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傳染病報告制度1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染病報告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傳染病報告制度1
一、為及時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保障我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特制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二、本校建立傳染病防控管理組織,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負責具體工作,學校其他任課教師發現傳染病疫情均有責任向疫情報告人提供情況。
三、責任疫情報告人職責:
1、在校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本單位傳染病疫情和疑似傳染病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2、定期對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進行巡查;
3、負責指導全校學生的.晨檢工作;
4、嚴格病例登記,要建立日志,發現傳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時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立即登記(項目包括:病人的發病日期。所在班級、姓名、性別、年齡、癥狀、是否就診及醫院、排查結果、采取措施、登記人等),并及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學校主管部門報告;
5、接受衛生部門對學校疫情登記報告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指導。
四、本校傳染病報告順序:第一發現人→班主任→疫情報告人(學)→當地疾控中心、中心校領導。
五、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傳染病流行期間,應按照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的規定及時上報。
2、當學校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4、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5、學校、發生群體性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事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嚴重影響師生健康的事件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不超過1小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級及衛生院報告
六、學校疫情報告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
七、嚴格消毒滅菌隔離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預防校醫室內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的發生,在發生傳染病疫情期間,校方應在疾病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認真落實相應的傳染病綜合防治措施。
傳染病報告制度2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促進傳染病的疫情報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按照醫院、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落實獎懲制度。
2、全年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先進村室給予100元年終獎勵,責任人50元獎勵。
3、對發現傳染病未能及時填卡上報或漏報者根據情節,依據院部指定的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
(1)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病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誰漏報、遲報,誰負責,扣首診醫生20元/例,村醫負連帶責任,扣責任人20元。情節嚴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責任人負連帶責任。
(2)對累計漏報、遲報超過3例者,除處罰外,還要通報全院,責任人負連帶責任。
4、凡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未能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造成傳染病暴發、流行且后果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第六十九條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按照規定承擔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醫院感染控制任務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的;
(2)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者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的;
(3)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未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轉診的.,或者拒絕接受轉診的;
(4)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的;
(5)未按照規定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或者對按照規定一次使用的醫療器具未予銷毀,再次使用的;
(6)在醫療救治過程中未按照規定保管醫學記錄資料的;(七)故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傳染病報告制度3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促進傳染病的疫情報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月對全院傳染病報告情況進行自查,主要對傳染病登記本、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及網報登記進行對照,查看是否相符,有無漏報、遲報現象。
二、查登記本、日志及卡片是否填寫完整,清楚,及時。
三、每季度對村衛生室進行一次傳染病報告自查。
四、按照醫院、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落實獎懲制度。
