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電氣實訓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機床電氣實訓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床電氣實訓報告1
高級維修電工實訓主要是電氣化專業和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在系統的學習了《電力電子技術》、《工廠電氣控制與PLC》和《電工技術與電機應用》等多門課程后開展的實訓項目,是在取得了中級維修電工實訓合格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綜合性很強的實踐操作訓練。該實訓項目的時間安排在學生在校學習的第三年,此時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此實訓項目。同時,在學生進入三年級后,要面臨用人單位的選擇,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更全面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所以,適時的安排高級維修電工實訓,可大大提升學生的崗位競爭能力。為此,如何開展高級維修電工實訓,確保實訓效果,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作為老師,經過多次實際指導高級維修電工實訓,歸納出了以下幾點實踐教學方法,也有自己的一些體會。
1、做好實訓項目分析,明確實訓項目的內容
首先要對實訓項目進行分析。組織高級維修電工實訓的目的之一是學生要參加高級維修電工技能鑒定且要獲得高級維修電工證書。所以根據高級維修電工技能鑒定的要求,將此次實訓定為三個項目,即單相調壓電路的安裝與調試、鉆床與銑床電氣控制線路的操作與故障排除、PLC設計。
其次是明確實訓項目的內容。項目之一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具體內容是電子元件的識別與檢測;電子線路的布線設計;電路板的制作和元件的安裝與調試。項目之二鉆床與銑床電氣控制線路的操作與故障排除,具體內容是熟悉各元件的結構與工作原理;掌握鉆床與銑床的控制線路工作原理;了解各元件在模擬電路板上的位置;掌握操作與故障排除方法。項目之三PLC設計的具體內容是熟悉基本指令和硬件系統連接;Y—D控制電路、雙速控制電路和自耦降壓電路的改造。
2、合理安排實訓時間與實訓進程
三個實訓項目總的時間是三周,總的實訓課時為84學時。各個項目的實訓課時均為28學時。實訓進程用表格的形式繪制,并印發給學生,讓學生適時了解每天實訓的進程。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組織實施實訓過程
針對三種不同的實訓項目,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達到相應的實訓目的與要求。
3.1在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項目實訓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種教學方法。
3.1.1集中講解
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首先集中講解本實訓項目的主要內容和操作要領,如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測試、焊接技術、布線設計技巧等,讓學生有一個全盤的了解,心中有數。
3.1.2分組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把學生按照不同的層次分組,合理搭配,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和長處,在實訓過程中既有分工又互相協助,共同完成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
3.1.3才藝展示
在實訓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學生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學生焊接技術好,焊點不僅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良好的導電性能,而且表面整齊、美觀,焊接質量高。有的學生在布線設計方面表現出色,元件布局合理規范,排列整齊。由此指導老師要仔細觀察,善于發現各階段表現優秀的學生,讓優秀的學生來展示其才藝,這樣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有利于實訓項目的順利完成。
3.1.4經驗交流
在完成了線路的`安裝與調試后,指導老師要及時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心得體會,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失敗原因,并研究改進的方法。這樣在老師的精心輔導和學生認真努力下,能按質按量地完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
3.2在鉆床和銑床線路的操作與故障排除項目實訓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3.2.1示范式
對鉆床和銑床電氣控制電路的操作練習采用示范式教學方法。先由指導老師把整個完整的操作步驟操作示范一遍,講解操作要點和難點。例如從鉆床的主軸電動機的起動、搖臂升降電動機的上升和下降、液壓泵電動機可逆控制、冷卻泵電動機的起動等,邊實際操作邊講解,讓學生有很強的感性認識,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生記憶深刻。
3.2.2階梯式
老師的示范操作后,再把整個完整的操作步驟進行分解,學生分步地多次、反復的單獨進行練習,然后再合成為完整的操作步驟。通過先分再合、從簡單到復雜如此階梯式的練習后,學生能夠很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術。
3.2.3引導式
對鉆床和銑床線路的故障分析與排除采用引導式教學方法。按照電路原理圖,從元件圖形符號的含義到主電路的接線方式和控制電路的接線方式分析,讓學生掌握電路的工作原理和閱讀電路原理圖方法,熟悉鉆床和銑床線路模擬板的電器的位置和布線規律,再結合操作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各電器的動作情況。通過這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導式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很順利的完成這個實訓項目。
3.3在PLC設計項目實訓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3.3.1點撥式
PLC設計項目首先要根據具體控制電路設計PLC梯形圖,在實訓開始指導老師只簡單介紹,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能編寫出有新意的程序,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設計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這時指導老師要適時點撥學生,指出其存在的缺點,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不斷的改進,最終完成梯形圖的設計。
3.3.2競賽式
