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師生關系調查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師生關系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1引言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同時,也可以讓老師更加喜歡自己的職業,從而在教育事業中奉獻自己所學,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棟梁之才。而相反的,如果師生關系不好,不僅使老師天天上課情緒化,影響上課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看來,師生關系與教學效果有著極大的關系。
然而,在我們身邊,很多大學生忽略了師生關系,也有些大學生都在抱怨自己和老師的關系太差,常常感嘆“和老師溝通好難!”、“不好意思和老師溝通”……與此同時,老師們卻感慨,“學生一代不如一代”,“學生不擅長交流”,“上課太過于沉悶”……那么,導致大學生與老師之間關系僵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究竟什么的狀態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怎樣才能達到那樣的狀態呢?為此,我們社會實踐小組就關于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擬定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為老師卷,一份為學生卷,對當代大學生和老師進行調查,希望對改善師生關系有所幫助。
2關于調查方法
1)調查主題:關于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
2)調查時間:8月20日至23日期間
4)調查方法:調查問卷、采訪
a) 利用問卷星網上發布調查問卷
b) 實地發放調查問卷
c) 采訪在校學生
總計發放學生卷123份,收回有效問卷89份,老師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6卷
5)調查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現狀,提出解決辦法
6)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大學在校授課老師(主要在北京市)
7)調查結果分析方法:百分數、圖表說明
3調查問卷的設計
(一) 問卷展示
見《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調查問卷(學生卷)》和《當代大學生師生關系調查問卷(老師卷)》。
(二) 問卷中重點題目分析
師生關系涉及“師”和“生”兩方面,因此我們設計了兩份不同的調查問卷,對學生和老師分開調查。
例如:兩份問卷都有這樣的題目:“您對現階段的師生關系滿意嗎?”。此題是我們針對第一個調查目的而提出的——總體上了解學生和老師對于師生關系的認識。
如:“您認為學生不愿意與老師交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一題,存在于兩份問卷中,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和老師的不同態度,為解決問題提供可行的辦法,避免了對于問題的片面的理解。
再如:兩份問卷最后都留下一道填空題,給被調查者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老師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給老師提出建議,這樣更有利于兩者的溝通,從而為促進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在問卷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在調查中遇到的問題:經常被人拒絕,特別是調查問卷(老師卷)難以完成。
由于我們都是第一做調查問卷,所以在調查的過程中確實遇見了一些問題,但大家憑著所學的知識和在實地調查中積累的經驗,最終完成了所有的調查。
開始,我們在做問卷調查的時候,沒有注意被調查者正在做什么或者是否有時間樂意接受調查,因此很多人拒絕了我們的調查問卷。吸取教訓,我們發現在大街上大家都不太愿意接受調查,填寫調查問卷也不太方便。于是,我們換了調查地點,轉向各學習場所,教學樓自習室、圖書館等。這樣,我們順利的完成了學生卷。
后來的調查(老師卷)更困難,大多數老師都比較忙,但是經過幾天的奔波,我們終于順利的完成了26份老師卷調查。
這次調查區別以往的只注重理論知識不注重實際應用課堂,我們在三天的實地調查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是平時上課難以學到的。我們學會了自己實地處理問題的能力,即使改變策略解決問題,我希望老師多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培養我們實際應用的能力。
4根據調查所得結果分析
4.1學生方面
1你有過怕老師的經歷嗎?
2.為什么怕老師呢?
調查結果表明,在我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嚴格的輩分關系讓學生覺得老生就是高高在上的。這樣,兩輩兒的人之間常有的那種莫名的隔閡就在師生之間形成了。所以,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必須是平等相待。
3.和老師交流時,老師對你的態度是?
在和老師交流中51.14%同學表示老師對自己很熱情,也有43.18%的認為老師面無表情,看不出心情。70.11%的同學認為,老師能對自己做出合理的評價,這是一個很令人高興的地方。但也有近30%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視若無睹,從這方面我看到的是一部分學生對自己老師的不信任。
4.對于老師的評價,你滿意嗎?
5.畢業后,你還會去看你的老師嗎?
92.05%的同學表示無論畢業后自己在社會上混得好不好都愿意回去看自己的老師,去感謝老師對自己的諄諄教導;5.68%的同學表示有出息了愿意去看老師。
6.你認為老師對你影響是?
由圖6,80.68%的同學認為老師在各個方面都對自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例如獨立思考、生活態度、做人做事方面。由此可見,老師們對同學們的幫助,同學們都記在了心里。
7.在你心中,你是否有最喜歡的老師和最不喜歡的老師?
在對老師的感情方面,同學們也有自己明確的想法。40.91%的同學有自己最喜歡的老師,沒有自己最不喜歡的老師。42.04%的同學既有最喜歡也有最不喜歡的老師。
8.在調查問卷的最后一題中,同學們各抒己見,描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老師的樣子。總結起來,有這樣幾條:
1) 不在學生之間作比較(至少比較結果不要當著學生的面說),一視同仁。
2) 幽默風趣,講課生動。
3) 關心學生,熱心幫助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4) 平易近人,善于和學生交流,能和他們打成一片。
5) 學識淵博,能夠做到:懂學生所懂,講學生所不懂。
6) 有責任感,盡量在多方面為學生考慮,不只是學習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