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長成才報告范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長成才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長成才報告范文1
人為什么活著?活著是為什么?生命有何意義?人生的價值是什么?每一個充滿幻想的青年,幾乎都會思索這個亙古難題。于是,許許多多的青年帶著這種困惑走進了中年,他們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卻失敗了,更多的只是平庸地活著。在耗費了寶貴的時間之后,他們才發現:人生有無數條單行的軌道,條條都通向未來,而他們的所謂“探索”,往往表現為無從選擇地、漫不經心地、甚至刻意地走錯了人生的單行道,或許他們會終于明白:人生終究不是用來“探究”的,活著并精彩地演繹生活,才是惟一的人生。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如何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首先我們應當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正確地了解和人的本性。
當你能正確的了解人和人性,當你明白了人們為什么會那樣做,當你明白了為什么人們會在特定的情況和環境下對事物作出這樣或那樣的反應和原因,那時,也只有在那時,你才會成為一個成功掌握人際交往技巧的人。
第二步是如何巧妙地與別人交談
當你與別人交談時,請選擇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那么,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么呢?是他們自己!
當你與他們談及到他們自己時,他們就會興致勃勃,激情昂揚,而且會完全著迷,他們對你的好感也就會油然而生了。
其次我們應該有責任心 責任心是我們這個社會為人處事的基本要求。責任心可以養德,責任心更可以樹德。責任心一旦成為一種群體行為,形成氣候,其含義就不僅僅是責任二字本身,它會形成一種社會精神。責任心代表的是理性,是積極的精神。作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分子,責任心要靠我們每個人去實踐,要變成每個公民的自覺行為,這對國家的發展和個人的修養都是彌足珍貴的。
責任心是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集體、對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與我們的價值觀是緊密相聯的。如果他的.價值取向以奉獻為樂,那么他就會有很強的責任心,事事都認真負責,反之,則對人對事漠然置之。盡責盡心并非聽他說得如何動聽,并非他“人人一份事,事事盡責任”的口號喊得如何響亮,責任心是要反映在行動之中的,它的強弱是要通過行為來體現的。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不管他承擔什么樣的任務,在責任、克服困難、糾正錯誤面前,他對自己總是沒有借口的 隨著經濟發展的快速,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中國——這個本已人口眾多的國家的社會競爭愈來愈激烈,競爭是殘酷的,讓每個人都活在了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之中,來自生活的各種無形壓力使我們背得喘不過氣來 其實,“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不成材”,動力是來源于壓力的,只要你有本事,我們根本就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命運,雖說前面的路不一定平坦、順利,需要開拓、創新,或者歷盡艱險去標新立異,所以,我們就必須在壓力下學會在逆境中鼓勵自己奮斗,激勵自己進步,但不要沖破道德范圍內的欺騙自己,也就是不要自欺欺人。要相信,無論何時何地,自己始終是最好的;無論做什么,不要強迫自己去做,如果想做,做到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最好就可以了,畢竟每個人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逆境中,我們會學到更多,更清楚自己個人的能力;在逆境中,困難會激發我們的斗志,我們會更加努力學習;在逆境中,真情會流露出來,使我們更清楚人性的險惡。對于在不知何時,時興起了的“比”,我們不是比物質上的高檔,才貌上的出眾,而是比成績上的突出,精神上的可貴,俗話都說:是你的,想跑也跑不掉;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可卻總有的人為了與對手比拼,甚至不擇手段地也要去得到某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為此引發出了無數地悲劇,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因為一些物質上的需求,去違背自己的良心,我們只能為精神上的靈魂,去堅持不懈,不能讓失敗、挫折給打倒,這才是為自己而活,為目標、理想而活,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也不枉自己所付出的一番心血與汗水。 “天生我才我善用用“,就像柳樹一樣,倒著插也可以成材,做到“無心插柳柳成陰”,不是嗎,自己有一副好身手,好本領,不驕傲自大,為人忠厚謙遜,不滿足于現狀,繼續努力奮斗,還愁難在這個充滿了競爭的社會上找一塊立足之地?在遇到困難、危險時,不要心急、恐慌,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沉著思考、應付每一個問題,讓每一塊“絆腳石”在你的冷靜、機智下消失,隨之煙消云散。 我們應當努力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把二者結合起來。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成為有用的人,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人 。