在PLC梯形圖設計好后,要進行計算機與PLC之間的通訊和實現PLC的硬件連接與運行。在這個過程中,采用競賽的方式,比比誰接線和操作做得更快更好,無形中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效率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實訓總結
通過三周的實訓,學生在電子線路的安裝與調試項目實訓過程中,通過對電子產品的制作調試過程,學會了閱讀電路原理圖,熟悉了常用電子元件的識別和測試,進一步掌握了焊接技術和電路組裝技能,并能熟練查閱相關元件手冊;學會使用電子儀器調試電路的方法并能處理安裝與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實踐經驗大大提高;在鉆床和銑床線路的操作與故障分析項目實訓過程中,以工廠實際設備的電氣控制為例,學生熟悉了工廠電氣控制的特點和電路實現方法,基本具備了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出現位置的能力,為將來從事相關技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通過PLC設計,學生掌握了正確設計PLC梯形圖的方法,熟悉了PLC的硬件連接與運行特點,更加了解了可編程控制器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實訓結束后,組織學生參加由學校負責組織的高級維修電工技能鑒定考試,考試結果令人滿意。
5、實訓體會
三周的實訓,雖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還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老師和學生要加強溝通,在實訓過程中要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實訓教學效果;二是要加大實訓室的資金投入,在數量滿足的情況下保證設備的質量;三是要對實訓內容進行修改。鉆床和銑床線路的操作與故障排除這一實訓項目有一部分與中級維修電工內容重復,希望以后能用新的實訓內容來代替,效果會更好。
機床電氣實訓報告2
一、實習目的
實訓是教學與實際動手相結合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實訓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和向模擬工作崗位學習的能力和方法。強化我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了交流接觸器、過載保護器、時間繼電器按鈕的結構及其在控制電路中的應用。識讀電氣控制線路圖,并能分析其動作原理。掌握電氣控制線路圖的裝接方法。
通過這次電氣控制實訓,使我在實際中學習到了電氣設備運行的技術知識、電氣設備的控制過程知識及理論中無法學到的實踐知識。使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知識面,為學好專業課積累必要的感性知識,為我們以后在質的變化上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通過實實訓,對我們鞏固和加深所學理論知識,培養獨立工作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二、實習內容
機床電氣自動控制線路
三、電氣原理圖
四、實習步驟
首先進行實訓電路的設計,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們將電路圖設計完成,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明白了整個電路圖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熟悉并掌握了電路中主電機的控制回路,接著依次了解快進工進-停留光刀(3s)-快退-停車整個控制過程。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實訓實驗室,第一次接觸到SXK-760B實訓裝置,當看到這個裝置感到特別陌生,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慢慢的熟悉了該裝置的各個原件(空氣自動開關、接觸器、過載保護器、時間繼電器、行程開關、常開常閉開關),安裝時必須要清楚每個器件的功能和作用,還要檢查它的好壞與否!裝線的時候還要合理的布置每個器件的位置與空間,要不就會造成布線帶來很大麻煩:一可能會導致用線過多二可能會造成線路交叉三可能會引起布線不雅觀,而且可能布線的緊湊,所以根據元器件的位置布線是一個重要考慮的過程,不能隨心所欲。在設置線路圖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好每個器件線路的走向,考慮其走向是否交叉,應該如何走線才是最佳的走法,盡量使線路并排走,緊密湊合。在熟悉了原件之后,我帶著疑問開始著手細讀電氣原理圖,在一步一步做完之后,最重要的連接過程開始了,這時的問題來了,設備螺絲不好松、緊,在接線過程中難度較大,其次,對于布線時線路通過線槽的走法出現問題,如何布局好,如何將線路布置最佳成了一個個難題。在慢慢的摸索中,逐漸熟悉了如何將線走好,接下來,我將主回路以最快的速度接好后,開始接控制回路,我將控制回路肢解為主電機、快進、工進、制動、快退五個環節,然后開始對每個環節進行仔細的連接,每個環節使用萬用表對常開常閉開關進行辨別,并進行核對,注意接觸器的常開常閉連接和自鎖回路連接,在這個過程中,我做到每一步認真、仔細,在完成每個環節之后進行仔細核對和檢查。經過一天的努力,將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一一連接完成。最后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通電前的檢測:主電路檢查將萬用表檔位撥到歐姆檔的100Ω檔,將表筆放在各主回路處,萬用表指針偏轉,主回路導通。反之,主回路不通,檢查該線路。控制電路檢查將萬用表檔位撥到100檔,將表筆放在各控制回路兩端,此時萬用表讀數應為無窮。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通電調試,一步一步通過開關檢測每一個環節,在檢測到制動時,發現不能使電機立即停車制動,經過反復測試還是不能達到立即制動的效果,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萬用表歐姆當依次檢測制動回路的路線,最終發現,在接觸器的前點的原始線路出現松動,未能聯通電路,然后重新換下接好線路后,線路導通,再次帶電調試,達到預期效果,能夠準確的制動,讓電機立即停下,最終順利完成了實訓要求和內容。
五、實訓時應注意的問題
1.連接電路應遵循"先主后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原則。
2.布線應注意走線工藝,要求:"橫平豎直,變換走向應垂直、避免交叉,多線集中并攏,布線時,嚴禁損傷線芯和導線絕緣。
3.導線與接線端子或線樁連接時,應不壓絕緣層、不反圈及不露銅過長。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點的導線間距離保持一致。每個接線端連線不得過多,按鈕要求出線最少。
4.連接時間繼電器的時候,應看清幾個點的連接,保證電源,常開和常閉的正確連接。
5.電動機和按鈕的金屬外殼必須可靠接地。使用兆歐表依次測量電動機繞組與外殼間及各繞組間的絕緣電阻值,檢查絕緣電阻值是否符合要求。6.實訓中要文明操作,注意用電安全,需要通電時,應在老師指導下進行。
六、心得體會