五、全年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先進科室給予100元年終獎勵,科主任50元獎勵。
六、對發現傳染病未能及時填卡上報或漏報者根據情節,依據院部指定的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
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病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誰漏報、遲報,誰負責,扣首診醫生20元/例,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扣科主任20元。情節嚴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七、凡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未能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造成傳染病暴發、流行且后果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
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按照規定承擔本單位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醫院感染控制任務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預防工作的;
2、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者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的;
3、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未按照規定對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接診、轉診的,或者拒絕接受轉診的;未按照規定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實施消毒或者無害化處置的;
4、故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傳染病報告制度4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瞞服、謊報和漏報。
一、 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志的登記工作,填寫傳染病報告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不得有缺項,漏項。
二、 傳染病疫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原則。發現甲類傳染病疫情應在2小時內報告,乙類傳染病及丙類傳染病疫情24小時內報告。
三、 發現傳染病暴發,特大食物中毒或其他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首診醫生應也最快的速度和方式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并同時上報縣疾病控制中心。
四、 醫院每月對門診和住院登記日志進行自查和核對,避免傳染病疫情漏報。
五、 醫院由專門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的網絡直報工作。
六、 醫務工作者在醫療活動中發現不明原因的疾病暴發和流行時,應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并同時上報縣疾病控制中心。
七、 醫務工作者在醫療工作中未按要求進行門診日志登記的,對傳染病疫情瞞報、謊報、緩報甚至是漏報或不報的,將給予嚴重處罰,造成傳染病暴發和流行的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傳染病報告制度5
傳染病防控在咱國家可是頭等大事,關乎每個人的健康福祉,尤其在校園這片凈土上更是衛生工作的核心環節。秉承“防患未然”的原則,一旦校園內發現傳染病情況,必須迅速上報相關部門。為此,我們結合實際情況,精心制定了這套傳染病報告制度。
一、為了鐵腕管理校園疫情,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咱們成立了專門的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編織了一張嚴密的疫情報告網絡,配備了專職(兼職)的疫情管理人員和消毒專員,時刻準備應對任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在職的醫療保健人員何永清是我們的正式疫情報告人,同時,校園內的領導、老師、學生都是義務報告員。無論是法定傳染病的確診病人、疑似病例還是病原攜帶者,都應在規定時間內,向縣教育局和縣疾控中心進行報告。
三、職責疫情報告人務必對發現的傳染病人、疑似病例或病原攜帶者,做到及時匯報。
四、當傳染病爆發或流行時,報告人需以最快的方式通知當地疾控機構,確保疫情得到快速響應。
五、我們要嚴格執行“晨檢”制度,對于請假、缺課的學生要刨根問底,密切追蹤,真正做到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六、校園將持續加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通過開設健康教育課、設立宣傳欄、辦黑板報等多種形式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衛生部門也會常駐校園開展防病宣傳,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學校將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整潔。教室、宿舍要勤通風,設置防蚊蠅設施;食堂注重食品安全衛生,嚴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八、每日清晨8:10早自習前的.十分鐘,班主任親自檢查學生的身體狀況及班級環境衛生、個人衛生,校醫則負責全校異常情況的排查。
1. 班主任一旦發現疑似傳染病患者,須立即限制其接觸他人。
2. 向衛生室老師報告,經診斷為疑似病人后,衛生室老師要及時反饋給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
3. 迅速將疑似病人轉移至應急隔離室。
4. 通知家長送疑似病人到指定醫院就診,并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
5. 對疑似癥狀者所涉區域進行徹底消毒。
6. 加強宣傳教育,穩定人心,維護校園秩序。
7. 若發生傳染病,除了隔離病人,還要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醫學觀察,對病人曾到過的場所進行全面消毒。
8. 堅持每天開窗通風,專人負責教室通風工作。
9. 定期執行消毒制度,后勤部門負責各教室和專用教室的消毒任務。
10. 凡確診或疑似傳染病患者,在治愈或排除感染前一律停課,不得來校。因傳染病休學的學生痊愈后需提供醫院證明并經過學校同意,方可回校復課。
傳染病報告制度6
