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集合】家長學校調研報告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學校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全國、省、市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精神以及關于家長學校建設的有關目標要求,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家庭教育指導和推進家長學校建設工作方面的積極作用,近期,清河區婦聯聯合文明辦、關工委、教育局重點圍繞如何利用好家長學校等平臺提高家長的道德水準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主要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座談會等形式,分別對兩所中小學、兩個不同類型的社區進行調研。期間,與近50位家長進行訪談,對126名家長進行個別訪談,發放問卷200份,并通過與區文明辦、教育局、關工委等部門的交流,對全區家庭教育及家長學校開展情況有了初步了解。
(一)觀念發生新變化
許多家長從自己得失成敗的經驗和教訓中受到啟示,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子女的教育普遍比較重視。經問卷統計,認為家庭教育重要的占83%。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以往只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的觀念也正在發生變化。問卷統計,有72%的家長首先重視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二)載體得到新拓展
全區38個社區都建立了家長學校,聘請社區干部、優秀家長、“五老”以及大學生和教師志愿者等任專兼職教師,不定期進行家教咨詢、請優秀家長介紹家教經驗;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各社區都開辟了道德大講堂、婦女兒童之家等陣地。全區13所中小學都成立了家長學校。家長學校定期對學生家長進行與家庭教育相關的內容講座,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和育人觀,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廣大家長的道德水平和家庭教育水平。調查統計,有43%的家長認為是通過家長學校獲得家教知識。
(三)不斷涌現新典型
通過調研,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社區和學校因地制宜,本著實用、實效的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斷創新家長學校活動內容,豐富內涵,提升了家長道德水準,為家庭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xx街道人民路社區的xx,女兒本科考上xx大學,后又被保送清華讀研,成為了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女孩。她經常在社區家長學校與轄區家長分享自己的育兒理念,與大家共同探討,協調解決了很多家庭因為教育理念不同而產生的矛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xx等社區與區法院聯合開展駐社區法官制度,法院一名法官與社區保持經常聯系,幫助社區對家長進行法制宣傳,及時解答家長對青少年維權方面的疑惑和難題;上海路社區成立社區心理咨詢室,定期聘請心理專家為家長、青少年開展心理咨詢服務;xx師院附小與所在社區xx街道車站社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整合各自資源,雙方聯手聯辦家長學校。學校家長學校開會,請社區干部和“五老”參加,社區家長學校開課,請學校派出老師授課,這種校社聯合辦家長學校的形式,受到許多家長和社區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問題成因
調研中,也發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家長對子女教育問題普遍比較重視,但因家庭情況、個人文化素質的不同,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困惑。二是各社區家長學校及中小學校的家長學校在提升家長道德水準中做了一些工作,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三是相關部門盡管也意識到家長的道德水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履行職能、牽頭聯動,整合資源等方面,還有很多拓展的空間。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家長觀念存在誤區。一些家長自身道德文化素養不夠,自我感覺良好,不肯主動學習提升。受應試教育影響,少數家長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期望值甚高,忽視了對孩子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教育。問卷調查中,尚有近30%的家長把只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作為首選。有些家長由于忙于勞作,“一頭勁”追求做生意賺錢,缺少與孩子交流、溝通,疏于對孩子的教育管理。問卷統計,家長與小孩主動交流的只占50%,有10%的家長從來不與孩子交流。
(二)常態管理存在盲點。雖然很多社區極力想辦好家長學校,但由于上級部門沒有出臺規范統一的管理機制,也沒有專門的資金扶持,使得開展好這項工作較有難度。社區家長學校沒有工作計劃和統一的考核辦法等硬指標,多數只是掛了牌子,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家長學校的老師多是由志愿者、家長代表等組成,變動大,沒有穩定的隊伍。很多年輕家長因為工作忙或者對家長學校的課程不感興趣,很少出席,使得社區家長學校的生源較少且多為爺爺奶奶輩。家長學校沒有經費保障,無法正常有效開展活動。
(三)部門作為存在差距。主要是認識不到位,普遍存在認為自身沒有資源,無行政手段,家長學校的建設不是自己的職能,強調困難多,主動作為少。家長學校還缺少正常的工作機制,工作手段也不夠有力。家長學校基本上還是采取報告會、家長會為主,比較傳統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