經過這次的實訓,我深刻地感受到真正達到實訓的目的,因為該實訓是由自己親自設置線路圖,并且由自己安裝,自己檢查線路,自己親自操作完成實訓要求的步驟!老師是不會告訴你哪里出錯的~只有經過自己動手去檢查,去操作~掌握各個器件的功能和操作,才能知道自己出錯所在,才能真正掌握原理,掌握知識。這次實訓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遇到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從何下手去找出病因,盡快更改過來!真正把該門課學好,通過自己操作完成要求,一方面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鍛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此次實訓的目的就是要求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僅使我真正學到東西,還鍛煉了我的膽量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將來進入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接觸了近似的工作崗位,在實訓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機電設備的知識,更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在實訓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而犯的錯誤也不少,通過實訓讓我學會虛心求教,細心體察,大膽實踐。任何能力都是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都會有一個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人常說"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就是說只有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磨練,才能提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自己優良的學風、高尚的人生、團結和合作的精神;學會了勤奮、認真、踏實、求實的學習態度。求實就是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謙虛謹慎、介驕介躁、對知識的掌握要弄通弄懂,對技術的掌握要嚴守規范、嚴謹細致、精益求精,
通過這次實訓使我明白了實訓的意義: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理念得到深化。通過實訓,學生可以了解社會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自己需要怎樣努力才符合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通過實訓工作,全面認知所從事行業、崗位需要具備什么才能,自己做得怎樣,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如果符合,自己將從哪幾方面努力。為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好承前啟后的準備。如不符合,分析原因,是否可以通過實踐改變,慢慢培養興趣,如實在失之甚遠,可以通過此次實訓收獲其他方面的所得。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性質的認識,聯系自己專業,是否用上了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這次實訓,自己基本上用到了平常學習和積累的知識。通過實訓,可以全面了解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己的性格之中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知道自己適合什么行業發展。怎樣培養獨立辦事和整體協作的能力,做到二者的辯證統一,以便適應今后工作的需要。在實訓過程中,我付出了汗水和心血,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我收獲了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因為每當自己或自己和同學完成了一個項目時,或多或少有些欣慰,會感到開心,和老師的交流也是一種快樂。雖然實訓不是很長時間,但對我今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這只是起點,終點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還是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去走以后的路。通過這次實訓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和今后學習的方向,進一步強化了自己作為一個電氣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膽大心細的能力。
機床電氣實訓報告3
前言:《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性質
《機床電氣控制技術》是職業學校電氣運行與控制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本學習領域與電機控制、電機設備安裝與維護、電氣控制與PLC、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等學習領域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在掌握了“電工電子技術應用”和“電機設備安裝與維護”等之后,為機床電氣控制課程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習課程掌握了機床電氣控制之后,既可完全用于后續課程PLC以及相關課程項目設計之中,又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機床電路維修工相關崗位的工作,還為學生通過維修電工鑒定的職業資格認證起到了支撐作用。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機床電氣控制技術學習領域在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中處于核心地位。
一、《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設計思路
《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教學為主體的原則進行設計。教學模式不是以經驗、解釋或理論研究為主,而是以掌握機床電氣控制技術的實踐技能為目的,以工學結合為教學主導方向,按照實際工作崗位能力設計具體工作任務,通過完成學習情境的過程來學習相關知識和掌握能力。本課程共設三個專業教學項目,內含七個子任務:常用低壓電器的認識與應用(常用低壓電器的認識與應用);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的安裝(單向啟動控制電氣線路的安裝、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的安裝、控制電路典型控制環節的安裝與調試);常用機床的電氣控制(CA6140車床電氣控制、T68臥式鏜床電氣控制、X62W萬能銑床電氣控制)。每個學習項目緊扣知識培養目標和能力培養目標,突出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為準繩,遵循做中學,學中做,加強實用性教學,培養理論夠用、技能過硬、綜合素質較好的應用型人才。