1、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本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2、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絡直報,并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3、報告的程序為: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絡直報(需電話報告縣CDC的按要求報告)。
4、報告病種和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等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3)對其它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進行報告。
5、個別病種的確認須由相關單位認可后方能上報:
(1)脊髓灰質炎,要由國家確認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2)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須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3)艾滋病,應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6、每月29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
7、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
傳染病報告制度7
(一)傳染病
1、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人,禽流感、肺炭疽、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立即報告(2小時內)防保科,并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2、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乙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在12小時內,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3、認定發現傳染病的時間,在一般情況下,病區以化驗室結果報出的時間為準,1天或1天以上為遲報,3天或3天以上為漏報。
4、門診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符合臨床癥狀的`傳染病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按法定報告時間報出,否則,按不報定性。
5、對發現法定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不報或漏報的責任人,每發現一例,扣獎金100元;每發現一例遲報的責任人,扣獎金50元。
6、發現甲類、乙類傳染病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必須填寫報告卡,填寫報告卡必須按規定填寫清楚,不得缺項,如發現缺項,每項扣獎金5元。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醫院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條款可予1000元以下的處罰,情節較嚴重的,按有關法律,給予直接責任人行政處分。
1、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因不報或漏報,造成嚴重后果的。
2、造成傳染病的醫源性感染、醫院內感染、實驗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擴散的。
3、因執行職務人員工作疏忽,末及時采取措施,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
(二)慢性病、職業病
1、被確定為需要報告的慢性病,按規定的報告制度向防保科報告。
2、醫務人員在日常門診,住院工作中發現居住市區的病人,患有冠心病急性發作,新發糖尿病、惡性腫瘤等規定的慢性病必須在出院前報防保科,否則作漏報處理,每發現一例扣獎金50元。
3、填寫報告卡必須按規定填寫清楚,不得缺項,如發現缺項,每項扣獎金5元。
4、醫務人員在日常門診,住院病人中發現急性職業病、急性職業中毒或疑似病人,以及屬于在生活中誤服或口服引起的農藥中毒病人時,應及時(2小時)向防保科報告,并在24小時內填寫報告卡(向防保科索要)。末按要求及時報告或瞞報、漏報的,每發現一例扣獎金50元。造成嚴重后果按相關條例處理。
傳染病報告制度8
一、嚴格按照《醫院消毒技術規范》中的有關規定開展消毒工作。
二、凡對性病患者進行處置所用的一次性物品均視為感染性垃圾. 三、用過的一次性帽子、口罩、床單、臀墊等感染性用品按醫療垃圾放入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由專人收集焚燒處理。
四、用過的一次性器具用20xxmg/L含氯消毒劑浸泡、毀形后放入黃色防滲漏的污物袋內,按醫療垃圾由專人收集,統一處理。
五、采血注射器、患者檢查使用的.載玻片應置入銳器盒內,由專人收集,統一處理。
六、使用后的棉簽、棉拭子等廢棄物品,不得隨意丟棄,放置黃色防滲漏的醫療垃圾袋內由專人收集,統一處理。
傳染病報告制度9
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執行職務的醫護人員為職責疫情報告人。
二、嚴格疫情登記制度,校醫室要建立門診日志,一旦發現甲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務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立即登記(項目包括:病人的發病日期。所在班級、姓名、性別、年齡、癥狀、體征、發病人數、波及范圍、采取措施等),并及時(甲類2小時、乙類6小時、丙類24小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校園主管
部門報告。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三、嚴格消毒滅菌隔離制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范,預防校醫室內感染和交叉感染疾病的發生,在發生傳染病疫情期間,校方應在疾病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認真落實相應的傳染病綜合防治措施。
四、理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校園疫情登記報告和管理狀況的監督檢查指導。
傳染病報告制度10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一章第十條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2、不定期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傳染病疫情登記和報告的培訓,尤其加強新入院的.醫生和實習生的培訓工作,增強傳染病報告意識,防止傳染病的漏登和漏報。配合科教科做好醫護人員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定期培訓工作。
3、采用集中培訓和分科室培訓、考試方法,集中培訓全年不少于一次。