成長成才報告范文2
調查對象:
在校和已就業的大學生及其家長和老師。
調查時間:
20xx年5月15日——5月17日。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廣大的大學生面臨的壓力也隨之重大,大學生在這樣優勝劣汰,形式殘酷的社會中該如何成長起來,該怎樣努力才會成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困擾當代大學生的諸多問題
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調查顯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廣大大學生面臨的壓力也隨之重大。困擾大學生的主要有三種壓力:
(1)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難不是個笑話。20xx年,115萬;
20xx年,145萬;20xx年,212萬;20xx年,280萬;20xx年,340萬,這組不斷上升的高校畢業生數字,就像一張大籠罩在大學畢業生的心頭。高校畢業生潮水般涌入就業市場,數量越來越龐大,幾乎每一位大學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業恐慌。
(2)畢業壓力。當前大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壓力大,有9.6%的學生表示有厭學心態,但大多數人仍能積極應對考級考證、選修第二專業、在校外接受課外輔導和培訓等在大學生中相當普遍,調查中有88.3%的學生表示會參與這些活動,另有11.7%的學生認為證書并不代表相應的能力,自己將不會投身這類活動在就業心理方面,由于就業市場競爭加劇,大學生感覺就業壓力較大,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先就業后擇業。大約有10%—15%的大學生對考試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特別是學習基礎比較差、性格比較內向、學習方法不夠靈活的大學生最容易產生考試焦慮癥狀,有的大學生還伴有失眠和神經衰弱等癥狀。
由于大學生壓力很大,很多同學要么高騖遠,要么心恢意懶,要么怨三怨四。應該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大學生的三種壓力,找出困擾的原因何在,給予大學生努力方向的建議。
2.困擾的原因何在?
(1)就業壓力大的原因。約一半的人認為就業壓力的主要原因是“擴招帶來了龐大的就業大軍”,也約一半的人認為是“現實與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近年,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畢業生就業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以來就是社會上關注的焦點問題,但作為吸收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主力軍:企業,則較受冷落,很少有把關注的焦點聚焦到企業,征詢企業對畢業生的看法或總結企業的聘人之道。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的傳遞給大學生,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這方面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的主體,并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高校在指導大學生就業上遠遠滯后于大學生及企業的對其的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畢業生順利就業。大部分單位認為所需要的大學生應有的道德修養、實踐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許多單位普遍歡迎學生干部,認為這些學生受過鍛煉,組織管理能力和活動能力比較強,能較地適應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許多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剛參加工作只要態度積極,能吃苦耐勞,對工作踏踏實實、把交給自己的任務認真做,大多數用人單位一定會歡迎這類人和對這類人重用。
(2)畢業壓力的原因。要畢業就必須專業考試合格,學分修夠,英語過四級或六級,畢業論必須通過答辯。通過這些必須費很大功夫,一些同學毅力不強。學習是大學生群體最基本的任務,盡管這一壓力的強度有張有弛,并非永恒不變,但由于持續時間很長,其影響之大不可低估。尤其是很多大學生為了適應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必須進一步創造條件,還要作出進一步努力。他們或是拼搏于考研、考碩博連讀的行列,或是參加各種技能的培訓班,為的是努力獲取各種“證書”。過多的學習頭緒、過重的學習任務,都給大學生帶來巨大的壓力。
二、大學生的成長
經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新生不知道在大學如何學習;50.9%的大學生在老師不布置作業的下覺得無事可做;因學業成績不及格而退學的學生中,70%以上發生在大學一年級階段。上海某高校一次就有100多名學生因學業不合格而被集體退學,某名牌高校連續幾年,每年有幾十名因迷戀絡等原因造成成績不及格而被迫退學。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在當代,大學生該如何成長、成才?