二、《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目前工業主要應用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及常用機床電氣控制的基本知識;掌握以電動機、機床為控制對象的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原理、常用機床的電氣控制線路及其分析方法;培養解決生產實際電氣控制一般問題的能力;為有關課程打下基礎,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得到提高,職業道德觀、安全生產意識得到加強。
1、方法能力目標
(1)通過理實一體化課堂學習,使學生獲得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并具備必要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資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實施工作計劃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2)通過該課程各項實踐技能的訓練,使學生經歷基本的工程技術工作過程,學會使用相關工具從事生產實踐,形成尊重科學、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服務未來的科學態度;
(3)通過對機床電氣控制技術知識的學習和領會,以及教學實訓過程中創新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技術創新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掌握基本的思考與設計的方法,在未來的工作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
(4)在技能訓練中,注意培養愛護工具和設備、安全文明生產的好習慣,嚴格執行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5)在生產組織、品質控制、工藝實施等方面具備良好的執行能力
2、社會能力目標
(1)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
(2)質量意識、安全意識
(3)工作責任心與職業道德
(4)刻苦鉆研、積極進取的精神和能力
(5)持之以恒、誠實守信、關注細節的基本素養
3、專業能力目標
(1)掌握各種電器元件的`基本原理、技術參數,具備能夠根據需要正確選擇的能力
(2)具備能正確使用常用電工工具完成低壓電器元件安裝的能力
(3)熟練掌握低壓電器元件的文字和圖形符號,具備識讀電路圖能力
(4)具備能夠根據給定電氣控制原理圖進行電氣接線的能力
(5)具備能熟練使用萬用表進行低壓電氣控制電路故障排查的能力
(6)具備能實施常用機械設備電氣控制電路故障排查的能力
(7)通過強化訓練,可以考取中級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
上述三個層面的目標相互滲透、有機聯系,共同構成機床電器控制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在應用機床電氣控制技術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不同層面職業素養的綜合提升和協調發展。
三、課程教學內容與要求
電機設備安裝與維護課程教學內容與要求
學習情境(項目、任務)參考學時
學習情境1常用低壓電器的認識與應用16
學習情境2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電路的安裝34
學習情境3常用機床的電氣控制22
合計72
四、實施建議
1、教學建議
(1)項目分析引導法―從項目入手,分析所要完成的任務,從知識和操作技能開始進行引導,學時容易理解,效果較好。
(2)任務驅動法―要實現具體的任務,學時應該怎樣一步步地完成任務,促使學時思考問題,制定實施計劃;
(3)“教、學、做”引導法―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實訓及教師指導相結合幫助學生提高實訓技能,并在實訓中掌握理論知識。
(4)互相協作問答法―小組成員針對實訓中出現的難題進行討論協商,最后得出結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調試分析討論法―對控制系統調試過程中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經驗,為以后實訓打下基礎。
(6)評價反饋法―教師評價學生做的實訓,及時把意見反饋給學生,讓學生從實訓中能吸取經驗教訓。
(7)技能競賽獎勵法―通過大賽來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8)自主學習法―通過網絡和教學錄像等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型的學習及研究,最好能把圖像、二維和三維動畫、音頻、視頻等表現形式集為一體,強調課程教學改革的突破與創新。
實驗過程中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在教師帶領下逐步由會使用,轉變為會分析,會自己排除故障。在實驗中一旦發生問題或出現錯誤,能自己解決、糾正。
在教學過程采用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價來組織教學,建立工作任務、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聯系,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有機會動腦解決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評價、考核要求建議
本課程對學生的評價應做到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學習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強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考核,也要對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各環節進行考核,使對學生的評價公正、準確。建議采用任務考評與課程考評結合的辦法,強調任務考評的重要性。任務考評占60%,課程考評占40%。
(1)本課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因此考核以形成性考核為主,重在考查學生在工作任務重表現出來的能力,在原有平時成績(考勤、課堂紀律、回答問題、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增加對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
(2)期末設置期末考試,對課程重要的知識和能力進行綜合性考核,重在考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建議使用教材
《機床電氣控制技術》連賽英,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1-05149-7
4、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
針對電氣運行及控制的行業特點,學校與行業共同構建了真實職業訓練環境構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其中相關教學環境如下:
(1)電機拆裝實訓室
(2)維修電工實訓室
(3)光機電一體化實訓室
(4)電氣安裝實訓室
【機床電氣實訓報告】相關文章:
建筑電氣實訓報告01-16
電工電氣實訓報告01-16
電氣的實訓報告范文01-14
機床拆裝實訓心得08-31
電工電氣技術實訓報告01-16
電氣控制實訓報告11-25
電工電氣實訓報告7篇01-16
電工電氣實訓報告(7篇)01-16
機床實訓心得體會02-06