2、本書在表達(如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處理等方面的特別之處;
3、作者在書中傳遞的訊息;
4、書中令人深刻難忘的部分以及你個人最喜愛的部分;
5、個人對本書的評價和觀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讀者推介);
6、讀后感: (1)書中情節引起的聯想
(2)書中內容引起的疑問
(3)本書令你有何提醒、啟發及反思
7、從本書獲得的收獲;
8、引用本書或其它書籍的內容,或日常用語
9、總結
讀書報告范文
長期以來,我對政治這門學科沒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學生時期都是表面的背誦來應付考試。但是現在,我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又要再次面對《政治經濟學》這門課程,現在的心情已經不是當初的抵制。經過一段時間的認真學習,我對該書做了個人的理解。
我認為政治經濟學就是研究生產、買賣與不同時期周邊社會環境關系的一門社會科學。起源于道德哲學,主要受到18世紀發展起來的政治,社會經濟的.影響。今天,政治經濟學并不是經濟學的同義詞,甚至兩者的含義有很大不同。應用于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維吉尼亞州學院產生的公共選擇學說等等。由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迅速發展,已經超出了以往模型的范圍,人們開始愈發重視政治經濟學,并加強了對于其理論的研究。后來隨著全球經濟與政治關系的進一步加深,政治經濟學終于正式成為一門重要的社會科學,并在各相關大學開設專門學科。
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際聯系非常緊密的課程,在《經濟改革與發展論綱》一書中,前三章第一章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論基礎及變化,第二章計劃經濟體制的轉變,第三章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講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理論沿革與建立過程,國家在尊重經濟規律前提下發揮宏觀調控的意義及原則,為后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從早期的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引導,到針對我國實際毛澤東思想的轉換,再到鄧小平理論的改變。不難看出這門學科因時間空間的不同,而產生的變化效果。按書第一章所述要告訴人們為什么要強調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問題,它的重要性是因為它對生產力的作用程度的重要性。這是根本,其次才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不能顛倒。我國制定了以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互相促進的格局。這是指導我國今后優化所有制結構的重要方針。社會主義整個改革的過程離不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
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具有著必然性。因為它的轉變可以加快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實現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使社會主義經濟關系能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中國特色。所謂市場經濟,是指一切經濟活動主要由市場機制調節、資源主要由市場配置的經濟,它是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的組織,調節與運行形式。“我國經濟要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加快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繼續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因此,發展市場經濟,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經濟發展與體制的客觀要求。
作為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國有企業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在我國不論從事實出發還是從理論出發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經過建國幾十年的發展,國有企業也為了適應環境而經歷著改革的大潮,在經歷了第一階段國有企業全面建立及國有資產原始積累時代、第二階段的奠定新中國的工業基礎時代、第三階段的參與市場競爭時代,時至今日,已經到了國有企業改革的第四個階段——高速發展。在此,我想對如今的國企做一些評價。作為國企應該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企業,這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并且希望能夠通過改革實現更強的競爭力。對企業來說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希望通過國有企業的改革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F在國企必須要盡快實現轉型,不然他們就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如果他們在這方面前進步伐不夠快,就會給中國的經濟拖后腿。中國的國有企業怎么走上創新成長之路呢?我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在這個過程中,國有企業如果如果在領導層次進行合作,并且協調各方面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不得不承認,建國以來國企在國家的經濟建設中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現在出現了很多國企一支獨大,缺乏了應有的競爭力。
此處,我想舉個例子,網絡上最近關于國企電信與聯通對互聯網寬帶事業進行壟斷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兩家企業占領中國南北的寬帶業務,因為國家政策原因,導致沒有具有競爭力的對手而使得高價網絡費遲遲不降。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兩家公司認錯并承諾整改,就是向發改委表態,希望能“握手言和”,未來發改委與這兩家公司和解的可能性比較大。電信和聯通在寬帶接入市場壟斷,就算罰款也無法達到平衡市場的效果。寬帶接入市場背后有更深層次機制層面和體制層面的問題。雖然,很多電信和廣電行業專家和學者呼吁,通過發展更多的寬帶骨干網運營商打破電信和聯通的壟斷,但是,發改委沒有此權限,只有工信部才能發放全國固網運營牌照。解決壟斷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寬帶骨干網運營商數量。這從電信業改革中引入聯通和電信經營手機業務,打破移動的一家獨大就可以看出競爭的效力。反壟斷調查的主旨是推動競爭,若整改措施對競爭有益,或能被批準。此則消息讓我們知道,作為企業,作為一個市場經濟的主題,它應該考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會利益是政府政策問題,它對企業來講既考慮不了,也沒有必要首先考慮。現在我們政府的政策還是缺乏一致性和完整性,利益導向也搖擺不定。在這種情況下,你怎么叫企業首先去考慮社會效益呢?對社會與政府有益的事,政府希望企業考慮進去,而當只對企業有利,可能對政府產生不利的事,政府希望企業能夠自覺避免。這就將企業逼入兩難處境,要求企業利益與社會需要中做出選擇,這就是政策的不成熟。需要經濟體制的改革。改革以來,壟斷的現象在中國一直存在,2001年中國入世,與世貿組織會員國分享國民待遇的同時,卻始終沒有放開國內的一些特殊領域,嚴格限制民企、私企的市場準入。作為主導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把握主導作用雖無可厚非,但是壟斷是否是發揮其主導作用的唯一方式還有待商榷。中小企業在國內一直受到政策的限制而無法獲得市場的準入,它們面對政策的門檻也只能望洋興嘆。我不禁要問,市場經濟的國家中為何存在政策壟斷?高額的費用收取是否合理?體制的客觀存在是否能讓中小企業分一杯羹?問號的后面藏著的不是肯定,而是無奈。
其實,電信和聯通只是一百多家中央企業中的兩位。而我們感受到的壟斷太多了:看到空空的油箱我們只能去中石化和中石油;提起電話主要有移動、電信和聯通等幾個選項;面對質疑的鐵路安全,我們還會無奈的選擇強勢的“鐵老大”;就連生活所用的煤電,我們能選擇的也屈指可數。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嚴格依照《反壟斷法》規定的基本原則,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通過競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反壟斷法》的出臺并不是作為立法的擺設,抑或是成為民族保護主義的工具,立法的初衷就是實現公平正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更多的普通百姓看到司法的公正和社會主義的優越,這就是一種方式。打破國企壟斷,立法者已經建立了基礎,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如何讓執法者公正執法,我們不愿見到一部出臺3年的法律被束之高閣,讓明顯的違法行為在社會橫行。
如今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必然會導致生產關系中出現一些不和諧的現象,這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潛動力。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不敢說自己有著多大的抱負。但是至少有著一顆愛國心,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我們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這些發展當中出現的社會問題,正視現在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和諧現象,相信自己的國家會越來越好,通過不斷總結和改善,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份力,相信社會更加美好。
【政治經濟學讀書報告】相關文章:
《政治經濟學》自考練習題01-28
全國自考政治經濟學財經類試題10-22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專業介紹10-11
《讀書知禮》課題開題報告01-27
2018自考政治經濟學財經類日常練習題01-30
《讀書伴我成長》家長讀書感言范文05-03
《目送》讀書心得06-03
《童年》讀書心得06-01
《家》讀書心得05-31
寶貝讀書心得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