首先,大學生剛進大學,首先應該了解的應該是大學的環境以及自身。大學是你自主成長的地方。將來想要成為什么人,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大學就是你的準備室(北師大新生寶典);“大學是研究和傳授科學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長的世界,是個體之間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學術勃發的.世界。”(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當今高等教育的趨勢是大眾化,從象牙塔走向社會,從精英走向大眾(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只有了解大學環境我們才能更地利用大學的環境,讓我們更地成長成才。至于對自身,剛進大學是否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定位過,至少是對大學四年的規劃,這對我們的成長成才十分重要。大學新生應盡快實現“大學生化”。所謂“大學生化”,就是年滿18歲的學生成人化、社會化的過程。
而大學生成長方面,具體分為四方面:
(1)方面:大學講究自主、主動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訓練自己科學的思維方法。
(2)心理方面:具有積極向上、陽光樂觀的心態。
(3)生活方面:積極的嘗試著去了解、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學會獨立的面對一切。
(4)交友方面:具有良的待人處事能力,能夠適時的調整自己的情緒融入群體當中。至于大學生成才,首先我們必須確定戰略目標,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具體到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即規劃學業發展、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生涯發展的過程,其中目標主要包括就業,考研,留學和創業。
其中以就業與考研最為常見。
對于要就業的學生,不管家中情況怎樣,個人都應該努力去就業,一方面承擔起個人對家庭的責任,另一方面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如果有就業機會,就應該及時把握,可以先就業再擇業,將眼光放長遠一些,積累實踐經驗尋找以后的發展機會。為此必須提前做準備,在大二大三的專業課學習過程中,就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專業素質,為自己的就業打基礎。
對于要考研的學生,如果自己喜歡本專業,且想要進一步學習,并且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那就說明你具有了考本專業研究生的能力,自己的目標加上本身具備的素質就能決定你的方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很嚴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競爭能力不一樣,所以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能繼續讀研。
當我們確定了目標之后我們就要找出實現的方法,對此我們應該:
(1)加強體育鍛煉,積累身體資本
(2)吸收知識營養,積累化資本
(3)參加社團協會,積累能力資本
(4)建立人脈絡,積累社會資本
而對于打算就業的同學,則應該:(1)形成專業知識結構(2)加學校專業競賽(3)培育專業核心能力(4)利用寒暑假實習生(5)構建廣泛社會絡(6)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當我們確定目標,找到了成長成才的途徑,我們只需堅持,相信最終我們都會成長成才的。就讓我們去做趁著這大年華,爭分奪秒去拼搏,去開創美的明天,譜寫自己光輝新篇章吧!
三、大學生現在應該做出那些努力
對97名已經就業的大學生調查顯示:大學生最主要的應該是自己做出努力來提高自己,改善自己的狀況。正確認識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當代大學生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符合客觀規律性
現在,用人單位對于大學生的錄用標準,首先,是這個學生的專業知識,但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標準,再接下來,就要看這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展潛力,對于各用人單位來講,復合型人才之正在成為新寵。大學生也應該是普通勞動者;高校的產品應該是復合型人才。至此,我們已經對自己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對自己應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有了完整的認知——專業突出的復合人才。
我們應該由內至外的塑造自身形象,鍛煉作為社會人的綜合素質
青年學生還應該具有良的心理素質,培養和磨練毅力和忍耐力,正確面對現實的自我和挫折感。
同時,一個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還要求有良的形象、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要求“形象健康、氣質大方、舉止得體”。
xxx
20xx年xx月xx日
【成長成才報告】相關文章:
成長成才的報告心得01-02
成長成才報告心得范文01-02
感恩成長勵志成才征文06-16
如何抓好青年員工的成長成才工作03-01
成長成才成功心得體會03-21
成才的名言02-28
成才的名言警句06-21
逆境成才的名言01-10
全國勵志成長成才優秀學生申報材料01-15
勤奮成才的名言警句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