4、培訓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重點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的培訓、傳染病疫情報告和登記要求、傳染病報告卡填卡要求、肺結核歸口管理要求、疾病監測和報告要求、傳染病的診斷標準和如何做好傳染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5、將傳染病知識培訓納入繼續再教育學分內容。
傳染病報告制度11
1、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加強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責任報告人(接診的醫務人員)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所在地的醫院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報告登記薄。必要時作好訂正、死亡報告。
3、確診或疑診甲類傳染病時要及時用最快的.方式報告當地醫院,同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4、首診醫生發現確診或疑診傳染病病例時,要及時準確填寫門診登記日志、病人單位地址、發病地址及聯系方式。便于追蹤疫情。
5、經常檢查及督促傳染病報告情況,凡發現對傳染病有漏報、漏登、未及時上報者要及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6、醫務人員每周自查,整理、匯總門診日志,要有詳細記錄,()如發現有漏報或錯報者,應及時補報或修正報告。
7、醫務人員每天要填寫好門診登記日志,項目登記要齊全、完整,地址要詳細。門診登記日志要與當日處方相符。不得漏登。
8、傳染病報告,只報初診新病例。復診病例不再報告。
9、加強疫情管理,落實責任到人,按照有關法規和上級要求,對轄區內的疫情登記、報告及管理情況,定期進行核實,檢查和指導,并定期統計,做好旬報、月報和年報工作。
傳染病報告制度12
一、針對發現的腸道、肝炎等傳染病病人及病原攜帶者,嚴格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二、根據病種,對菌痢、肝炎依法選擇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交給防保科:
三、傳染病報告時限:甲類傳染病和乙類中傳染病的艾滋病、肺炭疽、sars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人時,不得超過6小時,其他乙類傳染病不得超過1 2小時,如超過以上時限,即為遲報或漏報;
四、有關科室及衛生站點要設立傳染病登記簿,并認真做好登記。已做傳報的`病例應在病史的臨時醫囑欄及病史首頁傳報小格內注明"傳報已報"。門診傳染病病例應在門診卡上注明"傳報已報"五、醫生在填寫自費病人化驗單時,必須寫明患者的家庭地址或通訊地址,一旦化驗陽性,便于及時通知患者,以利處理;
六、甲類傳染病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為強制管理的傳染病,故一旦發現,應立即做好隔離,并電話報告區疾病控制中心及本院總值班,由總值班報告院長,填寫傳報卡送交防保科:
七、每月定期與防保科人員核對疫情,做好統計工作。
傳染病報告制度13
一、臨床醫生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認真做好門診日志登記工作,不得漏登、漏報。
二、臨床醫生認真填寫性病門診日志,做到字跡清楚,填寫內容準確。
三、臨床醫生認真準確填寫好患者的性病名稱,使用規范化疾病名稱。
四、臨床醫生認真準確做好初診、復診門診日志的`登記記錄。
五、臨床醫生必須履行性病患者的隱私權,做好保密工作。
六、臨床醫生認真做好性病門診日志的保管工作,性病門診日志必須放在有鎖的文件柜中。
七、臨床醫生要收性病門診日志至少保存三年。
傳染病報告制度14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為使學校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統一、有序,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
一、建立從各班學生到班主任,到級部主任,到校衛生所,到學校的'傳染病疫情發現、登記及報告制度。
二、在疫情發生時,啟動學生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應及時報告校醫進行排查,并將結果記錄在排查結果登記日志上。
三、對因病缺勤的學生輔導員應(必要時和家長聯系)迅速了解患病學生情況和可能的病因,讓其馬上去醫院檢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要依法履行職責,一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要按照下列要求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1.當發現傳染病或者疑似傳染病時,疫情報告人應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2.發現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疫情報告人應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3.學校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的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五、發現傳染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如因疫情報告人玩忽職守造成學校內傳染病傳播流行,將被追究責任。
疫情報告人:
級部主任:XXX
傳染病報告制度15
1、班主任負責每天早晨對本班學生進行晨檢,晨檢內容有:統計本班缺勤學生的姓名,查問缺勤原因等,發現情況,要立即報告校醫室;檢查、督促學生做好個人衛生;觀察學生的身體及精神狀況,發現有呼吸道傳染病癥狀,如發熱、咽痛、咳嗽、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等癥狀的患者,及時通知家長并要求家長帶其就醫;做好記錄并及時報告學校衛生室。
2、對治療完畢后要求返校上課的.學生,必須攜帶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到學校醫務室進行查驗,班主任在見到醫務室的檢查證明后方可返校上課。
3、各班晨檢情況日報告工作可以指定專人負責(衛生監督員),在當日第二節上課前,按規定格式上報學校晨檢報告單。地點在二樓廣播室,聯系人為吳宏老師。
4、吳宏老師負責對晨檢情況日報告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加強針對性指導和督查。
5、所有人務必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如有晨檢不到位、報告不及時等原因釀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傳染病報告制度】相關文章:
傳染病報告制度12-30
傳染病報告制度05-30
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03-10
傳染病報告制度(精)05-30
傳染病報告制度(合集)05-30
傳染病報告制度(15篇)02-16
傳染病報告制度(精選20篇)10-18
傳染病報告制度14篇03-26
傳染病報告制度15篇02-13
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精選17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