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審計報告的定義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審計報告的定義,歡迎大家分享。
審計報告的定義1
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工作后向委托人提交的最終產品,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以下簡稱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
審計準則是用以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的標準,包括一般原則與責任、風險評估與應對、審計證據、利用其他主體的工作、審計結論與報告以及特殊領域審計等六個方面的內容,涵蓋了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
二是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才能出具審計報告。
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風險評估程序,以此作為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
風險評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還應當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包括實施控制測試(必要時或決定測試時)和實質性程序。
注冊會計師通過實施上述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得出合理的審計結論,作為形成審計意見的基礎。
三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對財務報表發表意見履行業務約定書約定的責任。
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發表審計意見。
因此,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注冊會計師需要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并向委托人提交審計報告。
四是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書面形式出具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具有特定的要素和格式,注冊會計師只有以書面形式出具報告,才能清楚表達對財務報表發表的審計意見。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由審計證據得出的結論,清楚表達對財務報表的意見。
財務報表是指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化表述,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股東)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和附注。
無論是出具標準審計報告,還是非標準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一旦在審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就表明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
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已審計的財務報表附于審計報告后。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合法性和公允性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因此,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已審計的財務報表附于審計報告之后,以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正確理解和使用審計報告,并防止被審計單位替換、更改已審計的財務報表。
審計報告的定義2
什么是審計報告?審計是指審計機構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記錄等資料以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效益性和公允性進行審核檢查,并作出客觀評價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
審計報告是審計機構或審計人員在審計實務工作結束后,向其派出機構或委托單位提交的關于審計情況及其結果的書面報告。
審計報告的特點包括:
1、獨立性
審計報告是由具有審計資質的審計機構所派出的具有審計資質人員,受委托人委托,獨立進行調查、審核工作,在審計實務工作結束之后所寫出的書面報告。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不受委托人和被審計對象的`影響。審計報告的獨立性還表現在其具有獨立性的證據意義。
2、總結性
審計報告是審計人員根據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記錄和經濟活動的大量材料,經審查核實、整理歸納、分析研究之后寫成的。它是對審計任務完成情況及審計結果的匯總,具有明顯的總結性。
3、強制性
審計人員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查后寫出的審計報告,是審計機關作出審計決定的依據,是對被審計單位財經工作的裁定書,具有法律的強制性,被審計單位必須遵照執行。
審計報告的定義3
審計報告是汪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對被審計單位年度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審計報告一般包括標題、收件人、范圍段、意見段,簽章、會計師事務所地址和報告日期等基本內容。
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結果和被審計單位對有關問題的處理情況,形成不同的審計意見,出具四種基本類型審計意見的審計報
(1)元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討師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依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進行審查后確認:被審計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遵循了會計準則及有關規定;會計報表反映的內容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會計報表內容完整,表述清楚,元重要遺漏;報表項目的分類和編制方法符合規定要求,因而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元保留地表示滿意。
元保留意見意味著注冊會計師認為會計報表的反映是合法、公允和一貫的,能滿足非特定多數利害關系人的共同需要。
(2)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保留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會計報表的反映有所保留的審計意見。
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后,認為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反映就其整體而言是恰當的,但還存在著下述情況之一時,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個別重要財務會計事項的處理或個別重要會計報表項目的編制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而且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因審討范圍受到局部限制,無法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取得應有的審計證據:個別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不符合一貫性原則。
(3)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否定意見是指與無保留意見相反。
認為會計報表不能合法、公允、一貫地反映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
注冊會計師經過審計后,認為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存在下述情況)。
時,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會計處理方法的選用嚴重違反《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會計報表嚴重歪曲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而且被審計單位拒絕進行調整。
(4)無法(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無法表示意見是指注冊會計師說明其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無法發表意見。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由于審計范圍受到委托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會計報表整體反映發表審計意見時,應當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的定義4
審計報告的定義
1.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情況的全面總結匯報,說明審計工作的結果
注冊會計師審計目標的實現途徑是實施審計程序,而審計目標的實現結果是通過審計報告來反映的。審計報告反映委托方的最終要求,也反映審計方完成任務的工作質量,同時也是對被審事項的評價和結論的集中體現。
2.審計報告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性文件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是依法進行的,審計結果按照法律的規定既要對委托人負責,還要對其他相關的關系人負責。審計報告本身要對被審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會計處理方法一致性表示意見,各方面關系人以這種具有鑒證作用的意見為基礎,使用會計報表進行決策。因此,在審計報告中的審計意見必須具有信服力、公正性和嚴肅性,具備法律效力,否則,委托人和各方面的關系人就無需使用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法定效力體現在各方面關系人使用審計報告的過程中。
3.審計報告是一種公開的信息報告
作為信息報告的一種,審計報告不僅可以被審計委托人和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按規定范圍使用,而且相關的債權人、銀行等金融機構、財政部門、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和社會公眾等都可以使用審計報告,并從中獲得對有關項目公允反映程度的公正信息。
標題:審計報告的標題應當統一規范為“審計報告”而在財務審計方面可以寫標題為“獨立財務審計報告”。
收件人: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是指審計人員按照業務約定書的要求致送審計報告的對象,一般是指審計業務的委托人。審計報告應當載明收件人的全稱。如果在股東年度大會上選聘的審計師,審計報告就必須提交給他們。
引言段:一般包括下面內容1、指出構成整套財務報表的每張財務報表的名稱,比如: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2、提及財務報表附注。3、指明財務報表的日期和涵蓋的期間。
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應當說明,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報告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注冊會計師責任段:應當說明三點,1、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2、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3、注冊會計師相信已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其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意見段:審計人員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是,應當以“我們認為”作為意見段的開頭,以表明本段的內容為審計人員提出的審計意見,并表示對該意見承擔責任。主要說明財務報表是否按照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和現金流量。
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審計報告應當有注冊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及蓋章:審計報告應當載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和地址,并加蓋會計師事務所的公章。
報告日期:所有閱讀審計報告的人員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因素。該報告日期不得早于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在此基礎上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的日期。審計報告日期提醒報表使用者,審計人員考慮了在此日期之前發生的所有交易和事項對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的影響。
【審計報告的定義】相關文章:
規章的定義10-16
女朋友的定義03-06
內部審計報告11-18
審計報告最新09-05
審計報告的分類05-28
事業審計報告01-26
酒店審計報告09-28
規章制度的定義12-16
工程審計報告模板()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